關於中職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9W

論文摘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在先進的課改理念引領下,必須通過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有效推進。本文著重從深化校企合作、改善師資結構、重構內容體系、建設實訓基地、調整學業評價、設計衡動機制等方面談了我們的做法。

關於中職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職;課程改革;實踐;工作過程導向

課程改革需用先進的理念來引領,我校在《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三以一化”①課改指導思想的引領下,確立了“工作過程導向”的課改理念,即按照典型職業工作過程設計教學活動,在職業活動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並高度重視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

深化校企合作是深化課改的基石要推進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必須有企業的廣泛參與。為此,我校實施了“103001”工程(每個專業必須有10家與之深度合作的企業、必須有30個與之密切交流的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校企合作平臺),將校企合作落實到了各專業教研室。各專業的課程改革、實訓基地的建設、學校的專業文化等都被融入了企業的元素,校企合作從物質層面的合作向人力、文化等層面的合作推進,為深化課改鋪設了一塊重要基石。建立並實施了專業師資赴企業進修與調研制度、學生企業中間實習制度②、企業專業輔導員制度等。

改善師資結構是深化課改的關鍵教師既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也是課程構築的主體。全面改善師資結構,提高師資的整體水平是課改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學校要對教師進行教育理念、知識結構、教育行為等方面的開發和重構,使教師真正成為課程的學習者、開發者、合作者。我們認為,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改實踐同時也是教師工學結合的過程,教師只有親身實踐,“學中改,改中學”,才能真正確立職教課程理念,掌握職教規律,熟悉課程開發技術,才能有效開發和實施課程。只有形成貫穿整個課程改革所必須具備的學校名師、專業負責人、課改帶頭人、專業主講教師等四個層面的工作梯隊,全面改善專業師資結構,才能有力地保障課程改革有效、順利地推進。實現師資結構重構的三種有效途徑為:第一,以專業對話帶動專業教師成長。我校實施了新教師成長的青年教師培訓班、“青藍工程”,創設了用於骨幹教師交流的課改沙龍、專家引領的課改論壇、校企共建的教學研討、課程專家與行業專家及教師間的專業對話機制等,為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建了一系列平臺。第二,以專業合作引領專業提升。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改革徹底改變了原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專業分工,教師要主動重構自己的工作方式,改變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的局面,樹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互學共進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實現共同提升、共同成長。第三,以專業組織帶動專業研究。其一,通過校長論壇、課改沙龍、名師講壇等專業組織營造研究氛圍,促進教師有效交流,激起教師思維的碰撞,有效推動專業研究。其二,依託專業教研室、名師工作室、課改工作團隊等工作實體,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夯實專業研究的基礎。其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高階課改論壇、參與省級新課程培訓和骨幹教師培訓等專案,提升教師專業研究的高度與深度。

重構內容體系是深化課改的重點工作過程導向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以利於學生對職業活動中實際應用的經驗和策略的習得為主,以便於學生對“適度,夠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為輔。第一,課程內容體系是實現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基礎,應徹底打破學科體系。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目標之一就是知識的二元化,即“實現學科體系的解構”和“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的行動體系重構的系統化。第二,課程內容選擇要充分體現能力本位。在考慮教育物件與培養目標的前提下,要強調操作層面和策略層面能力的習得。課程內容要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課程內容,按照“適度,夠用”的原則,選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學習內容,使之形成綜合的工作過程知識。第三,課程內容的排序要充分符合工作過程導向。按照人的認知心理規律,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安排課程內容、設計教學過程,促成“態度”的生成和養成,習得“怎麼做,怎麼做得更好”的工作經驗和策略。如我校物流專業以“XX員的一天”為課題,讓師生從生產實踐的角度瞭解該職業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和工作任務流程,並通過梳理形成有序、有效的課程教學資源,從而使課程內容變得豐厚靈動、富有生氣。 建設實訓基地是深化課改的平臺實訓基地是課改背景下課程實施的主要場所,也是課改實踐的有效平臺。在工作過程導向課改理念的背景下,實訓基地的地位與功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為豐富的內涵,基本形成了實訓基地建設主體多樣性和參建人員廣泛性,實現了實訓基地功能綜合性。第一,構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創新實訓基地建設的多樣性。近幾年來,我校以實訓基地創新性建設下的校企合作關係為突破口,深化物質資源層面的校企合作機制,創設了企業深度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的多種合作模式,形成了企業為主體獨立建設、學校參與的校外實訓基地,企業為主建設、學校參股的校外實訓基地,以及學校為主體、企業參與建設的校內實訓基地等三種模式。第二,構建校企合作新機制,深化人力資源層面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除了課程專家積極介入,發揮其在課程內涵建設方面的優勢外,還須充分體現“工作本位”的理念。要讓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與管理專家深度參與,充分發掘他們的智慧、發揮他們的作用。要積極藉助專家對現代企業生產過程、工作場景、管理機制的深刻理解和實際經驗,使之融入校內實訓基地的設計、規劃與建設,對實訓基地賦予更多的、能體現企業“工作本位”思想的內涵,有效創設企業生產情境,並將之打造成具有企業特質專業文化,兼有教育、教學、培訓等功能的現代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第三,強化動態情境創設意識,打造與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配套的課程實施平臺。實訓基地建設需要創造性、科學性的設計,實訓基地不是教學裝置的簡單堆積,必須在功能創設、情境創設上實現突破。一要將實訓基地構建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場所;二要將實訓基地構建成專案實施的有機平臺,從按裝置種類獨立分置的建設方式,轉變為按各專業教學需求將多種裝置綜合配置的教學工廠建設方式;三要將實訓基地構建成具有企業現場氛圍的教育基地,如此才能打造出與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相配套的課程改革與實施平臺。

調整學業評價是深化課改的`靈魂要保證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需要一種恰當的適合工作特性的評價制度。我校結合課程改革制訂的《學業管理條例》,將傳統的成績評定轉變為學業評定,加入了“學業評價”部分,將學習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考評專案納入其中,強調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關鍵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評價的主體、物件、形式、手段、結論的多元化。第一,考核指標企業化。參照企業評價員工的指標和標準來考核和評價學生的學習,從工作質量、工作速度、工作態度、專業知識、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社會行為和工作反思八個方面進行考核,涉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個層面和角度。第二,考核內容多樣化。考核內容應包括專業理論、專業技能、情景對話三個部分。情景對話是在學生技能考核過程中,結合每個學生的技能考核情況,提出兩個專業問題,由學生當場回答,考官當場打分。第三,考核方式人性化。在每個模組教學中實施面對面評價,由專業教研室組織任課教師、培訓師、班主任為主體的評價小組,對學生進行面對面、多對一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同時邀請家長及企業人員共同參與,讓學生“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知道每項的得分及得分的根據),從而明確自己日後努力的方向。

設計衡動機制是深化課改的動力通過機制建設,全面提升教師持續參與課改的熱情,是推動課程改革持續深入與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我們設計與建立了具有貫通性、實效性、時效性的衡動機制來做保障,建立並實施了三項制度,從成就感、責任感等層面,提升教師持續參與課改的動力。第一,專業帶頭人負責制。學校出臺了《專業帶頭人管理辦法》,根據教師參與課改的程度和水平,公開招聘、擇優錄用為專業帶頭人。專業帶頭人負責課程方案、專業課程標準的制定,組織專業課程資源的開發,協調通識課程實施性標準的制定。第二,模組分工制。根據課程方案,由專業帶頭人聘請若干個教師組成工作團隊,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分工負責具體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施。第三,專業互動制。在統一理解與認識課改理念的前提下,相近專業之間利用“課改沙龍”等平臺,建立定期互動機制,在交流、探討、思辨、反思中,由淺入深,使課改實踐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