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海安縣綠色蔬菜園區發展現狀與展望

才智咖 人氣:2.08W


   論文關鍵詞 綠色蔬菜園區;發展現狀;展望;江蘇海安

  論文摘要
隨著化和城鎮化程序的推進,海安縣形成了資源節約、清潔生產、生態環保的綠色蔬菜園區發展模式,介紹了綠色園區的發展現狀,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及今後的發展規劃。

淺談海安縣綠色蔬菜園區發展現狀與展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業結構不斷的調整與優化,蔬菜已成為海安縣的一大主導產業。通過加大農資技術投入力度,實施生產基地規模化,栽培品種良種化,栽培技術規範化和生產產品標準化,農產品實現了從數量型到安全型的轉變。通過園區的建設,抓科技,創品牌,辦,促銷售,形成顯著的產業化效應,使品牌農業、資訊農業、生態農業得到大力的推進,生態進入良性迴圈,綠色蔬菜園區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綠色園區發展的必然性

發展高效綠色蔬菜是改原來的單純生產型為現在的、、生態型,使綠色蔬菜走向高產、優質、高效,從而實現蔬菜的無公害生產,以促進農民增收且推動園區的發展。我國是農業大國,蔬菜不僅要銷往國內各地還要走向世界,自從加入WTO,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就面臨著來自已開發國家的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的嚴峻挑戰。因此,必須發揮生態環境優勢,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質量提高的高效生態農業。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不僅各種資源消耗日益突出,同時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特別是化肥、農業“三廢”汙染等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改善生態環境、緩解資源不足的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經濟質量型的綠色園區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

 2綠色園區發展現狀

海安縣的綠色食品蔬菜科技示範園區位於李堡鎮,海防公路穿境而過,溝通長江水系的丁堡河和北淩河在此交匯,便利。李堡鎮有較好的人文環境和經濟基礎,同時自然環境優越,常年太陽能總輻射為474.9KJ/cm2,年日照總時數為2 176.4h,年平均氣溫為15.4℃,年降水量為1 021.9mm。園區的大氣、土壤、水等主要環境因素於2002、2003年經揚州市環保監測站檢測均符合綠色蔬菜生產要求,為綠色蔬菜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1園區建設的規模化、特色化

上我鎮蔬菜生產以常規露地栽培為主,這幾年園區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快速的發展,常年的蔬菜種植面積達1 000hm2,年播種面積穩定在3 333hm2以上,並強有力的帶動了周邊地區、園區內蔬菜的發展。園區主要生產的蔬菜有冬瓜、韭菜(黃)、大椒、番茄、絲瓜、大白菜、馬鈴薯等,品種達30多種,其中有85%以上用大、中、小棚反季節栽培,立足春提早,秋延後。目前,園區主要有4大特色:一是以光明、三裡村為中心的小方柿立體種植區和“馬鈴薯—冬瓜—大白菜”高效栽培種植區;二是以紅旗村為主體的“菜—青飼料玉米—菜”露地蔬菜種植區;三是以揚莊為主體的反季節高效設施栽培模式;四是以桑周村為中心的“菜—糧—菜”水旱輪作區,建成666.7hm2冬瓜、533.3hm2大白菜、800.0 hm2馬鈴薯、133.3hm2絲瓜、533.3hm2韭菜(黃)的生產基地。

2.2園區建設的企業化、資訊化

園區迅速發展,帶動相應的園區企業的建成,而企業化運作正是園區建成的最終模式,是園區建立的催化劑。海安縣以現行承包形式,根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經濟菜、禮品菜和半成品菜的需求日益增長,建立了加工配送和銷售網點,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推進了園區產、供、銷一體化程序。如公司生產的麻蝦醬、冬瓜醬油、果蔬飲料等系列產品暢銷全國各大中城市,還有剛剛起步發展較旺的李堡綠源農產品有限公司,公司主營蔬菜購銷及初加工,年購銷各類蔬菜約2萬噸,購銷額1 000萬元左右,並與農戶簽訂蔬菜購銷。企業良好的運作,推動了園區的發展,真正使蔬菜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立足長遠,選準切入點,打造品牌,摸索了多種運作方式:①“企業(公司)+基地+農戶”,也就是農戶生產的蔬菜由公司承包銷售或加工。②“專業市場+農民經紀人+農戶”,由農民經紀人預約種植,訂單收購,組織農戶生產;③“股份合作制”,由農戶或其他社會自由人自主結合各自參股進行蔬菜生產;④“返租倒包”,鼓勵有實力的大戶及企業通過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土地進行蔬菜生產。企業的建成是園區迅速發展的催化劑,而企業良好的運作要有強大的資訊體系的支撐,依託現有的農業資訊化服務網路把電腦、、電話3種資訊載體有機結合,優勢互補,使產地與銷售掛鉤,農業與商業聯合,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生產,建立完善的資訊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