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文學素養降低問題研究

才智咖 人氣:1W

隨著當今社會環境下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應試教育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將學習重點放在專業技能方面,對自身的文學素養方面重視程度不足,造成當下大學生文學素養普遍偏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文學素養降低問題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大公司對於專業型、技術型及頂尖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其所提供的崗位對學生在專業技能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不得不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忽略了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越隨著該現象的日益凸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也在研究與討論如何能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文學素養。

一、當今社會環境下大學生文學素質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面試教育下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培養不足

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更偏重於應試教育,在該教育體制下的各學校更加註重於學生專業文化的培養,對當代學生的文學素養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國家一直在提倡德智體全面發展,但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大學聯考,這種提倡就不免有點蒼白無力。在國小、國中、高中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為了在各種考試中,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特別是大學聯考將學生分為文理科,這就使大部分原本文學素養就低的學生們難以接近各種優秀文學,不得不在數理化的題海戰術中掙扎來回。

(二)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對自身文學素養的培養重視不足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越來越需要專業性人才,在一些技術領域對大學生在技術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我國一直在強調要對學生減負,但大學生仍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適應社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得不犧牲大部分自由時間來惡補自己的專業知識,希望在以後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這就使當代社會環境下畢業的大多數大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優秀文學少之又少。

(三)當代大學對大學生的文學修養要求不高,大學生缺少學習文學的源動力

當代大學對於學生文學修養要求不高,學校的文學活動不多,無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導致校園裡沒有良好地氣氛。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過分的強調了時效性及利益性,而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文學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學生無利可圖,這使得大學生缺少了學習文學的動力,進而很少閱讀。文學素養本就需要長期培養,但大學生在大學裡既要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要參加其他業餘活動,導致空閒時間減少,閱讀的時間更少,這就使得大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的提升微乎其微,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忽略了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

(四)當代大學生熱衷的文學作品大多是小說,對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興趣低

雖然很多大學生對文學類的書籍很感興趣,但這種興趣大多數是對於情節曲折、生動有趣的故事類。相對枯燥乏味、較難理解的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當代大學生更傾向於閱讀情節豐富的小說,特別是女生比較中意虛幻而又美好的愛情故事。當代大學生們面對的誘惑太多,他們寧願花大量時間上網而不去讀書,喜愛閱讀散文、詩歌、戲曲等型別的文學作品的.大學生很少。

(五)網際網路的飛速使大學生沉迷於虛擬網路

近年來網際網路取得了飛速發展,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具大方便快捷的同時,虛擬的網路遊戲也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當中,大學生在虛擬網路中能彌補現實中的空虛,獲得滿足感,因此可能迷戀網路遊戲,對文學素質方面的學習及人際交往興趣降低。

二、提高大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性

(一)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文學素養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文化是一個人內涵的體現,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瞭解、學習、繼承以及發揚中華文化,增強文學素養,提高精神品質,豐富精神面貌,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擔當起振興中華的重任。

(二)提高大學生文學素養,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文化素質既是職業素質的重要內容,也是綜合素質的基本內容。學生的文化素質在學生的職業發展、事業發展。文學素養是完善知識結構的基本途徑,是職業技能形成的基礎與前提,更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保障。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這對形成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文學素質的培養在大學生人生髮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不僅可以培養當代大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品質,更能幫助當代大學生形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超脫思想,而且能改變大學生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拘泥於現實的現狀。文學素養的提高,也能改變當代大學生一些不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對策

1)學校也應該加強圖書館的建設,增加學校的藏書量,規範借書的流程,增加大學生借書種,改善借書方式。大學的藏書量反應了一所高校的層次,一所歷史悠久學科特色鮮明的學校圖書館藏書量也會比較豐富,會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各類學生。相對來說,普通高等學校的藏書量數量少,內容單一,不能很好的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2)改善大學生的不良閱讀傾向,提高其閱讀品位,在閱讀上進行引導。不少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不良傾向。各大高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推薦優秀作品,引導學生轉移閱讀方向,多讀書、讀好書,學會欣賞優秀的文學名著,尤其是欣賞古典文學。在圖書館及各大教學樓增設好書推薦欄,多推薦些古典文學類的書。

3)增設文學素養培訓課程,開展各種形式的有關文學方面的競賽。提高大學生文學素養能夠關係到全國人民整體素質提高,有關文學方面的競賽範圍不能侷限在高校校校內,應該由教育部統一組織,在各高校間甚至是全國範圍內開展。通過現實利益的引導,一步步加強大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關注從而加強自身的文法素養。

4)從當代大學生本身入手,從根本上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課外閱讀原則,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通過經典作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思想,使他們樂於讀書,與各類名人大師對話。

5)在全國範圍內舉行“好書伴我行”等大型的講義活動,以各大高校名師,各類名家大師為講師,將“多讀書,讀好書”的思想傳遞給每一箇中華兒女。總之,應盡一切努力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提升他們對自我及世界的認知、辨析能力。希望通過對古文學及現代中外文學的學習,當代大學生能夠更好的涵養性情,陶冶情操,培養直麵人生的心態,形成成熟的性格,更好的承擔起振興中華的偉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