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4W

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淺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論文

淺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英漢習語 民族文化 特徵

論文摘要習語是語言的核心與精華,與本民族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它是各國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國的風俗習慣。習語叉受文化的影響,反映其文化特徵。中英兩種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習語。試從自然環境、風俗習慣、歷史典故、宗教信仰、事物認知觀等方面探討英漢習語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特徵。

習語是語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語、俗語、諺語、格言、慣用語、典故等,是一種在結構上與意義上都比較穩定的語言結構。它是語言中的精華與瑰寶,含義深刻且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時,習語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其文化特徵。以下談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的關係。

一、 自然環境差異

英漢民族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異而形成各具特點的習語。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因而英語中產生了大量的來自航海用語的習語。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隨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瞭如指掌,to trim one’sails to the wind隨機應變,nail one’S colors to the ma堅持到底等等。英語 中有不少用魚來比喻人的習語:a poor fish可憐的傢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傢伙等…。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土地、山水對人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漢語中有許多與土地、農業有關的習語,如:山崩地裂、東山再起、水到渠成、土生土長、捲土重來、揠苗助長、順藤摸瓜等。比喻花錢大手大腳,英語是 spend monelike water,漢語是揮金如土。又如,中國盛產竹,竹子有極豐富的文化內涵,習語如胸有成竹、勢如破竹、罄竹難書、節外生枝等。古代的文人墨客也詠竹之高潔與堅貞。英美民族生活地區不產竹,bambo是舶來品、借用語,所以英語中與竹子相關的習語寥寥無幾,更無聯想意義。形容事物迅速發展,漢語用雨後春筍般 、如雨後春筍,英語用 like mLlshrooms。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夏天常常是驕陽似火,赤 日炎炎似火燒。英國夏季氣候涼爽宜人,英國人形容夏天是如“愛人”般可愛、溫柔、美好。在漢語中東風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語中報告春天訊息的卻是西風,著名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

二、風俗習慣差異

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歲月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意識的`反映和表現,民俗是習語賴以生長並獲得頑強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許多習語就出自民俗。要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漢語有習語“小菜一碟”英語有習語 a piece of cake。漢語的“小菜”與英語的“蛋糕”都有“容易(或輕鬆愉快)的事情”之義,這與兩國的飲食習慣有關係。蛋糕是英國人在 13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一種食品,所以他們就用piece o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國,小菜在中國人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吃一碟小菜對中國人來說易如反掌,因此常用“小菜一碟”來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這兩個習語反映了英漢兩個民族不同的飲食風俗習慣。在性格方面,中國人質樸凝重,謙虛寬容;英美人性格外向開朗,看重自我,從不貶低自己。漢語習語如“不為禍死,不為福先”、“知足常樂”、“安貧樂道”、“槍打出頭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命中無者莫強求”…等表現了中國人以自苦、中庸、明哲保身為特點的為人處世哲學。而英美人則強調人要不斷創新,不滿足現狀,標新立異,尋找新的機會。如“No money,no honey.沒有錢就休想得到稱心如意的女人為伴侶 ;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愛情和戰爭中,採取任何手段都是正當的”等習語就是這種形象的反映,這些對於禮儀之邦的中國人是接受不了的。

三、歷史文化差異

中英兩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故事,習語中有很大一部分皆來源於此。由於古代中國長年戰爭,許多習語如圍魏救趙、臨陣磨槍、毛遂自薦、四面楚歌、臥薪嚐膽、負荊請罪、三顧茅廬等出自國家間的征戰故事,充分體現了漢民族獨特的古代文化。古代的英國,磨坊和鐵匠鋪是農村的主要手工業生產地,許多習語如 arut!of the mill job沒有多大變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a spade實話實說 ,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賣”等與此緊密相聯 。

四、典故和神話故事

大量英漢習語源於典故。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守株待兔、刻舟求劍、黔驢技窮”等是源於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畫龍點睛、愚公移山”等出自神話傳說。英語習語如“cat’S paw受人愚弄的人,the bear and thetwo travelers患難見人心,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塹,長一智”等出自《伊索寓言》,“Aladdin’S lame能滿足人的一切願望 的東西,old nqan of sea難以擺脫的人或物”等出自神話故事。神話故事以其久遠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豐富了習語 ,成為語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五、對事物認知的差異

漢英民族對客觀事物各持己見,賦予事物不同的內涵。如“龍”在漢語中象徵著吉祥尊貴、威嚴和力量。習語有“望子成龍、生龍活虎、龍騰虎躍”等。有時也用“騰飛的巨龍”來形容我們的國家,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然而在英語 中 aragon是邪惡的代表,是一種凶殘猙獰的怪獸。撒旦被稱為d~gon,凶暴的女人稱為dragon,“亞洲四小龍”是“Four tigers”,而不是“Four如 ns”。又如在中國北方,貓頭鷹出現就是一種凶兆,和吉祥全然無緣。英語中卻有 aswise as an owl,表明西方人把 owl象徵“狡猾、機警、聰明”。兩個民族都養狗,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多含有貶義,如“狗仗人勢、喪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黨、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狗頭軍師”等口j。由此可見中國人對狗討厭之至,對狗沒有任何讚美之意。然而,對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門或打獵,也可以做人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多數有褒義。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a top dog優勝者;a gay dog快活人;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運。”又如中國人用“花花公子”表示“只追求享受、過紙醉金迷生活的輕浮闊少爺”,用“拈花惹草”表示作風不正派的男人。而英語的 flower卻無漢語中提到的含義。再如daffodil漢語中是“黃水仙”,僅僅是一種花而已,但在英語中它是春天、歡樂的象徵。在色彩方面,英語中的白色象徵著快樂、純潔。例如習語“days marked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lie無惡意 的謊言,white elephant大、笨而無用之物“。但在漢語中,白色蘊涵悲愴貧寒,衰敗死亡之意。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一窮二白”,都勾勒出蒼涼寂悽、衰敗哀愁的意境。

六、宗教差異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習語也大量地出在英漢語言中。佛教傳人中國已一千多年,人們相信佛主和因果報應及生死輪迴,很多習語如“一塵不染、萬事皆空、現身說法、借花獻佛、在劫難逃”等與此有關。在英美,人們習語“God helps those wh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獄,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e sword ofDamocle即將臨頭的危險,at the eleventh hour最後時刻”等來自“聖經”。

總之,英漢習語結構凝練、意義深遠、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含蓄幽默,富於表現力和生命力,並都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語言裡的結晶,閃爍著民族文化的光芒。通過英漢習語來源的比較,我們看到了英漢兩個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徵,能更好地理解和靈活運用英漢習語。

參考文獻:

[1]劉豔芹.從英漢習語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J].平原大學學報,2O06,(4):87—89.

[2]盧梅.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2005,(2):147—148.

[3]楊芳.英語習語的文化內涵.鹽城師範學院學報[J]2002,(3):90—92.

淺談英漢習語與民族文化特徵論文 篇2

習語是某一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本文所指習語是就其廣義而言,包括成語、諺語、格言、歇後語等。習語形成於使用過程中,經過實踐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它們有著固定的結構和濃厚的歷史色彩。習語同文學作品一樣是語言的精華:它們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資訊。世界上凡歷史比較悠久的語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語,漢、英兩種語言即是如此。由於漢、英兩族在歷史文化背景、傳統習慣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顯著差異,反映在成語的形象、含義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習語中的文化因素給翻譯帶來了困難。只有通過適當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譯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達意思。

一文化習俗的對比

1.環境差異

習語的形成與人們的勞動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人們的生活以航海打漁為主;而漢民族生活在亞洲大陸東部,地處北溫帶,氣候比較溫和,人們的生活與土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由於自然環境和地理上的差異,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同一詞彙的理解、聯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個人非常奢侈浪費時,英語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中國是一個內陸國家,幅員遼闊,有許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許多與山有關的成語,如“安如泰山”、“開門見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等。而在英語中則有許多有關於船和海的習語,在漢語中找不到與之完全對應的習語。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觀亦各有特點,具體反映在語言上也有所不同。

2.傳統習俗差異

在英語和漢語習語中所反映的風俗習慣差異是多方面的。“狗”在漢英兩個民族文化傳統中的價值觀念是截然不同的。漢語中與狗有關的成語幾乎都帶有貶義,如“狐朋狗黨”、“狼心狗肺”、“狗仗人勢”、“狗急跳牆”、“狗尾續貂”等。而英美民族卻把狗看成忠誠的夥伴,常用狗來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無機會)”、“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

二英漢習俗翻譯方法

1.直譯法

只要符合語法規則並且為讀者所接受,習語就可以採用直譯的方法。劉重德教授認為,“翻譯作為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要求譯者必須實事求是,不能帶有任何主觀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翻譯觀點。直譯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傳播了原語文化,因此是最佳譯法。有些習語的譯文已經進入了目標語,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們源於國外

2.套用法

習語大都是名言警句,它們積累概括了人類文化的精華,觸及到人類生活最基本的問題。因此,在不同語言中能找到類似的習語。它們有著類似的內容與表達方式,如果把它們用在習語互譯中,看起來就像是直譯一樣。 英語與漢語有著不同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們的比喻義是類似的。在翻譯這些習語時,應該改變其形式以保留其靈魂。把這些相互對應的成語用在英漢互譯中,可以再現原文的語言效果,且能清楚地達意。

三正確選擇因文化傳統差異產生文化交際

在處理漢英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問題時,譯者作為漢語文字的讀者,應樂於語用移情,尊重、適應漢語文化,並在準確判斷英語語言文化規範和譯文讀者接受力的基礎上儘量地採取異化策略,將漢語文字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譯語中去。加強針對文化傳統差異引起的社交語用失誤的交際策略,由於歷史變革、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原因,世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在它們的載體一語言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因此,說話人在跨文化交際中應“入鄉隨俗”,遵循所使用語言的語用規則和文化規範,最大限度地避免語用失誤。最後,研究英漢問候語差異,選擇正確的交際策略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在國際交往中要求的不僅僅是語言能力,還要求在對不同文化的瞭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做到對兩種文化資訊的正確切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交流,達到對話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中英文化的交流中,掌握正確的問候語是良好交際的開端,也是保障交往得以繼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樹立克服文化障礙的意識,容忍和尊重兩種語言的稱呼及問候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在學習中正確選擇符合對方文化準則的表達方式;通過學習文化語境,掌握文化能力,學習交際方式,兩方面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交際成功,使得外語教學更加順應社會變化。

參考文獻

〔1〕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德春、楊素英、黃月圓.漢英諺語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