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叢集對物流外包發展的影響分析

才智咖 人氣:2.47W
    [摘 要] 本文基於交易成本理論,分析製造業叢集對物流外包發展的影響。利用實用模型和抵押模型分析得出:製造業叢集將 有利於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擴大第三方物流市場。並指出物流服務中的專用性知識也具有資產專用性,屬於專用性 資產。產業叢集所形成的同質市場可以充分發揮專用性知識的邊際收益遞增的特點,推動第三方物流向整合化、專業 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 製造業叢集;物流外包;專用性知識
  
  近年來,研究企業業務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文獻不斷出現。Bruce s利用威廉姆森的實用模型,剖析了企業業務外包政策的制定問題,並運用英國機器製造業的調查資料,對資產專用性、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對外包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儲春銀利用博弈論和層次分析法等研究外包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之間的契約安排。劉彥平按照交易成本理論和企業邊界理論研究物流外包的邊界問題,認為內部物流量增加會使企業選擇自營的可能性變大。於江分析了企業選擇物流外包的關鍵因素、企業與外包物流的合作問題。劉聯輝、朱世平等人則研究物流外包的風險及其規避等問題。
  大多數關於物流外包的研究都集中於對物流外包決策、邊界、外包合同以及風險等的研究,而對於外部物流需求市場的變化對企業實施物流外包決策的影響以及高層次物流服務發展趨勢的研究則很少看到。物流外包服務的需求方主要是製造業和商貿企業,隨著製造業叢集在各地興起並獲得迅猛發展,同類製造企業在區域內大量集聚必然會對地區物流服務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外部市場的變化將影響外包企業和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及合作內容。本文基於交易成本理論,分析製造業叢集對物流外包市場和服務內容的影響。
  物流業務外包是指企業放棄內部化的物流經營,將相關業務交給外部組織承擔的戰略決策問題,其目的是通過整合和利用外部資源,降低成本,強化核心能力。
  科斯最早對企業業務外包行為進行分析,他認為市場和企業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可相互替代的手段。企業將業務交由市場完成還是自營,是由市場的交易成本和企業內部組織成本的均衡點決定的。在科斯的基礎上,Williamson深化了交易成本的分析,他把決定市場交易成本的因素歸納為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機會主義)和交易費用的因素(包括市場的不確定性、潛在交易方的數量及資產專用性程度和交易頻率等)。其中,資產專用性是影響企業縱向一體化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存在這個因素,通過外部供應商統一處理定單,不僅會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採購成本。
  產業叢集是指同類或相關企業在某個區域內集中,彼此相互聯絡形成整體。二戰以來,產業叢集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世界範圍內的製造業都顯示出空間上叢集的定位模式。馬姆伯格的研究表明,北歐國傢俱有顯著集聚特徵的工業部門佔到了3/4強。克魯格曼分析發現,美國106種工業的空間分佈在州水平上高度集中。而改革開放後,在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都形成了密集的製造業叢集,在區域內集中了多家同種性質或處於同一產業鏈上的製造企業,如長三角的蘇州地區集中了全球2/3的IT製造企業;浙江溫州的柳市有1000多家低壓電器生產廠商在此設廠;廣東順德是著名的家電企業集中地,等等。製造業的集聚一方面促進了本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對當地物流外包市場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降低外包服務成本和交易成本,擴大物流服務市場
  
  (一)降低物流服務成本
  威廉姆森利用實用模型說明企業外包邊界的確定。在產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影響淨收益的因素包括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令△C為自營與外包的生產成本之差,△G為企業自營時的組織成本與外包時的交易成本之差。k代表資產專用性程度,則企業自營總成本和外包總成本之差△G+△C與資產專用性k的關係如圖1所示: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

製造業叢集對物流外包發展的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