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教育理論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才智咖 人氣:2.88W

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情感教育理論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那麼,情感教育理論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感教育理論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情感教育理論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也是新課程對於國小英語提出的五維目標之一。積極向上的情感教育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將情感教育理論應用到國小英語教學中成為了當下學者熱切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興趣

國小生的年齡較小,學習國小英語課程時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因此這一時期是學生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的課堂情感投入和教學形式,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和積極性。如果學生長期感到教師對自己冷漠和忽視,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對學校的熱愛。相反,如果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實施積極的情感教育,教師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來引導學生熱愛英語,使學生用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英語的學習中去。教師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延長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將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在國小英語教學中使用情感教育理論有助於師生之間感情的培養,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創造出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和溫暖,從而更加堅定其努力學習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師生共同克服困難,提高教學成果。

二、應用情感理論,豐富教學課堂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首先應當使學生體會到教師情感的投入,教學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比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重要。教師在學生心目手中的地位崇高而又神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情感教學理論是教師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遞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使學生倍感溫暖,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情感教育使學生願意和與教師互動交流,從而形成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願意學、主動學。教師的稱讚和鼓勵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於課堂表現積極的學生教師應多給予積極地評價,而對於回答錯誤或膽怯不敢大膽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要給予表揚。

利用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是應用情感教育理論的重要方法之一。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形式有助於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增進師生情感,培養國小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設情景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通過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現實案例,使學生根據實際場景中的需要組織語言,觸景生情,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快樂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比如在第三單元課文“Asking the way”中,我們可以創設一個學生較為熟悉的本市街道場景,然後設定一個小故事如遊客迷路、小朋友指路的模擬問答。遊客詢問“Where is the way to the park?”小朋友回答,“Go straight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讓幾位學生模擬表演,從中掌握課本上的單詞和語句並把它們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活動中去,與學生共同扮演角色模擬表演。這種方式有助於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教師還可以用生動幽默的英語詞句與學生進行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英語知識。

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情感教育理論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基於學生已經掌握的基礎概念,提出有一定深度的問題,給學生創造深入探究知識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動機。使學生在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對知識更加深入地探求,刺激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奇心。為了使教師充分地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教學過後應當進行教學評估。情感教育理論的應用使國小生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熟練掌握語法的應用技巧,對一些抽象性的概念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具象的理解,使學生將現有知識和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對於現有的知識結構有著更加深刻地理解。

國小英語教學應用情感教學理論,有助於從小培養學生對於英語的學習興趣。沒有情感教學理論的應用,國小生很可能由於英語課程的單調枯燥,而喪失對於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從而影響日後英語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情感教學理論走進國小英語教學課堂中大有必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情感因素,使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國小生都能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熱愛英語,學好英語。同時,在情感教育中培養學生開朗樂觀的性格、積極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