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初探

才智咖 人氣:1.74W
關於《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初探


  論文摘要:從廣西高職高專“現當代文學”現狀調查結果入手,歸納其現狀情況,分析挖掘形成現狀的原因,根據文學課特性和現階段高職高專院校對實踐教學的要求和理解,提出“現當代文學”在加強實踐教學方面的可行性對策和措施。

  論文關鍵詞:高職高專;現當代文學;實踐教學
    
  “現當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教學中一貫是以知識累積和識別為目的的授課正規化,本科院校多是以研究型教學為主,而高職高專長期以來均沿襲本科院校教學模式。近年來,現當代文學教學已慢慢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與人文精神為主的經典文字教學正規化,即:以解讀經典文字為教學切入點,淡化“史”的線索,突出對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的分析。隨著高職高專院校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對實用性人才需求的增加,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除了注重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提高,還要注重提高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等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如何根據現當代文學因其課程特點,切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筆者對廣西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實踐教學情況作了調查,情況調查分網路查詢和問卷調查兩種,網路查詢涉及到廣西絕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問卷調查共發出200多份,涉及院校4所,包括桂林師專、柳州師專和新升格的職業本科院校2所(河池學院、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一、調查的結果(現狀)

  1.廣西高職院校專門的職業院校多是理工科性質,如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這類高職院校,沒有相關人文類課程設定,當然也不存在有《現當代文學》課程。
  2.那些綜合類的職業技術學院或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文藝術學院、或在公共管理學院中設有文祕專業,或是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中設有文學鑑賞課和中國文化概論課程,都是側重在古代文學和古代文化方面,沒有專門的現當代文學課程。
  3.在一些較大的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學院中有很少一部分開設有現當代文學課程,如廣西城市專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學院在新聞專業中開設現當代文學課程,與影視欣賞一樣都屬於專業知識的拓展而開設的選修課程,不是專業課,在課程要求上不是太高。
  4.廣西的高專院校包括桂林航專、柳州醫專、桂林旅專、廣西警專、廣西體專共7所,課程設定上,廣西體專的體育人文社科系和柳州醫專人文社科部無此類課程,桂林航專人文與社會科學系的文祕專業開設有大學語文、祕書學、寫作等課程,但無現當代文學課程,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設有文祕專業,但無現當代文學課程。桂林旅專基礎部(社科部)開設全校性公共性的人文素質修養課程文學欣賞,其實就是大學語文課程性質,重在文史知識的瞭解。
  5.師範類高專院校僅存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兩所。這兩所院校中文專業都開設了現當代文學課程。從調查問卷得知,師專都是把《現當代文學》作為專業基礎必修課開設,課時在80-120之間,集中在一年級的上下兩學期完成,並開有同類課程的輔助選修課程,學生對課程設定基本滿意,但絕大多對現行所用教材和課時不滿意,認為作為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課時少於120課時,太少了。普遍認為《現當代文學》課程就是一門純的介紹文學常識和作品鑑賞的課程,沒有必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大多任課教師是不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極少參與學生的說、寫、唱、演等實踐活動。而且對師生對實踐教學的內容理解上存在分歧,對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的範圍只侷限於文學鑑賞能力的培養和誦讀能力的培養,普遍認為,學生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演繹、表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的培養不屬於《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範圍。當然,課程中實踐教學課時佔總課時比例少於1/4,甚至沒有。

  二、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

  1.理工科類高職院校的專業設定的要求,缺乏文學類課程的設定。
  2.綜合類高職院校和非師範類專科院校對培養學生人文素質課程要求不細,一般重視對基本寫作技能提高或綜合人文素質的培養,於是在人文社科系(專業)開設《大學語文》和《寫作》等課程,對專業拓展的影視文化欣賞課程貼近時尚,效果遠比文學課來得更直接,所以這些院校極少開文學課程,特別是現當代文學課程。
  3.師範類高專院校開設現當代文學課程,但與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要求強不同,所以課程設定上都是繼承本科院校文學課程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或者說是重課本的講解,輕實踐教學環節,重文學常識的灌輸,輕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