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給排水面臨的問題與海綿城市建設論文

才智咖 人氣:9.3K

在海綿城市的給排水建設中,建設者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並找出建設的關鍵問題。

城市給排水面臨的問題與海綿城市建設論文

1 當前城市給排水面臨的問題

1.1 給排水設施建設滯後

近年來,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建築物高度的不斷提升,城市現有的供水管道在長度、結構和質量等各方面都開始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然而,城市居民對水資源的需求卻一直不斷增加,這加大了城建部門給排水設施建設工作的壓力。同時,很多城市的城建部門對地下設施的建設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地上設施與地下設施建設的速度不協調,使得城市給排水設施的建設欠賬較多。另外,一些城市建設管理部門對已經建成的市政給排水管道缺乏有效的日常維護和週期性排查,這也是導致城市給排水設施建設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1.2 對短時極端天氣的應對能力較差

隨著全球暖化程度的加深,氣候變化更加頻繁,溫室效應和城市熱島效應愈加嚴重,受此影響,城市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如短時強對流天氣和區域性強降水等,這給城市的給排水建設工作提出了更嚴峻地考驗。另外,此類短時間極端天氣具有突發、易逝的特點,更容易造成城市內澇和供水汙染,或是造成道路擁堵、基礎設施損壞等社會問題。

1.3 雨洪資源利用不足

當前,我國城市的雨洪利用設施在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均滯後於城市建設程序和經濟發展程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城市的雨水汙水管道沒有相互分離,幾十年來的氣候變化造成了很嚴重的"資源歸類錯誤",雨水並沒有得到有效收集和充分利用;二是城市雨洪資源利用設施的標準較低,城市排水管網所能承受的降雨量較小,這一標準與國外先進城市排水管網所承受的降雨量相差較大。

2 海綿城市給排水建設的意義

2.1 彌補給排水設施欠賬

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應該將自然措施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儘量保持城市開發之前的自然水文特徵,通過保護城市原有的生態系統來涵養水源、應對強降雨。另外,利用生態手段對傳統粗放型城市進行改造,最大限度地修復已經被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在城市建設中,應儘量增加綠地面積,以有效積存、滲透並淨化雨水,滿足城市生產、生活以及景觀用水、供水的需求。

在建設過程中,應將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統籌管理,有效協調給排水的各個環節,充分考慮城市發展和城市給排水建設的複雜性和長期性,建立起城市生態保護、土地利用、水系綠地等各種基礎設施網路,統籌建設地下管道網路、充分發揮城城市資源優勢,儘量在緩解城市管道網路壓力、提高管道網路承載力的同時,有效收集城市雨水,對各種水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2.2 提高極端天氣抵抗能力

據統計,我國共有 642 座有防洪任務的城市,但是其中未達到國家要求防洪標準的有 340 座;在 34 座特大防洪城市中,能達到國家要求防洪標準的僅有 7 座。除此之外,一些新建立的城市新區和工業園區更是嚴重缺乏防洪投入。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建立起完整的給排水設施,將防水、排水、蓄水、處理水等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在遭遇短時間區域性強降水時,出現地面徑流彙集速度加快、流量加大的現象,儘量減輕城市防雨防洪的工作壓力,從而減少城市內澇的發生次數。

2.3 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

隨著各地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的城市化已經進入以提高城市化質量為主的階段,因此,我國相關建設者必須要堅持科學的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將城市建設工作與城市資源保護工作相結合,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想有效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建設者要在現有環境下,建立起一個具有自然積存水資源、自然滲透水資源和自然淨化水資源功能的海綿城市,在新型城市的建設程序中,要充分協調城市資源與城市建設之間的關係。

通過建設海綿城市來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在建設過程中,要統籌雨水開發系統、雨水管理系統和雨水排放系統,加強對雨水的滲透、儲存、管理和淨化,有效收集並利用雨水資源,減輕城市供水的壓力。

3 海綿城市給排水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突出規劃引領,進行科學建設

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統籌考慮相關的專項性規劃、控制性規劃、修建性規劃等,將各項規劃任務融入總體規劃工作中。在規劃、開發過程中,要儘量降低影響,明確各項規劃目標,結合城市開發的區域特點確定相應的規劃目標。通過加強對城市雨水徑流控制和管理,儘量緩解城市內澇,從徑流源頭消滅供水汙染,實現雨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改善城市景觀,在城市內部建立起一個全面有效的水迴圈系統。

海綿城市的建設內容複雜,工作量大,因此,要注重"大規劃"的'理念,從城市的供水、防洪、排水、環保等各方面入手,將各環節銜接起來,統籌規劃設計,科學分析城市的給排水設施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按部就班地照規劃設計步步推進建設。

3.2 注重頂層設計,推進建設程序與實施力度

海綿城市建設的投資量大,工作週期長,且我國在該領域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並沒有充足的建設經驗。因此,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借鑑世界先進城市的建設經驗,注重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上制定海綿城市建設方案,完善城市雨洪資源利用、給排水管道網路建設規章制度,通過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動海綿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3.3 大力開展試點,落實責任主體與經驗推廣

要在一個較大的範圍內建設海綿城市,較為穩妥的方式是首先在建設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先進行試點建設,以地區現有的基礎設施為基礎,在保證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安全執行的前提下,科學地對海綿城市建設進行規劃統籌。在建設實踐中,尤其要加強對雨洪水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究和引進,採用先進的理論和切實可行的方法,積極探索建設海綿城市的先進經驗,使該項工作逐步趨於規範化和標準化,從而為海綿城市的推廣提供理論借鑑和實踐經驗。

3.4 兼顧雨水徑流汙染控制目標

要兼顧雨水徑流汙染控制目標,儘量通過建設規劃達到頂層設計的要求,尤其是在汙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建設者應該結合其他地區的專項規劃經驗,因地制宜地對徑流汙染進行控制,對比多種控制方案,選擇能從源頭、過程及終端整個過程進行汙染控制的方案。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建立起科學的海綿城市給排水體系,建設者需要在規劃設計、實施建設等各階段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儘量完善城市給排水基礎設施、提高城市抵抗極端天氣的能力和水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張瓊,王思遠。中國都市計畫體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專項規劃[J].中國給排水設施建設,2012(8)。

[2]張俊濤,李婷。我國排水防澇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若干問題分析[J].北京建築大學,2012(5)。

[3]王一川,李安國。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應作為城市給排水建設的重要內容[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