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現狀、問題及對策

才智咖 人氣:1.31W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農業的發展,解決好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使農村勞動力從傳統的農業部門向現代經濟部門轉移,這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協調城鄉關係的重要方面。農村就業問題是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協調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因此,從農村就業問題入手,積極探索解決農村就業問題的基本方法、途徑是有效緩解當前“三農”問題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矛盾的一條思路。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現狀;問題;對策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現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農村就業結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非農就業比重上升。2004年從事農林牧漁的就業比重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業就業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飲、服務業就業比重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約10260萬人,比上年增長約440萬人,1998~2004年年均轉移農村勞動力380萬人,平均年增長率為4%。[1]預計今後幾年農村轉移新增勞動力將在400萬~500萬人,增長4%-5%。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基本趨勢表現為,本鄉內非農就業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業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比例上升,縣級城市和小城鎮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能力有較大增強,農村勞動力跨省就業的趨勢明顯。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能力繼續減弱,以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為主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模式逐漸被外出務工和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就業方式所取代,外出務工人員就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穩定性增強,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就業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體制變革、觀念更新,家庭經濟就業、自主創業、城市就業這三種基本的就業形式,構成了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多元結構。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高達14%,即在GDP年均近9.6個百分點的增長中,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對GDP增長的貢獻達1.4個百分點。[2]
  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效應
  農業剩餘勞動力由農業轉移到勞動邊際生產率相對更高的非農業部門中就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推動效應。
  1.增加產出總量,推進經濟增長。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業中就業,將大大提高其勞動邊際生產率水平,從而增加國內生產總值水平。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效應一般可以推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12.8%。在未來30年中,如果勞動力轉移的勞動力市場等障礙得以消除,使城市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話,勞動力的部門間和地區間轉移可以對CDP年均增長率貢獻2~3個百分點,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正面效應將會更加充分地表現出來。
  以這種方式推進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並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物質投入,只需對城鄉就業結構作出調整。
  2.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由於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業中轉移出來,人地關係大大緩解,農業勞動邊際生產率上升。隨著農民的勞動平均產出水平上升,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會隨之提高,農民收入中高於維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於追加農業投資,農業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較快的發展。1965-1977年是日本農業剩餘勞動力迅速轉移的重要時期。1965年日本每個農民年收入為14.6萬日元,1978年,每1萬名農民擁有的汽車量達到了65.7輛。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日本農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實現了生活城市化和電氣化。在中國,1994年農村中純農業勞動力的年純收入為1826元,兼業者為4160元,非農業勞動者則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勞動日收入計,每個純農業勞動力每日的純收入平均為8元,約等於每個非農業勞動力每日純收入的53%。2004年,農村剩餘勞動力年平均務工收入6471元;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而工資性收入人均為998元。可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有利於推動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