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永恆生命的模式及意義的反思

才智咖 人氣:7.58K

對永恆生命的模式及意義的反思摘 要:人類生命的延續問題,在當代生命科學和文化人類學中已得到較為切實的解答。人類生命的延續沿著生物遺傳和文化遺傳兩條途徑進行。人類的個體有生有死,在這個意義上人類的個體不能永生。但是,人類的個體通過生物遺傳的方式把自己的生理特性遺傳給下一代,又通過教育和學習的方式把文化的資訊代代相傳。文化遺傳是人類特有的,人類永生的意義應該在文化遺傳中去尋找。

對永恆生命的模式及意義的反思

關鍵詞:宗教倫理;生物遺傳;文化遺傳;永生意義

生命延續的問題是一切傳統宗教的主要話題。宗教倫理不免與永生的話題相關聯。基督教談死後身體復活,佛教不談復活而談輪迴,二者形式雖有差異,但都肯定死後生命的存在。儒家對這個問題持審慎態度。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儒家是否可歸為宗教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在現代,死和永生的問題漸漸“淡出”神學了。許多神學家不願意談論它,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怕違背科學,二怕得罪信徒。

如果某位神學家堅持人死後會復活,並且能獲得永生,那麼有什麼科學的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嗎?既然沒有,那麼還不如保持沉默好。對此,他還可以說,科學不能證明人死後靈魂的存在,也不能證明人死後靈魂的不存在。所以,他對這個問題持存疑的態度。但是如果這種不可知論的觀點成為一種基本的神學立場的話,那麼它不就與儒家的立場差不多了嗎?不就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一種非宗教的立場了嗎?

基督教神學家需要堅持信仰的底線。為此,他們宣稱,科學既不能證明死後生命的存在,也不能證偽死後生命的存在,但是他們仍然相信“身體復活,並且永生”。因為這是教義的規定,有聖經的依據,是啟示的真理。啟示的真理高於理性的真理,所以他們仍然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常言道:理直氣壯。當這些神學家說不出理由來論證靈魂不死,但仍然相信靈魂不死時,他們的心是不是有點虛?我想,人們通常是不會越是荒謬,越是相信的,而是說得出道理,合情合理才相信。只有當達到信仰與理性相統一時,思辨的心智才踏實。

有的人不願談死後生命的問題,乃因為怕“傷害”普通訊徒的感情。在中國流行這樣一種看法:“人皆有所圖,即使僧侶也圖個來世”。香客燒香拜佛,所求的多為消災降福,發財致富,死後靈魂早投好人家。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也要省下血汗錢,到廟裡去捐個門檻,讓千人踩、萬人踏,希望死後在地獄少受煎熬。在西方,“救贖”也容易從“上帝的白白的恩典”,淪落為“贖罪券的錢袋丁當響,煉獄中的靈魂便昇天”。康德看到,此岸世界道德原則得以實施的可能性條件是彼岸世界的靈魂不死。這句話說白一點無非是,塵世有德之人未必有福,所以他們要寄希望於死後得到補償,使公義得以最終實現。從這個角度看,康德的先驗哲學起到了使塵世的人獲得心理安慰的“實用”的功效。有人批評18世紀歐洲的啟蒙思想家是現代世界動亂的始作俑者。天下本無事,啟蒙擾亂之,它批判宗教是,是苦難者的幻想,是統治者的騙局,把老百姓最後一點點的希望和心理安慰都粉碎了,他們難道不要在絕望中揭竿而起嗎?

然而,死和永生的問題畢竟是不能迴避的。活著的人關心死後生命的問題,但是活著的人又沒有死後的經驗,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有必要先澄清一下生命的概念。如果連生命本身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怎麼能奢談死後的生命呢?“不知生,焉知死”,此話也可以從這層意思上理解。

按照現代科學的觀點,新陳代謝是生命的一個重要特徵。生命不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而是一個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釋放和補足的系統。生命必須與環境共存,生命需要從周圍環境中吸取一些成分,排洩出一些成分。任何生命都是其生命鏈中的一個環節。如果我們認真對待生命的這一特徵,我們就必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死後的生命還有新陳代謝嗎?神學家傾向於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死後的生命是精神性的靈魂的生命,靈魂不是物質的,不吃不喝,沒有新陳代謝,所以是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