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約策略論文

才智咖 人氣:9.19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約策略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約策略論文

[摘要]本文以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發展過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從中分析了上述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並根據相應的分析結果提出了以打造宜居農村、促進產業與人才結構調整和積累以及跨區域實現共同發展為主要方向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應對策略;

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內容,只有推動農村發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貧困落後的問題,才能充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由於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僅僅對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產業建設進行了巨大的投入,在這期間對於中西部地區廣大的農村卻缺少相應的扶持,從而導致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呈現了非常嚴重的不平衡狀態,這種不平衡狀態對於我國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發展十分不利。

1、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1農村區域經濟發展資源不平衡

農村地區在發展經濟產業時與城市有著顯著的區別,還處在依靠自然資源作為物件進行產業發展,因此各地農村之間極不平衡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成為農村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首要問題。在部分無技術、無可耕地、無自然風光的“三無”農村發展相關區域經濟可謂是紙上談兵。

1.2缺乏相應的產業發展人才及勞動力儲備

在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旅遊觀光業、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不但需要大量熟練度高的技術工人,而且在產業謀劃和開發的過程中更需要高階人才的加入。但是如今的農村地區熟練的技術工人基本都前往沿海地區務工,本地大學畢業生也傾向於留在大城市中尋找工作機會,而數量更為稀少的本地研究生以上的人才學成後迴歸故里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農村地區發展區域經濟在“人”上的儲備也明顯不足。

1.3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扶持政策覆蓋面不足

由於我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村級集體經濟底子薄、欠賬多的問題,如需推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勢必需要上級政府部門進行幫扶,如出臺產業發展資金的補助、企業稅收的減免、產業發展用地劃撥、企業用工補助、產業技術支撐等。上述扶持政策對於市級或縣級經濟條件較好的東部沿海地區而言其尚能由相應的財政進行保障和支付,但對於本身就存在財政緊張的中西部地區,當地政府很難再對其農村地區進行資金或技術上的支撐。

2、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成因分析

2.1地理條件差異懸殊

鑑於我國地域遼闊各種規模的農村遍佈大江南北,也正因如此巨大的地形地貌差異導致了農村地理位置上的差距較為明顯,尤其體現在內陸地區與沿海城市之間。另外,由於地理條件上的差異性也導致各地農村村民的生活觀念和民風民俗等方面的不同,而這些差異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各地農村在發展區域經濟時的積極性和經營理念上的。

2.2農村數量與人口數量的急劇退化

部分邊緣山區的農村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而導致村莊出現“老齡化”、“空心化”的年齡構成,隨著農村人口數量的銳減大量的房屋得不到修繕,街道破舊不堪,大量耕地出現了人為拋荒的現象。不斷減少自然村數量和農村常駐人口基數,無法保障正常農業生產的進行,更何況是進一步發展農村區域經濟亦需求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同時,作為農村市場的重要消費群體,當地居民數量的減少也不利於農村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

2.3基礎配套設施薄弱

筆者在對我國農村地區基礎設施配套情況進行調研時,發現在諸多設施中以供水設施與汙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率尤為地下,大多數鄉鎮的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不足30%,而生產養殖性汙水的達標排放率不足50%,大量汙水被隨意地排放到村落周邊的自然環境中不但造成了生態環境惡化,而且還將會通過一系列鏈式反應最終影響村民的身心健康

2.4人口綜合素質提升較小

現今的教育體制造成了廣大農村地區的寒門學子獲得高等教育的機率大幅下降,許多學生在會考和大學聯考兩大關卡中失利,受到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許多學習成績較好的學子不得不放棄繼續求學深造的機會而選擇了與其父母一樣的外出務工。同時,由於父母長期外出務工,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兒童大多被留置在家鄉成為留守兒童,在理應在父母關愛下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妙,而其卻只能留在破舊的村落中長期與目不識丁的老人為伴。另外,農村地區的家長也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去進行相關職業教育,長期以往我國農村地區在高等教育普及率、職業教育率不斷下滑,其與農村地區老齡化等問題一同導致了人口綜合素質提升速度較慢。

3、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對策略

3.1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載體,通過“美麗鄉村”行動打造和諧宜居的新農村環境

首先,目前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尚處在依靠生產特色農副產品與觀光旅遊業的初級階段,無論是農副產品的運輸還是觀光客人的出入都必須依靠交通網路體系,而隨著民眾對於時間效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與其他同類型消費專案進行市場競爭時,快捷便利的物流或客流方式將會大大增加在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的行業中獲勝的機率。現如今高鐵網路體系已經遍及我國主要省市,其在部分農村鄉鎮上也設定了不少停靠站,而來自各大城市的遊客便可通過高鐵網路體系前往原本交通不便但風光秀麗的.農村地區進行觀光遊覽。同時,各類農副產品也能依靠高鐵網路體系或高速公路完成“明日達”甚至是“當日達”的物流配送效率,這對於部分生鮮類的農副產品營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美麗鄉村的建設行動中,部分經濟實力較弱且村容村貌較差的村落可利用國家或鄉鎮在本次建設行動中下撥的專項資金對村落進行全方位的改造,使得原本雞鴨遍地、汙水四溢的村落煥然一新。完善的給排水體系、平整的路面、穩定的電力供應能讓在村落中短暫留宿的遊客忘卻了老舊農村的刻板與偏見,在享受現代化所帶來便利的同時,更是能盡情地體驗村落周圍秀麗壯觀的風景。

最後,在旅遊與農副產品營銷的過程中網際網路在其中起到的產品營銷作用越來越顯著,因此高效的網際網路通訊網路不僅能夠給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滾滾的商機,而且在5G科技即將到來的時期,利用5G技術的推廣可奮起追趕與大城市在網路質量和覆蓋率上的差距。

3.2以產業調整為核心,吸引本地或外來人才前來創業

我國農村物產豐富、風景優美、人傑地靈,而上述優勢在不斷深入的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許多市民在閒暇之餘會就近選擇風景宜人或充滿當地地域風情的周邊農村放鬆身心,這就導致了近幾年以城郊農村為主體的觀光體驗式鄉村旅遊專案蓬勃發展。在這股浪潮中我國農業應當以區域經濟為主導,充分發揮我國農村的自然與歷史人文資源優勢,將傳統的種植業、手工業與其相結合,同時,在營銷過程中完成歷史人文遺產的繼承和保護。在進行農村特色產業營銷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依靠新興媒體平臺,如廣播、網際網路等載體。在新時代中堅持以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作為進一步發展農村區域經濟的必要手段,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旅遊產業、農業觀光體驗以及特色農產品產銷等多種產業。

在網際網路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民眾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的消費佔比越來越高,尤其是作為農村觀光體驗遊覽、特色農產品等農村新興產業消費主要群體的青年人更是將80%以上日常消費通過網路平臺進行挑選。在相關農村區域新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網路營銷平臺,積極利用其使用者數量大、投放成本低、資訊更新快等優勢廣泛推介各地農村優勢專案。積極利用多種渠道向高校大學生宣傳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從而扭轉大學生對於農村“髒、亂、差”的刻板印象,讓新農村美麗的環境成為一株株梧桐樹招來“金鳳凰”。同時,積極鼓勵當地大學生回鄉創業,尤其是部分涉農專業的學生,當地政府更應當搭建起良好的創業平臺,使其能夠在創業的過程中免去後顧之憂,而臨近的農業亦可以其為學習的榜樣從而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針對於部分高層次的人才,各地農村應當以“技術入股”的形式,組建相應的產業公司並利用其深厚的專業眼光和相關領域的知名度來達到公司的發展和壯大,而高層次人才本身亦可通過一定數量的公司股權享受到豐富的經濟收益回報。另外,各地農村還應當重視農村職業教育,在讓當地農戶青年擁有一技之長後滿足農業產業調整中對於不同工種人才的用人需求,尤其是對成年農戶的生產技能升級使其能夠達到就地或就近就業的目的。

3.3打破行政區域和地理條件限制,以點帶面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打破行政區域的限制讓部分具有經濟實力和經營技術理念的村鎮集體,能夠跨區域甚至跨省來推廣某項農業經濟產業成為可能。例如,某地的農業集體在食用菌種植產業上通過多年的探索已經成完全掌握了從育種、栽培、採集、加工運輸、銷售等整套產業發展技術,但由於其當地在產業再發展所需的原材料、場地等資源條件限制使其逐漸喪失了已經擁有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而在農村區域經濟聯動的形式下,亦可以產業技術輸出作為該區域特色產業再發展的源泉,將各類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帶入部分適宜發展食用菌農村,以謀求當地農村經濟的騰飛。

相對於特色農產品產業而農村旅遊業的開發和經營無論是在專案投資和運營管理上對於資金和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部分風景秀麗但尚無經濟實力和人才儲備對其進行大規模旅遊開發的鄉鎮既可以先行發展農業採摘等初級農業旅遊專案,待資金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積累後再進行全面開發;另一種途徑便是直接採用類似於“PPP”形式的鄉鎮集體購買服務,通過招商引資和產品推介來吸引富有景區開發與管理的公司進行相關產業建立活動,充分揮發專業團隊在遊客資源、產品營銷、現代化管理上的優勢,為實現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4、結語

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作為我國提升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大城市及其經濟產業已經得到充分發展的前提下,其將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作為引領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另一項源動力。目前,我國政府不斷加大了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投入,城鄉之間經濟發展規模和產業模式上的差距開始逐步縮小,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繁榮和壯大,而廣大農戶的經濟收入也隨之不斷提高,各地農村紛紛出現欣欣向榮的喜人局面。

5、參考文獻

[1]楊朝繼.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阻礙與應對策略探析[J].經濟師,2018(02).

[2]夏菁.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農業資訊,2013(07).

[3]張建海.白銀市農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經貿實踐,2018(09).

[4]馮佺光.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2.

[5]張正.皖北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D].安徽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