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研究

才智咖 人氣:5.88K
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 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模式建構,既是一個理論研究課題,更是重要的實踐課題。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及其模式建構,對於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成人的全面發展,對於中華民族精神的光揚,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其基本模式,應該是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素質教育中諸因素的有機組合和共同發揮作用,形成認知和實踐並重、教育與管理齊抓,激勵和規範並行的有機體系。而模式的具體落實,需要從更新理念,提高認識,制定和落實好學生禮儀培養規劃、制度,強調內容與時俱進,符合教育實際,突出學生禮儀規範的實踐等基本的策略做起。
[關鍵詞] 基礎教育;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委託專案:“湖南省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研究”研究成果。
        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既是一個理論研究課題,更是具體的實踐課題。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成為基礎教育領域的首要任務,學生禮儀素質正是其身心素質的基本內容,加強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和迫切性。而社會轉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難度,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有必要創新方法,構建新的培養模式,並通過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養之效,這樣才能促成教育目標的實現,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一、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建構的意義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的價值意義和必要性,有助於自覺加強對學生的禮儀素質專題教育,形成規範化的教育培養機制,促成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學生禮儀素質培養的價值意義。
        作為一個教育研究課題,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構建,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主要在於學生禮儀素質養成,能滿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內容中,各有不同層次。人的需要按照從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禮儀素質養成的需要,就屬於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較高層次的需要。通過禮儀的交際,讓人得到愛,得到尊重,獲得自我實現,所以,加強禮儀素質培養,是滿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礎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直接培養人的各種素質,利益素質培育當然也是素質培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時,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人是一個不確定的開放的,無限的系統,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i的觀點,強調了人的社會性,是人的不確定性本質在社會哲學上的展現。他們說的都意在說明,人還在發展過程中,人需要繼續發展。而經過教育,則是實現人的發展的主要戰略,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的素質培養,是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發展的一個方面,因此,加強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素質的培養,正是符合人的本質發展的需要。此外,禮儀素質的培養,還有利於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其價值和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問題不僅僅在於提升認識,明確其意義,學生禮儀素質培養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了。事實恰恰相反,由於現實生活的複雜,由於社會理念多元多樣化競爭、價值觀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面臨著各種結果,可以是社會主義的,也可能是封建主義的、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的,甚至是反動的。儘管我們認同對主體的價值理念的多元現實給以包容和諒解,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強調了社會主體價值理念的優化和健康發展,即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率各種價值觀。因此,相關的人格構建、素質培養,就顯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輕而易舉的。因為錯誤的價值觀、錯誤的社會思潮並不會自動退出社會舞臺,需要下大力氣,創新方法,才能確立正氣,扶正祛邪,才能逐步確立主流價值理念。事實上,多年來,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生價值觀培養、禮儀素質培養,不是放棄或抓得不緊,而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效果不是很顯著,要麼過於嚴格,成了“病梅館”的人為折梅,不但為人詬病,也讓結果適得其反;要麼過於放任,使得學生失去傳統精華的陶鈞,導致基本素養不盡如人意;或者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禮儀素質方面的後滯局面,目前的狀況是,形式主義盛行,只注重報告、講話宣傳,或滿足於只發檔案、貼標語、呼口號等,禮儀培養沒有多少實質內容。方法上,滿足於政治說教、簡單壓服,結果是學生反感,使得禮儀培養經不起實踐檢驗,如同多米諾骨牌,一發散而不可收。教育效果低,學生在校園內養成的禮儀,經不起外界的汙染,一出校門,基本禮儀就喪失殆盡;讓人感嘆世風日頹,令教育工作者汗顏。所有這些,都說明對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生素質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下苦功不可。尤其需要在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目標之後,必須深化教育方式改革,創新策略,優化方法,構建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素質培養的符合實際需要的基本模式,這樣才能提高禮儀素質教育的效益,提高育人質量,實現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那麼,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素質培養應該如何操作,其基本模式又是怎樣的呢?
        二、構建禮儀素質培養立體綜合模式
        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構建,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必須從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方法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注重過程和效果,統籌兼顧,規範實施,使禮儀素質培養形成一個有機體系。(一)模式建構的整體構想。
        我們設想,禮儀素質培養的基本模式,應該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禮儀教育的目標確認、規制建構、禮儀規範的制定、硬體投入、總體規劃、任務安排、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勵機制和結果評估驗收等等,也包括學生的各種關係和交際方式,這些具體的因素,關涉到方方面面,內容龐雜,必須以人為本,以育為綱,以養成為目的,以方法創新為要務,抓制度、抓過程、抓反饋,全力以赴,持之以恆,堅持實踐,才能收效。基於育人規律基礎上的禮儀素質培養模式的建立,為禮儀教育的系統化、規範化,給出了基礎條件。學校德育工作人員和教學人員,都要明確目的,端正態度,深刻認識,共同重視,把禮儀素質培養當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構建的大事來抓,當作育人的要務來抓,在這基礎上,權衡全域性,構建起禮儀素質培養的基本模式,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培養的力度,教育與管理並重,激勵和規範並行,力使過程完善、效果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