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播對新聞編輯的影響分析

才智咖 人氣:1.16W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路傳播因資訊傳播速度快、資訊波及範圍廣、影響深遠等特點,為人們進行資訊的交流和分享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平臺。與此同時,伴隨著網路普及率的穩步提升,網路傳播對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新形勢下,新聞編輯只有充分把握網路傳播對自身工作的影響,才能更好的利用網路媒體的優勢,適時調整自己的工作策略,以儘快適應新聞傳播事業的變革。

網路傳播對新聞編輯的影響分析

關鍵詞 網路傳播 新聞編輯 影響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cause information spread fast,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spread, and so far-reaching,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share information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steady improvement in network penetr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to carry out news editing work also had a great imp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news editor only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on their work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media, adjust their work strategies to adapt to changes in news media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ws Editor influence

隨著資訊化程序的加快,網路技術的提高,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路傳播不僅將事件從發生到被傳播的過程縮短到了一個訊號波的距離,而且其受眾範圍廣、傳播形式多樣、互動性強以及受時空限制較小等方面的優勢,更是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單一的思維模式和習慣,開闊了人們看待問題的視界。網路傳播以其多元化的視角以及多種多樣的表現方法,使傳統的新聞形式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並對新聞編輯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使新聞傳播範圍呈現擴大化

新聞價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聞事實的時效性以及其引導的事實能夠受到社會各界不同人群的廣泛關注。新聞機構對新聞事實的報道速度越快,新聞的時效性越強,新聞事實就越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價值也就越大。相反,新聞事實的報道速度慢,其關注度就會大大降低,價值也將隨之變小。然而,從我國傳統的新聞傳播角度來看,新聞傳播受到地域差異、新聞傳媒刊期界線、時段界限等因素的影響,使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大大減弱。比如:同一條新聞在事發後第一時間放在事發當地進行報道,其新聞價值勢必會強,相反,將這則新聞事實放在全國範圍來看,其影響力的大小將會因為時空的不同而發生很大的差異,這種明顯的差異證明了時空的變遷會對新聞事實的'傳播產生巨大影響。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尤其是網路傳播的日益盛行,使新聞傳播突破了傳統新聞傳播所面臨的時空限制。首先,在時間上,網路傳播更具時效性和靈活性,新聞釋出前後,對新聞的改動非常方便,在同一個新聞網站中可以實現時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在時間彈性和內容結構的組合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打破了時間對於新聞傳播的阻礙,使新聞的價值得到更大的發揮;其次,在空間上,網路傳播使新聞實現了世界範圍內的全覆蓋,將個人的新聞需求與全世界的媒體相結合,實現了個人與外界資訊的快速交流,解決了傳統新聞所面臨的區域界線,將地球村的概念真正展現在人們眼前,使新聞傳播的範圍呈現出擴大化的趨勢。

二、使新聞傳播方式呈現多樣化

在繼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之後,網路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的在傳播領域霸佔到了一方領地,讓新聞傳播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實現了文字、圖片、聲音、影象等表現形式的有機結合,使網友在瀏覽新聞時,便可以擁有讀報紙、聽廣播、看電視的諸般樂趣。此外,網路傳播使在同一頁面上的同一條新聞實現了文字、圖片、聲音和影象等多種表現手段的組合,即便是對於那些單一用文字進行表述的新聞資訊,也可以採用變體的文字、滾動的文字、閃動的文字等多種形式來表現,從而吸引人們的眼球,使人們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新聞資訊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最大限度的展現新聞媒介的傳播魅力。網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不僅滿足了社會各界人士興趣、愛好以及資訊需求等各方面的不同需求,而且為新聞傳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方式,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三、使新聞傳播內容呈現海量化

“足不出戶,便知世界”早已成了網路傳播有力的宣傳。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網路計算的快速發展,網路媒體擁有了廣闊的資訊空間,其海量化的資訊容載量已經令傳統新聞媒體望塵莫及,其資訊幾乎囊括了各種目標群體所需要的資訊。網路新聞傳播依靠網路的連結技術,使讀者在點選之間,便可根據個人喜好,全面、準確而系統的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話題。此外,由於網路新聞資訊的釋出具有寬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徵,實現了讀者自由編輯,自主選擇話題,徹底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對於新聞釋出的壟斷,網路傳播的這些特點使網路資訊變得紛繁複雜且真偽難辨,一些涉及侵犯當事人隱私和故意造謠的新聞層出不窮。例如,各種不雅照、祕聞的傳出,人肉搜尋焦點人物隱私等,這些新聞訊息不僅侵犯了當事人的權利,給當事人造成傷害,而且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阻礙新聞傳播事業的穩健發展。這就對新聞編輯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聞編輯在面對海量化的資訊時,應當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能始終將新聞編輯的職業操守放在第一位,恪守倫理道德,能夠明辨資訊的真偽,學會去偽存真,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社會大眾負責。

四、使新聞交流方式呈現互動化

網路傳播的開放性改變了傳統新聞傳播中,傳播者與被傳播者之間明顯的界限,打破了客觀條件上存在的隔膜,使得新聞不再專屬於社會上的少數人,而是讓更多的普通人蔘與進來,成為了新聞事件的主角。在傳統的新聞傳播中,各大傳媒機構所釋出的新聞資訊是人們生活資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傳播者所提出的反饋與呼應,其數量根本無法與之相比。以至於傳統的新聞傳播更像是被動的灌輸,傳播者與被傳播者無法居於平等的地位。而網路新聞傳播的出現,更強調與被傳播者達成一種平等互動的媒體模式,為被傳播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資訊反饋平臺,切實打破了傳統中被傳播者被動接受的局面。這種改變不僅對人們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且還促使一個良性的新聞傳播模式的形成。使很多以往傳統媒介無法涉及的領域或者涉及不深的領域都在網路的大環境下得到呈現。

五、結束語

網路作為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以不可阻擋之勢走進了我們生活,而網路新聞傳播更以其及時性、互動性、海量性、多元性等形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青睞,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為我國的新聞傳播領域帶來了全方位的創新。新聞編輯應當充分意識到網路傳播為新聞編輯工作帶來的衝擊,從而不斷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以適應新聞傳播事業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良,新聞媒介與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葉瓊豐,時空隧道:網路時代話傳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黨東耀,包東喜,網路傳播的“乘數效應”――從經濟學視角看[j].新聞前哨,2009(02)

TAGS:新聞 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