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新聞傳播的異化

才智咖 人氣:2.16W

1.新聞傳播中的“異化”現象

網路時代新聞傳播的異化

新聞傳播中的“異化”現象,是指大眾媒體在對某一社會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和傳播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背離了初始的傳播意圖,導致廣大受眾越來越關注新聞事件的外延而不是新聞所表達的意義本身,從而走向了新聞傳播預想的相反方向,產生了不良的傳播效應和社會影響。關於新聞傳播中的“異化”現象,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分析和反思的案例。例如,“南京彭宇案”。2006年末,一位南京老太太在公交站臺等車時被撞摔倒,經醫院確診為骨折。事後,老太太指認肇事者就是送自己去醫院的年輕人彭宇,並向彭宇索賠13萬餘元。2007年,南京鼓樓區法院先後三次對“彭宇公交車撞人案”做出判決。雖然,事實真相因缺乏相關證據不得而知,但最後雙方經調解達成一致。該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引發強烈的社會關注,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媒體自覺或不自覺的選擇性報道,過分渲染老太太對彭宇的“冤枉”,讓關於彭宇案的謬論廣為流傳。直到現在,人們往往鑑於“彭宇案”的影響,出於避禍心理,遇到老人摔倒的情況時,多數人選擇避而不見或者繞道而行。由此可見,“彭宇案”中出現的新聞傳播異化,與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傳統道德相背離,引發了不良的社會效應。

2.對新聞傳播“異化”現象的反思

2.1當今公眾過度依賴於大眾媒體獲取資訊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眾媒體逐步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人們逐漸告別依靠傳統方式來獲取資訊、瞭解事件真相的接受模式。廣大受眾越來越缺乏主觀的能動性,更多地依賴於大眾媒體來獲取各類資訊。由此可見,現代的.大眾媒體無疑承擔著採集報道事實真相、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使命。當某一社會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蒐集、報道事件真相,跟蹤事件動態,讓受眾及時瞭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在這樣的報道和傳播的過程中,媒體自覺或不自覺的臆想和猜測、分析和判斷,都有可能影響到廣大受眾對事件的認識和把握,甚至有可能誤導輿論導向,形成負面的輿論浪潮,從而引發不良的社會反響。

2.2現代媒體的運作方式極易引發傳播的異化現象

當今,大眾傳媒的運作方式並不具備自主性。媒體的傳播權不僅僅屬於媒體本身,更多地隸屬於一定的社會組織,這就造成大眾媒體在進行新聞傳播時被它所隸屬的社會組織所左右,傳遞著該組織一定的觀念、主張、思想和意圖。媒體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可能為實現某一社會組織的特定目的而選擇特定的報道方式、從特定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選擇性解讀,從而影響了大眾對事實真相的認知,導致新聞傳播異化產生。與此同時,當今市場條件下的大眾媒體並不是純粹的“精神貴族”,它必須依附於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大眾媒體需要追求一定的發行量或收聽收視率,需要追求包括廣告利潤在內的整體經濟效益。廣大民眾既是大眾傳媒的受眾,也是傳播活動中的消費者,為大眾傳媒提供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因此,大眾媒體只有迎合大眾口味,才能擁有固定的消費群,才能獲得生存的物質基礎。在這一迎合的過程中,有可能遠離事實真相,背離新聞傳播的預期目的,從而造成傳播異化。因此,如果大眾傳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置媒體的主旨精神和社會使命於不顧,將“新聞”作為可以隨意捏造、任意交易的“商品”來佔據傳播市場、獲取知名度或商業利益,那它必將背離新聞傳播的神聖宗旨,導致新聞傳播的異化,最終失去受眾而走向自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