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網路時代的文化全球化

才智咖 人氣:1.4W

[摘要]文化全球化基於經濟全球化的推動,是全球化運動在文化領域的具體表現。在此過程中,各民族國家的本土文化彼此溝通、相互交融,導致不同文化的邊界漸趨模糊。網際網路誕生之後,隨著其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項全新的媒介技術一方面使各種文化的交流變得更加通暢便捷,通過突破傳統傳播制度的控制而將文化全球化的歷史程序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則又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已開發國家憑藉其經濟、科技實力構建媒介強勢而對開發中國家進行文化滲透提供了條件,使得當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西方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與蔓延。儘管如此,網際網路的多媒體表現、自主執行、平等開放、資源共享等獨特的媒介特性決定了它在全球文化的溝通與整合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終將使各民族國家在全球文化傳通中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因此從長遠來看,“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應是網路時代文化全球化的大勢所趨。

試論網路時代的文化全球化

[關鍵詞]傳播;媒介;網際網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自有最基本的傳播手段以來,人類不同文化之問的交流與溝通就從未停止過。網際網路的誕生和普及極大促進了跨文化傳通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都無法迴避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浪潮。在這一歷史趨勢中,本土傳統的生活習俗、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宗教信仰等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全球文化傳通的結果是帶來世界性的文化整合,還是導致文化霸權?我們又該怎樣預測今後在以網際網路為主導媒介的傳播條件下的文化全球化的發展走向?本文擬就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一、文化全球化溯源

美國哲學家拉茲洛明確地將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重大轉變概括為兩點:資訊化與全球化。一般認為,在多種複雜因素的共同影響下,20世紀7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商品生產方式和資本運營模式的“資本主義”的概念逐漸發生變化,從而出現了一個意味著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的顯著標志——“福特主義”向“後福特主義”的轉型。

我們知道,“福特主義”所指稱的是以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企業組織和技術革新為基礎的經濟形式,它始於l9世紀末,其主要特徵是同類產品的大量製造,面對~個市場,遵循一種標準。顯然,這種經濟形式在歷經一個多世紀之後已顯露出諸多弊端,需要新的替代形式,於是所謂“後福特主義”——即跨國資本主義應運而生。美國經濟學家哈威認為,跨國資本主義的基礎是:“勞動過程、勞動市場、生產品,以及消費模式的靈活性,其特點是出現了全新的生產部門、全新的提供金融服務的方式、全新的市場,尤其是商業、技術和組織上的迅速革新。”以福特公司為例,過去是同一款式的汽車成批量地下線,如今則要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其產品於是表現出多元化的特徵。

顯然,在上述轉變過程中,跨國公司的興起是關鍵的一步。由於跨國公司真正做到了“跨”越國界,不再為某一地區、某一國家服務,而是著眼於千差萬別的全球市場,它們因此將全球資本運作的速率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正如有的學者所說:“近年來全球化的程序就是由於跨國公司能夠充分利用那些流動資本而加速的。……如果說跨國公司是全球化程序中的主角的話,跨國流動資本則是全球化的催化劑。”

馬克思曾經指出:“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生產是如此,精神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富,民族的片面性和侷限性Et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文學。”l31 4¨o可以看出,馬克思在他那個年代就已察覺到了全球化逼近的足音,而且深刻地意識到全球化不僅僅出現在物質生產領域,同樣也會降臨於和精神生產相聯絡的社會文化領域。事實上,儘管全球化的程序如前所述,主要是由經濟因素推動的,但全球化絕不單指經濟的全球化,而應該是包括經濟在內的全方位、多層面的全球化。

因此,我們可以從若干不同的角度理解全球化:經濟意義上,全球化當然意味著跨國流通和全球貿易;政治意義上,全球化體現為世界各國不再是孤立的政治單元,跨國家、跨地區的國際組織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Et益凸顯;社會意義上,全球化則宣示了全球場景中每一區域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新生與重建……而這中間,文化全球化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同經濟全球化相類似,文化全球化是從事媒體業的跨國公司急劇擴張的直接結果。由於和其他跨國公司一樣,媒體跨國公司以在世界範圍內佔領有利可圖的傳播市場為目的,因此隨著它們日益廣泛和深刻的介入,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形成過程中,各民族國家的本土文化的邊界也就會像經濟、政治、社會的區域輪廓一樣漸趨模糊。正如美國文化學家貝爾所說:“今天從地理上講,世界的界限已經打破了。不僅在文學、繪畫、雕塑、音樂這些傳統框架之外的藝術範圍,就是這些框架之內的藝術範圍也幾乎是無邊無際的。事態的發展不僅僅限於藝術市場的國際化,也不僅僅導致了跨國戲劇。更有甚者,文化自身的範圍也大大地混淆了。”

二、網際網路推動文化全球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拉茲洛所謂的“兩化”中,全球化是與資訊化緊密聯絡的。如果說傳播技術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的全球化程序中無不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那麼在文化全球化方面,這一點則表現得尤為突出,以至於可以說,當今文化全球化的洶湧浪潮根本上就是由傳播技術的不斷革新所推動的。譬如,人造地球衛星與電視的結盟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傳播,使電視的資訊傳送率與覆蓋面獲得了極大提升。誠如美國傳播學家薩姆瓦所描述的:“本世紀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前期,是全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緊縮的時期。‘全球村’的預言正在變為現實。……現代化的電訊技術的發展,似乎在迅速地打破不同文化間的時空關係。由於偶然的和人為的原因,某些曾經顯得遙遠的,與世隔絕的文化,一下子與我們的關係密切起來。”

可以斷定的是,繼衛星電視之後,網際網路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新一次傳播技術革命的標誌性成果,其與眾不同的媒介特性更將賦予全球文化傳通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美國社會學家斯特拉頓在論述這一問題時指出,民族國家的凝聚力系由公眾的“國家感”所保障,而這種文化認同的形成除了源於歷史傳統之外,在現實中則依靠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媒介發揮作用。由於這些媒介均以中心化和非互動性為其特點,因此通過受控於社會主流勢力而將公眾結構性地置於單向傳播過程的接收端,它們建立了一個被動且沉默的受眾群,併為之提供一種“媒介環境”——在這個關於國家的假想社群內,公眾具有相對接近的資訊結構和文化理念,以此維繫民族國家在意識形態上的和諧統一。然而,這種局面在網際網路迅速普及的今天正面臨著被打破的危險:作為一種新型媒介,網際網路在社會控制和傳受關係方面發生了根本變化,其去中心化和互動性的特點使之對於民族國家的影響恰與傳統媒介在這方面的建構作用相反——它解構了過去那個穩定有序的假想社群,讓公眾擁有了多元的資訊渠道和文化選擇,從而預示著一切形式的資訊壟斷和文化封鎖都將日益艱難,全球文化傳通的潮流無可抗拒。

據此看來,任何地域性的文化最初是受到地理環境的保護。作為天然屏障,高山大河可以將一種文化長期封閉於某個區域之內而免受其他文化的侵襲。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的傳播技術逐漸打破了各種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割狀態,特別是衛星電視幾乎完全克服了跨文化傳通的時空障礙,使不同民族國家問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躍起來。然而由於傳統大眾媒介的運作受到國家權力階層的'嚴格管理,故它們在突破了地理意義上的國界之後,仍被侷限在傳播控制的國界之內。而時至今日,網際網路終於擺脫了這些人為束縛,得以跨越自然和社會的雙重藩籬,由此將文化全球化的歷史程序推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三、媒介強勢導致文化全球化出現“西化”傾向

由於當前文化全球化的程序與傳播技術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已開發國家憑藉其經濟和科技實力構建媒介強勢來對開發中國家進行文化滲透這一在衛星電視時代就已十分顯著的現象,勢必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而變得更加突出。眾所周知,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其先天的技術優勢使自身享有多項網路特權——除“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程式碼”(ASCII)被公認為國際通用程式碼外,英語更是獲得了極大的傳播空問,以至於幾乎成為計算機語言的代名詞。事實上,由於語言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和思維形態的表徵,故英語在網際網路上的大行其道,顯然意味著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文化在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全球文化傳通中取得了優勢地位。正如美國社會學家羅斯科普夫所說:“美國資訊時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應當是取得世界資訊流動戰的勝利,主導整個媒體,如英國當年控制海洋一樣。……必須承認,美國的音樂、電影、電視與軟體已然遍及全球,它們影響著幾乎所有國家的審美觀、日常生活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