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生態化教育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6W

1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大學體育生態化教育的論文

體育生態化模式的構建其實可以按照生態學觀點,比如以體育教育為核心,將與體育教育有關的社會環境等視為影響當前體育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將人作為研究和教育重點,將外界環境與人的主體連線起來,視體育教育為生態環境及模式,繼而對其進行分割,分析分割後的不同部分之間的關係。在實踐演繹中,按照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學校心理拓展訓練》中對學生心理培訓所提出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與鍛鍊,還需要在教學設計中重視給予學生主體地位,打破傳統體育教學中片面強調教師指引、片面強調學生速度和力量的達標等桎梏,激勵和引導學生,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課程中,進而從“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和“我想學”。大學生態化體育課程教學環境和活動裡,教師需要重視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的關聯性,體育知識與新型知識觀的關聯性,體育知識與設計理念革新的關聯性,體育技能、體育鍛煉與學生部分能力的關聯性,甚至學生身體協調性與學生運作意識和精神的關聯性。比如跆拳道運動,在教學中,其重視的應該是學生身體協調性、雙腿柔韌性、四肢爆發力、學生對專業運動技能的瞭解,甚至體育文化和健身的重要性與動態變化性等。

2分層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教學生態化模式中應用的可行性

首先,以“因材施教”優勢應對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教學問題。大學體育中分層教學法並不是隨隨便便提出或者憑空出現的,其誕生具有很多理論根據。常態下,影響大學體育生態化教學推廣與應用的主要是教師教學觀和知識觀的過於才陳舊、教學分析和教學目標的針對性較低。傳統大學體育教學中強調分析教材的內容、難點與重點,主動性不足,由此導致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都比較有限,師生關係一般甚至緊張。諸如以上問題的存在,會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瞭解度不足,比如雙方在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理解、溝通方面出現明顯障礙。分層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生態化模式中的引入和應用,雖然並不能完全的解決以上問題,但是可作為探討大學生體育意識失去平衡、課堂失去動態平衡、系統社會因素滯後等的輔助工具。分層教育法符合不同人在自身發展中出現的客觀個體差異,比如後天生活環境和先天身體因素所造成的,導致學生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水平呈現差異的因素等。分層教育法的優勢可分批、分層的應對以上各類問題。比如按照自身瞭解到的不同單獨個體在不同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選擇和嘗試不同教學方式,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教學模式要求中“以人為本”“以人為主體”要求的另類演繹。分層教學法可滿足此演繹要求,或者作為基點,自然能進一步推動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求。其次,彌補大學體育教學生態化缺失。滯後的系統社會因素以及長期以來的體育教學方式等,不僅帶來大學生對體育教學非正確性的認知,還導致大學在體育教學方面重視口頭規劃,卻缺乏實踐應用監督和鼓勵,比如在口頭上說體育如何重要健康工作50年,但是體育課堂長期不動的教育方式和學生教師的錯誤認知方面,學校並沒有重視如何積極調整或者扭轉。從生態學層面來說,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部分功能和結構處在相互協調和相互適應的動態發展過程中,需要生物不斷進化及發展,並不斷打破平衡來獲取新適應性。當代大學體育課堂缺乏動態平衡性的問題,實際上是構成大學體育課堂不同部分的創新、進化等積極性並沒有調動起來,因此無法各自發展和進化。比如目前大學體育課堂的確進行了硬體的改革,但是教學過程中缺乏溝通,教師與學生並沒有完全投入到體育教學改革中。但是,分層教學法可以應對大學體育課堂生態系統構建中,存在的各組成部分進化能力被侷限的問題。比如分層教育法關注挖掘學生在不同教學階段的需求,以及重視學生身體天賦差異,接受不同概念和教學方式應用的優勢,正是啟用大學體育課堂生態系統活力與動力的“按鈕”。分層教學法可針對每個學生的身體天賦差異來酌情提出發掘其身體最大潛能的方案,並按照不同時間段進行鍼對性教育。可使用一定的標準將學生與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連線起來,輔助教師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任務要求,甚至可以為教師提供不同的評價方式以及運動技能,達成標準。

3分層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模式應用建議

3.1重視體育精神傳遞,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生態化教育策略要求下,為解決大學生在傳統體育教育理念下慣性形成的“體育意識集體失衡”,教師就需要預先幫助學生明確並建立“體育是強身健體、團結群體、強國強民族”等價值觀和體育學習意識。事實上,在教學生態化模式下,教師首先要關注的並非體育技能的教學和體育理念的傳授,而應該是學生的心態和主觀意識。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學以“人本位”為拓展訓練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時,配合教師的學法指導和體育運動觀念革新,必要的原則必然預先設定並結合實踐運作而調整。科學設計教學目標需要體育教師以學生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的當前現狀為基礎。此處需要明確的是,體育教師不能以運動員的體育素質要求和運動能力作為標準來衡量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可在允許達標測試中部分大學生表現差強人意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不同程度思想鼓勵與支援,逐步使每一位學生明確達標並沒有其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鼓勵學生在達標測試中將最好狀態拿出來,並放鬆心態,最大發揮潛能,使之明確體育專案需要長期鍛鍊才能提升身體機能的質量。在引導學生明確體育學習的價值和長期性要求之後,將學生課外目標與課中目標結合起來,以課內目標來輔助課外目標的達成,以課外目標來促進課內目標質量的提升。3.2重視硬體設施完善,客觀把握學生層次。除重視體育技能教學的反饋效果及教學情境設計實效性等外,同樣重視室內場館等硬體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不斷完善。近些年部分高校在重視體育教學硬體建設的過程中,明確了重視基礎性設施建設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按照發達區域體育場的完善現狀來看,部分高校的大型體育活動並不會考慮選擇使用其所在區域的'體育場,學校本身場地、資金等有限,不可能完全按照體育教學所覆蓋的不同專案提供對應的、專業性的場地。客觀把握學生層次,不僅是學校完善軟體和硬體的依據,同樣也是教師隨時隨地瞭解學生髮展情況的前提。在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以大學生為基礎,通過教師指導,圍繞既定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極具有必要性。但是在客觀把握學生層次的過程中,必須認識到學生的層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學生可能在初期階段表現平平,但是隨著不斷的鍛鍊和教師對其意識的引導,此類學生都有可能達成教師設定的目標,甚至超越教師設定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把握學生層次的過程中,可不斷的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合理調整評價方式、教學方法、軟硬體設施的配備。3.3重視體育文化與價值觀的融合,分類做好學生引導工作。部分高校已經開始重視學生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的掌握情況,開始考慮將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等作為培養物件。故而在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嘗試組織小負荷、低強度、短時間的校內外結合拓展鍛鍊活動。此類針對性的培養活動,教師關注和體現的是活動的趣味性和專業針對性、引導性,然而活動的循序漸進性如何,成效如何保障等方面,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模式對此的關注力度還是相對有限的。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模式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心理教育、素質引導、“三觀”培養,尤其重視體育精神和文化的講解與傳承。在分類做好學生引導工作的要求下,必須承認大學體育教育生態化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賦予方式、承擔方式、培養目標等均出現了變化,因此學生應該成為體育理念的闡述主體。尤其是學生的體育運動情況和表現以及發展狀況,必須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以教師重視體育知識的傳授,重視革新教學方式,並強調學生使用教師所提供的及自己整合的方式,在課上和課下來提升身體技能素質為抓手,打破片面關注並強調培養學生的耐力、力量和速度的思維,按照分層教學法的因材施教要求,針對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培養標準,甚至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達標需求為其設計、編制針對性的練習方法和引導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於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具體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及時性的指導時,不能矯枉過正,不能過於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完全以標準來量化學生的行為。

參考文獻

[1]吳鳳傑.關於中國大學體育教學生態化的缺失與反思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10+12.

[2]孫吉旺.新形勢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8):1-2.

[3]張龍.分層式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3,19:111-112.

[4]唐嶽年,黃輝.探究當代中國大學體育教育教學生態化的缺失與反思[J].當代體育科技,2013,2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