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體育文化教育 促進大學體育改革

才智咖 人氣:8.31K

論文摘要: 本文從高校體育目標變革、體育改革入手,探討面向新世紀,以體育文化促進高校體育改革,尤其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學生體育文化修養,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和意識,加強素質教育,促進終生體育,作為今後體育改革的一個方向。

加強體育文化教育 促進大學體育改革

我國高校體育的目標經過“以鍛鍊身體為主”還是“以動技能為主”的爭論後,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體育已經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和終身體育轉變,教學目標也由傳授技能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向轉換,向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生體育轉變。高等學校最根本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校體育必須要與素質教育相結合。高校體育可以說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聯絡最為緊密的一個階段,因為大學生完成學業之後將直接步入社會,他們在大學階段所養成的終身從事體育學習和鍛鍊的觀念和習慣,以及掌握的終身體育的理論與方法將對其今後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高校更要與終身體育相接軌,為社會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人們對高校體育的認識也不斷地深入,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文化教育也上升到一個重要的層次中來。

通過文獻、分析、歸納和綜述的方法,探討了新世紀我國大學體育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變化,對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1.大學體育目標和理念的沿革

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由傳授技能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向轉換。“健康體育”、“快樂體育”、“終生體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成為主流。從我國體育目標和理念的變革中可以看出在對體育本質的認識基礎之上淡化了競技,把受教育的主體——學生的現實條件和需求成為引導體育改革的主線。同時也可以看出目前的體育教育理念更注重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物質方面),對學生精神層面的需求還有些欠缺。在對高校體育本質認識取得了共識,也容易導致對體育認識的簡單化,這或許是今後體育改革的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大學生不僅在行為上喜歡體育,更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體育精神,提高整體的體育人文素質。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體育適應受教育主體和社會的需求變化將是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是體育改革發展一個重要的方向。

2.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1體育文化的基本概念

體育文化是以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大背景為依託,研究社會文化體系中的體育現象,特別是體育運動中的民族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等。體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財富,是關於體育活動中各種規律的認識,它包括創造這些知識的各種形式,諸如對於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的科學研究,對運動過程及其效果的客觀評價,對體育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以及對於各種體育思想和觀念、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方法的探討等。因此對高校體育中對體育文化中的精神層次方面的學習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面。

2.2體育文化的一般表現形式

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中的表現通常是以各種各樣大學課餘體育活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如體育周、體育節、課餘體育比賽等課餘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以其娛樂性、流行性、競技性和參與性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文化活動形式。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健身、娛樂,同時給大學校園體育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擔起提升大學生體育審美情趣和體育道德理性的責任。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現代教育理念讓學校體育的含義一改過去單純的生物學意義,並正以一種文化傳播的形式向社會學意義廣泛的外延,使各大學都特別注重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進行人文薰染和人格重塑。在把大學校園體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義的體育精神的主要內容,用於具有思想意義的體育教育的同時,學生也通過對體育的瞭解、參與、享受,自覺或自然地接受積極、健康的人文薰染和人格塑造。體育文化功能有利於學生接受終身體育意識,娛樂怡情功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興趣,強身健體功能有利於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這些都符合當今體育改革的潮流。

2.3存在問題

目前體育文化通常在高校課餘體育活動中得到了一定的體現和發展。在體育教學主戰場中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對某些體育活動的練習,而在精神層面的滲透還不夠。這一方面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比較膚淺,另一方面使學生對體育精神等體育人文素養得不到提高,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致使高校體育長期徘徊在主流文化之外。

3.體育教學中落實體育文化應採取的措施

3.1在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文化傳播的理念

體育教師應該是傳播體育文化的大使,從而提升體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校體育工作者應該從更高層次的`角度認識體育。在健身和終身體育的基礎上,選擇開設一些社會化、傳統文化的體育教學內容將可能有利於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加強民族傳統體育專案的傳播,體現體育的民族特色。在高等學校的普通體育課教學中,應樹立以“終身體育,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為兩條主線,培養學生體育文化意識。同時解決好師資、課程教材教法研究,促進體育改革到一個新局面。

3.2促進體育文化對學生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

體育對造就人的強健體魄,培養人的頑強毅力、拼搏精神,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確的體育精神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應強化學習動機教育,樹立正確的體育觀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力求切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通過對體育精神的理解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鼓勵他們參與體育活動,使他們在娛樂中得到教育;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教會他們某些鍛鍊身體的方法和技能,使之終身受益。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欣賞體育比賽,客觀的評價體育賽場中發生種種事件,促進全社會對體育文化的認同感。

3.3以體育文化學習,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新形勢下,大學生在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洗禮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陳舊、消極、**思想的衝擊,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不忘教書育人。在物質文明發展的今天,人們逐漸富裕,體育文化成為一種時尚,最易被現代大學生接受,教師應以體育文化建設為載體,促進高校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