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論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1.58W

 論文題目:基於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論文範文

 摘要:造成我國多年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校體育教育的缺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高校體育教育應抓住大學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關鍵時期,通過多種手段與創新理念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其中課外體育活動對改善學生體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體質健康;高校體育;課外活動;創新教育

自1985年以來,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已進行了6次。跨越25年的體質監測資料表明,青少年營養和發育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大部分身體素質指標卻持續下降。尤其是近年來接連發生的學生中長跑猝死事件,迫使部分學校取消了運動會中長跑專案。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和民族的興衰,學校體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大學階段期間是學生步入獨立生活的關鍵時期,也是身體發育非常重要的時期,體育活動的參與程度及興趣培養直接關係其職業生涯中的體育鍛煉行為。大學生體育教學的改革,應以學生體質健康、興趣培養為出發點,促使其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

一、創新教育與學生體質健康

21世紀是知識時代,是人才主導的世紀。經濟實力比拼的背後是人才競爭,人才的培養不單指腦力知識,也包括人才的身體素質。“十八大”提出了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強國的教育目標,人力資本需要建立在青少年體質健康基礎之上。100年前,清華學校選派學生到美國留學時,時任體育部主任馬約翰先生對清華校長周詒春說“我們要送出去的學生總得像點樣子,總不能派一批‘東亞病夫’出去”,這句話即使在今天也值得人們仔細回味。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我國實現金牌零的突破,一舉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並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競技體育強國。另一方面,1985—2010年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卻是連續的下滑,國小生近視率超過50%,大學生近視率超過90%,2010年的國民體質綜合指數比2005年降低0.36%,20~39歲成年人降低0.39%[1],2012年北京市應徵入伍的青年體檢合格率不足10%,等等。在中外大學生體質健康對比中,我國學生不僅明顯低於歐美國家的學生,與日本、韓國學生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2]。

(一)體質與健康

體質指人體的質量,是人的身體素質、形態結構、運動能力、生理機能、心理髮展等方面相對穩定的綜合特徵,其範疇涵蓋體格與體能、生理機能、適應能力以及精神狀態等的發展水平[3]。體質包含身體素質,且主要指耐力、力量和柔韌三項基本素質。體質的好壞不僅與遺傳有關,而且與後天的環境、營養、體育鍛煉和衛生條件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維度,它既是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基礎,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健康是個人能力發展、自我價值實現,以及生活幸福的基礎;健康是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興旺的保證;健康也已成為社會發展程度、綜合國力的重要衡量指標。體質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的體質,健康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健康是良好體質的歸宿和最終目的,因為增進體質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健康。健康體育行為是指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以體育的方法或動作為基本手段,在健康的體育意識引領下,以科學的體育健身知識為指導,合理、規範地運用各種體育技能,以促進個體或群體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為主要目標的健康行為[4]。簡言之,就是以體育運動為手段來增進體質健康。

(二)學校體育

梁實秋曾說過:“所謂大學,是由偉大的運動場館和小小的學院組成的。”一個人的成長、發育和發展過程,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完成的。學校體育不僅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最重要手段,它是實施體質健康促進不可缺少的、至關重要的載體。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對於培養和造就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和學校體育的目標所決定的。為有效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我國先後頒佈了“陽光體育”等一系列的檔案和措施,學者和體育工作者就高校體育教育、學生體質健康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學校體育教育在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著獨特的效能,它能很好地培養學生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精神,敢於競爭、敢於拼搏的意志,團結合作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創新教育下的高校體育教學,不僅體現於教學內容、方式、手段中,更應從理念上去思考。

(三)體育創新

創新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的核心話題,創新是高校辦學之本。現代人力資本觀認為,經濟的發展主要取決於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戰後的美國經濟迅速騰飛得益於充分利用了這三種資本,促進這三種資本之間的迴圈流動及相互作用[5]。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標誌是人的科學文化知識、科學素養、創造力的提高,這三方面無不與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與質量相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和技術都屬於知識,它轉化為生產力需要高等教育這一重要條件,高等教育在科技知識與生產之間充當著中介、橋樑作用,表現在普及、創新、合作等方面。

二、影響學生體質的因素

體育活動是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根本途徑,也是我國青少年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但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僅有8%的國中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高中生為10.5%,每天鍛鍊兩小時的學生只佔6.3%,這些資料都遠低於歐美地區的同類學生。體育活動減少必然導致學生體質的下降,其主要歸因於社會環境(包括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升學壓力、家庭教育等)和學校體育兩大方面。

(一)社會環境因素

伴隨著我國近30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私人汽車、Internet、智慧手機等現代技術在改變人們出行、交流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網路依賴,進而導致青少年的體力活動、社交機會的減少,加之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慣養,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1)升學壓力。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辦學的標準,文化課成績更是評價學生,乃至升學考評的“唯一”標準。在大學聯考這一指揮棒下,無論學校還是家長都認為高中階段的所有的活動安排皆應以備考為基礎。體育課、課外活動對大學聯考評價少有關係,這就使得學校體育活動在學生、家長、社會的預設下變得無足輕重。(2)家庭影響。Mansour對美國城鎮青少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們的自我生命質量評估得分與其父母的家庭關係、父母的職業、家庭收入等有著顯著的正相關[6]。忽視體育參與的社會化過程,僅僅簡單地把體育活動與體質、體格相連的觀念,讓我國許多家庭產生了“小胖墩”。三口之家、老人溺愛等,又進一步降低了青少年的體力活動,許多學生從小便形成了不愛勞動、不愛鍛鍊的習慣。(3)學生認知。現代科技革命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了方便快捷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由於靜態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現代文明病。而學校體育教育的枯燥單調,缺少興趣下的被動參與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認知。尤其是中國小生的學業壓力,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侷限,使他們很容易退出體育人口的行列。

(二)高校體育教育

體育行為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最終自身也發展成為一類專門的生產或生活活動。學校體育是實施陽光體育的基礎,是實施家庭體育、社會體育的根基。雖然體力活動並不等同於體育鍛煉,但國際上普遍採用體力活動概念研究其與體質健康的關係,而體力活動的不足則是導致我國青少年體質的“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為肌肉軟,笨是指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7])的主要因素。

1.體育需求的欠缺。進入大學階段的青少年的學習與就業壓力已大為降低,按理來說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而有關空閒時間喜歡做的事情調查中,前3位依次是看電視、上網聊天或玩遊戲、聽音樂或唱歌,體育活動僅列10項中第7位;尚有23.5%的學生不喜歡體育活動。學生產生體育需求的動機包括強身健體、休閒娛樂、社會交往,以及從眾行為等,在學生對體質健康認知缺位情況下的體育課程往往成為引導的關鍵所在,令人遺憾的是,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這種引導非常有限。

2. 課外體育的不足。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張,教室、場地等成為了普遍短缺的資源,加之跨校區的教學管理,教務管理部門將一週內的不同時間都安排有課程(特別是下午的七、八節課,甚至通過壓縮課間變為一天10節制),使原本屬於課外活動的時間消失殆盡。主要或完全寄託於一周的兩次(甚至一次)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不可能達到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增強學生體質”的這一學校體育本質功能也就很難得以發揮。

三、體育教學過程改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