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改革途徑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5W

1 理論基礎

高校教育改革途徑論文

1.1人力資本理論。

該理論是學者舒爾茨創立的,他認為,教育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種重要形式,它能夠提高人的認知技能,使人具有處理不均衡狀態的能力。具體而言,教育能夠提高人的就業轉換能力和地點轉換能力,這些能力在人面對更好的職業機遇和生活地點的轉換時會起到非常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應該把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以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為出發點的教育改革,傳授大學生更多的社會需求的知識和技能。

1.2社會化理論。

該理論認為教育的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社會所需要的性格特徵。高校教育的一大任務就是讓大學生從學生化向社會化轉變,使大學生的學生思維向社會人思維轉變。簡而言之,社會化理論就是通過社會化來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

2 高校教育的問題掃描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就業困難一則是由於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不足,二則也與高校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2.1課程設定與市場需求脫節。

學校的課程設定決定著該校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就業能力。目前很多高校的課程設定不能完全與社會需求接軌,導致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在社會實踐和實際操作方面有所忽視,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2.2就業指導滯後。

很多高校忽視了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培養,例如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這一課程安排在大四講授,也就是說在學生臨近畢業了才開始進行就業指導,就業指導太滯後。此外,就業指導人員缺少專業素養,很難勝任就業指導工作。

2.3畢業生質量追蹤機制欠缺。

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的各自為政的問題,導致絕大多數高校尚未形成對畢業生的質量追蹤機制。如此高校不能及時地獲得用人單位關於畢業生質量的反饋資訊,無法得到其人才培養方案改進的依據。這樣將不利於高校提供滿足市場需要的、適銷對路的人才,不利於高校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3 以大學生就業能力為出發點的高校教育改革途徑

綜合上文對高校教育存在問題的掃描,以大學生就業能力為出發點的高校教育改革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調整課程設定與市場需求接軌。

高校課程設定應結合社會的發展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打破課程內容陳舊、課程設定單一、教學形式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例如開設符合市場要求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再如高校應根據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改革課程內容,對一些涉及社會發展急需的課程儘快補充開設。同時,高校教師應根據社會和學科發展需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調整更新授課內容,以滿足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

3.2加強就業指導。

從學生入學之初,高校就應該對其進行就業指導教育,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形成對就業的科學的、客觀的、正確的認識,並使該教育指導工作貫穿到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各個階段。讓學生面向實際,找準定位,充分把握所學專業與就業的關係,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努力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為今後的職業選擇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完善畢業生質量追蹤機制。

關鍵是要打破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各自為政的現象,建立學校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使高校能及時獲得用人單位關於畢業生質量的反饋資訊,得到其人才培養方案改進的依據。這樣高校就能培養更多的滿足市場需要的、適銷對路的人才,同時也能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在以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為出發點的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上應充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一大批創新型、競爭型、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