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對地方性院校大學英語教材改革的初步設想

才智咖 人氣:2.97W
談對地方性院校大學英語教材改革的初步設想
   論文關鍵詞: 地方性院校  大學  教材  改革

論文摘 要: 地方性院校要想進一步提高大學質量,就得對其大學英語教材進行改革。改革的具體舉措除了向外面徵訂優秀的新版的教材外,也可嘗試自編或改編教材,這對教與學都是有價值的。自編教材除了要注意一些大的基本原則外,尤其要照顧到學生的原有英語水平、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一、地方性院校大學英語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的靈魂。對於具體的院校而言,大學英語教材改革就是一個需要具體分析的具體問題。地方性院校編寫一些適合自身特點的大學英語教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為從上徵訂的教材雖有許多優點,但也有許多不足。比如,對於以“地方性,性,師範性”為辦學定位、以“辦特色之校,育特質之才”為辦學理念的貴州凱里學院來說,市面上就不可能有為其“量身定做”的現成教材。市面上的教材一是內容太多,使用者們難以消化;二是體例設計難以滿足地方院校大部分學生的需要,難以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英國學家哈默(Harmer1983)曾經說過,評判教材的依據和前提是看它是否能夠滿足學習者的需求。[1]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院校教師們對自己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目的、興趣、習慣和方式都有較充分的瞭解,在選編課文時他們更方便注重材料的針對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教材生動有趣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院校中也不乏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教授、副教授以及研究生畢業的中青年教師,大家分工合作,統籌協調,齊心編寫適合自己院校的大學英語教材並非不可能。
   二、關於自編教材
   我們的自編教材除了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外,還要注意幾條大的原則,比如教材要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理念,教材要有利於任務型教學法實施,教材應該立體化、教案化等等。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要體現足夠的實用性。2004年部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資訊交流”。[2]幾十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學了的沒用,要用的沒有學”,導致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另外,缺乏英語真實,授課班級學生人數過多,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師生比例嚴重失調,總體缺乏理論等都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特殊現實。那麼在自編教材中如何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呢?
首先,可以嘗試為不同專業編寫(包括改編)不同的教材。縱觀我國各級英語教材,中學階段就已經基本覆蓋了常用的語法知識點。到了大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中學內容的重複。而大學裡面的大學英語教材,就選材、體例等方面來說,和大學英語專業教材也沒有什麼明顯差別,相當於學生們在不同級別不同階段中都在“原地踏步”,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都大同小異。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認為在邁向專門用途英語學習之前有必要先打好語言基礎,以避免日後的囫圇吞棗。但是近些年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大學階段直接結合專業知識來學習英語不但是可行的`,避免了中學內容的簡單重複,而且是效益更好。他們呼籲編寫更多的適合不同型別、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的大學英語教材,即又回到1985年前的做法。當然這種分門別類不是出於一種形式主義,而是基於現階段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做出的務實的調整,即把不同專業不同學習階段和不同的學生水平納入到教材的編寫構思中。筆者認為這在當前很多老師在面對大學英語教學時都感到很艱難的情形下至少值得做實驗。蔡基剛和唐敏(2008)提出了開發四種不同型別的教材的設想,[1]可供地方院校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工作者參考。對於那些仍以打基礎為目的的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他們主張還是沿用傳統的結構主義教材,以便為學生們打好語言知識和技能基礎。對於那些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英語基礎已經比較紮實的學生,他們建議為其編寫任務交際型教材。當然這兩種型別的教材不是截然分開的。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語言能力的提高和語言基礎的鞏固要適當結合,只是各有側重。他們所說的第三種教材是文理分科教材,就是按內容題材編寫的教材,如文科教材可以是、、教育、、、方面的題材;理科是、、環境、生物、航天、資訊方面的題材;可以是衛生、疾病、日常護理這方面的題材等等。這是一種可謂“一石擊二鳥”式的通過知識的學習來提高語言水平的思路,讓學習者在內容的引領中“不知不覺”地夯實了語言基礎。還有就是專門用途教材,即在第三種教材的基礎上將內容進一步專業化。“在通過接近專業知識的學習的同時,繼續學習語言,繼續擴大詞彙量,提高語言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