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的功能和存在的問題

才智咖 人氣:9.56K

現當代文學畢業論文怎麼寫,小編為你提供一篇關於網路文學的功能和存在的問題的範文,作為您的參考,希望您喜歡!


網路技術的發展,顛覆了傳統文學的存在方式。網路文學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網路文學應該尋求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 網路文學的特點 人類文學經歷了矇昧時代的“口頭說唱文學”和農耕與工業文明時代的“書寫印刷文學”之後,終於被技術的戰車帶進了它的第三個歷史嬗變期——數字媒介文學或曰網路文學階

段。

1.網路文學是什麼:虛擬世界的狂歡

網路文學,指以網際網路為展示平臺和傳播媒介,藉助超文字連結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字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其中,以網路原創作品為主。

戴維·哈維在《後現代的狀況》中談論到一些關於網路文學的關鍵詞,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網路文學:“分裂與混亂”、“不連續”、“對元敘事的懷疑”、“承認分裂、多元論與他者聲音和他者世界的本真性”、“拼貼和蒙太奇”話語形式、“一系列純粹的和無關聯的現在”、“事物在時間上的秩序的崩潰”、“各種價值和信念中的歷史連續性的喪失”、“喪失短暫性和追求瞬間衝擊力的另外一面是相應地喪失深度”。①在網路文學裡面似乎都可以看到這些語彙的影子。

2.網路文學幹什麼:娛己和娛人

網路寫手寧財神在回答寫作目的時說:“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而寫,為寫而寫,為了練打字而寫,為了騙取美眉的歡心而寫。”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當今社會是一個讀圖時代和視覺消費時代,比起文字的厚重、藝術和意義的抽象,讀者似乎更傾向於選擇感官滿足、視像消費和圖文欣賞的快感。在這個新媒體擠兌舊媒體的時代,曾經是非常神聖的文字表意,失去的不僅僅是閱讀市場,還有更寶貴的文字的靈韻。影象氾濫,讀圖帶來思想收縮和思考鈍化,還有影象背後隱藏的意義危機和日漸萎縮的對現實的反省和批判意識。藝術至上的追求被現代技術的複製性、消費性文化工業所取代,社會的文化認同在淡化文字表意的`同時,不經意地放棄神聖、淡化精神和消解經典,在影象的誘惑中轉向感性、物質和身體。

網路文學自誕生起,似乎就同娛樂性和商業性脫不了干係。網路文學作品大多文字結構單一、內容格調低下、語言粗糙直白,許多網路文學缺乏審美品格和精神內涵,這已經成為阻礙網路文學發展的一個瓶頸。

3.網路文學寫什麼:數字化生存的全民書寫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錄》中曾經想象過“著書癖”時代的到來,所有人都拿起筆,世界淹沒在字與詞的海洋中。尼葛洛龐帝也說過,人人都能成

為藝術家。

網路的普及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似乎實現了人人都可以是作家的夢想。大量的言情、軍事、玄幻等大眾題材的文學作品撲面而來,在一定程度上也給當今快節奏生活的人們釋放了精神壓力。

人人都可以拿起筆來,網路上湧現出一批良莠不齊的文學作品,圖片遮蔽了文字,遊戲取代了閱讀,娛樂替代了思考,網路閱讀表層化,快餐文化走向氾濫與無度。全民都可以是藝術家造成的一個現象就是:眾多網路寫手不再關注文學背後的東西,不在乎倫理道德,不在乎一個作家應該有的良心與文學操守。有的網路文學作品,還以醜為美,以錯別字、惡搞為個性的張揚。

網路文學的價值

誠然,若與傳統的紙質文學相比,網路文學還相當幼稚。網路文學目前尚處在自發、隨意的階段,但不少網路文學作者認為,當網路成為人們更習慣和熟悉的媒體時,網路文學將成為文學流通的重要方式。

網路文學弱化了傳統文學的功能,比如社會功能、道德教化功能、認識啟蒙功能、審美功能等。載體的變化也使得那些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書刊,例如歷史書刊之類,失去了其本身的文物價值、藝術價值甚至是科技價值等多重價值。同時,強化了網路文學自身新的功能,如自娛娛人的文化消費、休閒娛樂功能,慾望宣洩與滿足等。有人總結了網路文學的三點價值所在:

1.新書寫方式的誕生。網路文學以全民書寫的方式,模糊了文學原有的邊界,衝破了傳統文學的樊籬,拓展了文學自身內部的容量和限度,擴大了文學的影響力。

2.新閱讀形態的形成。網路媒體改變了人們觀看和閱讀世界的方式,一方面,網路文學往往以新潮的言語方式、豐富的想象力或可讀性極強的故事情節取勝,能夠根據當代人的精神理想和現實追求,使自身符合平民化的審美要求;另一方面,新型讀者更多追求的是通過藉助於電子螢幕的“看”這樣一種便捷直觀的方式,達到自我認知與精神享受的目的。

3.新批評空間的開拓。網路時代的文學寫作還有一個新的特質,那就是批評的即時性、多樣性和交流反饋的互動性增強。網路文學為整個當代文學的發展程序,提供了諸多的可能性。 網路文學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看到網路文學的價值所在時,也不能盲目樂觀,應看到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網路文學內容的低俗性、文學審美感的缺失、倫理道德的喪失等。網路文學作品藉助現代數字媒介,更應關注現實題材,以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感為內容,這樣,網路文學才能走得更遠。新的閱讀形態對傳統

的傳播也是一種肢解,正如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談到的“創造了後現代性的,正是文化的視覺危機,而不是其文字性,而越是視覺性的文化,就越是後現代性的。”②而所謂的後現代主義,它本身就是指一種斷裂的、碎片化的文化。

2.網路寫手生存狀態堪憂。前不久,25歲的網路女寫手“青鋆”溘然病逝,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據一家旗下擁有多家文學網站的網路公司統計,目前我國文學原創網站約有100家,網路寫手數十萬人,且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加入這個市場逐步擴大的行業。業內人士說,因為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網路寫手是吃“青春飯”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35歲,超過40歲的寫手幾乎沒有。根據記者的調查,網路寫手們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甚至是艱難度日。這不禁讓人反思,科技在為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給個體生命帶來的是福音還是被奴役的命運?

3.網路文學批評薄弱。網路文學批評應加強理性色彩,文學評論家張炯說,在“灌水式”和“板磚式”的娛樂化批評之外,網路文學批評的文字既要深入淺出,讓讀者接受,又要不失理性和深度,從而形成對網路文學的作者和讀者的雙重影響,構建作品、閱讀與批評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網路文學的健康發展。

註釋:

①【英】戴維·哈維著,周憲 許鈞譯:《後現代的狀況》,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81頁

②【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著,倪偉譯:《視覺文化導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頁

網路文學的功能和存在的問題
TAGS:網路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