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的豐富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W

 摘要本文介紹了數字技術與電視畫面藝術的相互關係,從虛擬現實、畫面構圖、互動性等三方面闡述了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的豐富。

淺析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的豐富論文

關鍵詞 數字技術 電視畫面藝術

作為視聽藝術的電視藝術,電視畫面藝術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不斷推動著電視畫面藝術向前發展。數字技術為電視創作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自由表達的可能性,在這個綜合性的視聽藝術領域中,數字技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對電視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變革。特別是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的變革更為深刻。

一、數字技術與電視畫面藝術概論

技術與藝術相互作用的爭論由來已久,有人認為科學追求是嚴,藝術的追求是美,一個是理性的演繹,另一個是靈感的發揮,二者之間少有共同之處。然而正如丹納所說:“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是因為他慣於辨別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特色;別人只是見到部分,他卻能見到全體,還抓住它的精神。”這同科學家的精神本質何其相似。另一方面,藝術的表現方法離不開技術的發展,如果沒有慢幹型顏料的出現,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就難以表現細膩的色調,如果是沒有書寫工具的發明,作家就難以寫出長達幾十萬字的小說,如果沒有樂器,音樂家就不會有流芳百世的樂曲,如果沒有照相機,攝影藝術也就無從談起。

數字技術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產生了多樣的表現形式,在電視領域這樣的情況尤為明顯。可以說正是數字技術的推動了電視畫面藝術的不斷前進。藝術行為一直貫穿在人類歷史的每一個環節,並且隨著時代和文明的發展,在不斷的尋找更合適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創造更符合人類社會發展需要的藝術品。作為目前人類接觸最為廣泛的電視,數字技術與電視畫面藝術的結合正在創造最新最鮮活的藝術品。

二、數字技術豐富電視畫面藝術

1. 數字技術在電視節目製作中的應用

電視節目製作中數字技術主要可以用於處理實拍畫面、合成數字影像和構建全數字虛擬影像。主要包括對前期拍攝的畫面進行後期處理,調整畫面的色度、亮度、飽和度、對比度等,對畫面中的物件虛化、馬賽克、放大、醒目提示、遮擋、變速、定格、套邊、切割、合併等處理。合成數字影像。利用多個軌道畫面的疊加、切換、摳像,來合成新的電視畫面,創造出新的藝術效果。全數字虛擬影像。用二維和三維以及用鐳射掃描器和動作感測器生成虛擬的數字角色製作出全虛擬人物,或製作虛擬演播室等數字背景。

具體來說,數字技術可以應用到片頭、標識logo,廣告、宣傳片,紀錄片、科教片、電視劇等各種型別的電視畫面中。

2. 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的影響

(1)技術與藝術的相互作用

數字化的電視畫面藝術的產生源於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藝術既要與技術進步保持持續的對話,又要對技術進行清醒地批判。藝術一方面依賴技術而存在,另一方面批判技術並超越技術的藩籬而發展。正如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先生所闡明的:“藝術,使用創新的手法去喚醒每個人的遺失或潛意識中深藏得感情。情感越珍貴,喚起越強烈,反響越普遍,藝術越優秀。科學,是對自然界現象進行新的準確地觀察和抽象,這種抽象地總結就是自然定律,定律的闡述越簡單,應用越廣泛,科學就越深刻。所以,科學和藝術的共同結合就是人的創造力,它們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及性,它們事實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這樣的一枚‘硬幣’就代表了文化”。數字化的電視畫面藝術就是技術和藝術結合的產物,人類藝術成就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增添了新的內容。

(2)數字技術豐富電視畫面藝術的方式

①虛擬現實的時空

數字技術提供了虛擬現實的技術,應用這些技術電視可以模擬現實、重現歷史、創造現實。從美學上考察,數字電視畫面與現實的本質關係無外乎“虛擬現實主義”和“虛擬非現實主義”。

傳統的影視藝術是建立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之上的。其核心是“以現實反映現實”。即使是一個假造的現實(舞臺化的布影、攝影棚裡的佈景、特製的特技模型)它也必須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

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帶來的電視畫面藝術的典型樣式則應當是“虛擬美學”。如尼葛洛龐帝所說“虛擬實在能使人造事物像真事物一樣逼真,甚至比真實事物還要逼真。”全數字虛擬的技術為電視畫面藝術工作者提供了更為開放的創作空間,數字技術為人類無邊的想象插上了可以飛翔的翅膀。

數字化非線性編輯不斷進入電視行業。影像經過數字化技術的處理,在螢幕上變得“為所欲為”。有趣的是,人(在電影電視中)越來越把真實世界和虛擬的世界混為一談了,已經難以判斷什麼是真實的世界,什麼是虛擬的世界了。

②數字電視畫面的構圖語言

電視畫面構圖“一般有靜態性構圖、動態性構圖和綜合性構圖三種”。靜態構圖景別的兩極得到擴張。大到宇宙萬物,小到微觀世界,憑藉數字技術媒介,都能展現無遺。靜態構圖中用數字技術製作的字幕、圖形、圖表、地圖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再現手段。這些數字畫面不僅能提高電視畫面的資訊容量,而且製作精良的數字字幕、圖形等本身就成為了觀看的樂趣之一。

動態性構圖加強電視畫面的節奏感,速度感。數字技術提供了更為多樣的方法制作對比強烈、變化明顯、節奏快速的電視畫面。這種快節奏同對也適應與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同步的心理節奏。畫面旋轉、翻轉、移動、切換,視點多變,構圖多變,增強電視節目的視覺效果。

數字電視畫面的綜合構圖動勢效果極為強烈。綜合使用了數字後期編輯技術和前期的拍攝技術。視線、視點運動的綜合運動構圖是審美活動的一種新的方式,它可以使景別、方位及畫面空間都具有美感。綜合運動決非是隨心所欲的事情,和其它形態一樣,它應當是在立意的基礎上,對所有表現物件進行選擇、組織、加工、捕捉而突出其表意和審美效能的結果。

③增加了電視畫面藝術的互動性

如果藝術品有了互動性,那將是對人類集千百年之精髓所創造的傳統藝術產生具有革命意義的衝擊。

數字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電視的互動成為可能,超女的冠亞軍名次是大眾通過簡訊投票而產生的,讓觀眾有了充分參與感,互動性的方式提供給觀眾一種全新的觀看電視的體驗。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互動性”對觀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使得電視畫面製作變得更普及,電視話語權也發生了變更。電視臺越來越重視由大眾來提供電視素材,很多電視新聞的現場畫面都是大眾用DV甚至手機拍攝的。

觀眾已經不是原來的單向接受者,他們提供電視畫面,參與節目製作,並在觀看中得到新鮮的觀看體驗。敏感的電視臺開始有意識的提高電視的互動性。邀請觀眾作為主持人、增加觀眾參與環節,如電話、簡訊等。

隨著技術的進步觀眾的參與程度將進一步提高,數字電視將提供觀眾更多的互動手段,虛擬人物的形象設計、動作編排、故事情節走向等環節都會有越來越多觀眾介入其中。觀眾將更全面的參與到節目的'設計、製作、播出等整個過程中,電視畫面藝術的互動性也會成為電視的必要屬性。

④多種媒介整合電視畫面藝術

藝術的發展不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種藝術形式或流派的過程,而是一個疊加整合的程序。它歷時性地先後出現了不同的藝術品類,諸如攝影、電影、影像藝術、電腦藝術、網路藝術、多媒體;隨著新技術發展的廣泛性和滲透性越來越強,各種新媒體藝術門類日趨走向綜合。當一種新的媒介出現的時候,它不可能作為承載藝術的單獨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原有介質的特質,然後融合在自己的藝術表現方式中,以一種“相容幷包、合而不同”的精神,創造出自己的獨特視覺和美學特徵。

電視畫面藝術以前所未有的包容性,融合從古至今所有的視覺藝術品種與一體,數字技術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世紀之初,Man Ray就說過,“我拍攝那些我不想畫的東西,畫那些我不想拍攝的東西。”電視畫面藝術多元化混用各種媒介,包括即時的現場影像、計算機合成影像、三維虛擬影像、手繪動畫影像、電子技術的純抽象影像等。它幾乎包含了藝術製作中所有的媒介手段。

在新媒體藝術工作者的創造中,同一空間中的多個視訊螢幕在結構上的並列,包括視訊、雕塑以及環境、現成品裝置的使用、音樂和多媒體的混合。這樣的作品也建立在數字技術發展的平臺上,將電視畫面藝術看成表達的一種方式融入整體的作品之中。

⑤電視畫面藝術的美學特徵

電視畫面藝術有其特有的美學特徵,它結合了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美學特徵。非物質性的虛擬存在、影象化的思維方式、拼貼及超文字的非線性表現方式、即時性未完成式美感、線上空間的互動性審美、遊戲世界的快樂審美、觀念性個性地表達、批判既而超越的藝術精神、多媒體的整合並用等特徵使其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向我們不斷演繹數字化時代的後審美主義藝術圖景,也在不斷促進藝術觀念的革新。電視畫面藝術徹底改變了人的視覺、思維、行為和認識方式,它的全面普即將導致以文字和平面圖像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態讓位於以多媒體為基本形態的影像文化。我們可能會對這個社會是否景觀社會或者模擬社會有所懷疑,但不可質疑的是,這是個“螢幕的社會”(a society of the screen)。

三、結束語

數字技術為電視創作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表現方式,拓展了電視畫面藝術的表現力,豐富了電視畫面,還改變了電視畫面藝術的創作觀念。更重要的是數字技術帶來了高清晰度和現場感以及強烈的視覺衝擊,為觀眾帶去了全新的視覺體驗,改變了人們接受資訊的方式。總之,數字技術與電視畫面藝術的聯姻豐富了視覺藝術的內涵和外延,尤其對電視畫面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數字技術對電視畫面藝術來說就像是人們工作中的電腦一樣,在繼承和批判兩種力量的作用下數字技術將與電視畫面藝術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開創電視創作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M] . 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 張歌東.《數字時代的電影藝術》[M].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5月

[3] Susan Photography[M] York:Delta,1973

[4]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 MIT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ngland,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