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器製造業質量管理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W

第1篇: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策略研究

我國機器製造業質量管理論文

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受到國外已開發國家的影響很大,雖然迅速建立起了製造業的基礎,但是在相應地工藝、技術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大多製造業都是由原先的手工作坊逐漸發展而成的,因此規範對其質量管理,是發展我國製造業的重要途徑和根本措施。筆者以製造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提出了加強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夠有效地改善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狀況。

1.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在我國的很多製造業都進行了ISO9000國際體系的認證,但是企業的質量管理狀況仍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製造業的質量管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其不但涉及到設計階段、生產階段,還涉及到過程監管階段、培訓提升階段、管理階段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國的製造業往往缺乏一個比較巨集觀的質量管理認識,因此在實際的質量管理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具體來說,我國的製造業質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企業服務觀念不強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比較規範的質量認證體系,但是對這個體系背後的內涵,但是我國的企業對其中的根本內涵認識卻不深刻。企業進行質量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向顧客提供更滿意、安全的產品,是為了更好地為顧客服務。這體現著以人為本的觀念,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精髓所在,但是我國的製造業卻遂於表面,並未掌握好質量管理的意義,往往質量意識、服務觀念淺薄,這就造成在實際工作中質量管理往往流於表面。

1.2管理觀念淡薄

質量管理本身是一種管理行為,管理就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但是在我國的製造業中卻為樹立相應的理念。在西方經濟文化的侵蝕下,我國的企業行為表現出很強的經濟性,管理者往往以經濟效益來論成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成熟,其中對於質量管理和規範的措施並不是非常健全,這樣就造成了了在企業的設計、生產、檢驗、考核等各個方面都缺乏質量管理理念的滲透,企業員工缺乏相關的意識,企業的眼光都侷限在眼前的利益上,而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往往有所忽略,這也造成了我國製造業發展生命週期比較短的特點。

1.3形式主義過剩

在有了質量認證體系之後,企業盲目跟風,認為只要達到了相應地標準就能證明自己企業產品的質量。這就使得大量企業生搬硬套質量認證體系的相關要求,使自身的質量達到其相關的標準,並大肆進行廣告來吹捧自己企業的質量。實際上質量認證體系的標準是產品的最低點,其本身是為了規範地對製造業產品的質量進行管理,但是很多企業卻將質量認證作為表面文章,並未對生產工藝、技術進行相應地創新和發展,這樣就使得企業的綜合實力難以提高。

1.4管理方法不當

雖然有一些企業試圖對自己產品的質量進行管理,但是採用的管理方法不當,往往達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質量管理方法已開發國家相對於我國更加成熟和完善,企業在引進相關管理方法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到其可行性,還應該考慮到過的具體國情,包括政策因素、市場因素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質量管理效果。

2.加強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的策略

2.1轉變觀念

有別於服務業,製造業的服務性並不是很強,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其都提供產品。只不過製造業提供的是切實存在的實物產品,而服務業的產品是服務本身。為了加強制造業產品的質量,首先就要從其內部矛盾著手,只有真正提升其思想觀念,才能真正地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企業要進行從上而下的觀念的滲透,在公司的制度管理上、績效管理上下功夫,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2.2深化對質量的追求

質量認證體系只是對製造業質量的一個最低的標準,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資訊獲取途徑越來越多,人們能夠獲取產品質量的途徑也相應豐富。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就需要依託於自身產品的質量和信譽,不斷在以往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企業應該進行階段性的質量提高目標,保證其能夠切實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3加強對製造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

製造企業的生產涉及到眾多的過程,其中對產量的質量影響比較大的有產品的設計環節以及產品的生產環節,現在很多企業都將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產品的生產上,通過改進企業的生產條件、施工工藝等來保證產品的質量,但是卻忽視了產品的設計環節,產品的設計為產品打下了一個藍圖,如果在設計上不能用心的話,將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2.4利用現代的管理方法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產品的生產工藝、材料供給、生產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正在不斷較少,對於產品的質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就是管理因素。一個企業的管理方法應用的好,將會使設計、生產等各個環節更加規範,避免發生什麼差錯,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證產品的質量。現在的管理方法有很多,諸如古樟樹模型、基準評價、失效模式等,只有將這些方法融入到生產製造中去,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製造企業的產品質量。

2.5加強對人員的培訓

無論是質量認證體系,還是質量管理都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體系,為了保障企業產品的質量,就需要使員工加深對這些內容的理解,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此,企業應該定期組織員工培訓加強其對於體系內容,質量管理流程的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企業產品的質量。

3.總結

製造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對於我國的'國民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就需要提高其發展水平。而產品的質量對於製造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就需要加強對製造業的質量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國製造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的質量管理策略,旨在更好地促進我國製造業的發展。

第2篇:淺談機械製造業質量管理規範化建設

1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機械製造業已逐步過渡到以銷定產的銷售模式。然而,現階段不少機械製造企業追求的目標只是自身利潤最大化,這種短期目標容易導致企業戰略和行為的“短視”。

製造企業應將企業、顧客作為利益的共同體,通過高效有序的質量管理方法和先進的製造水平,吸引、獲得、留住和發展有價值的顧客,並與其保持終身的互動協作關係,瞭解並有計劃地滿足其需求,最終與其實現雙贏。只有企業質量管理中價值鏈的每個要素都能夠取得贏利,整個價值鏈才能夠持續發展。本文詳細介紹了企業質量管理規範化的建設內容。

2質量管理規範化建設

機械行業產品製造都要經過多個工序。我們將各工序的質量按滿分100分來計算,假設共有10個工序,如果每個工序都只做到99%的質量,那麼最終成品的質量就是99%的10次方為90%,得出產品質量為90分。也就是說,工序越多,對產品的最終質量影響越大,只有所有工序都做到滿分,最終的產品才能達到質量100%的效果。而如何使每個工序都是滿分,就成為現代機械製造企業質量管理的首要方向和目標。

2.1體系建設

工序作業時,有很多因素會對質量產生影響,包括人員技能、操作方法、裝置工具、原材料、環境等。要使這些影響因素都能滿足質量需求,需要建立標準化的作業要求,也就是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應詳細介紹各工序操作步驟,並明確人員的技能要求、裝置的操作要求、材料的規範要求及環境條件要求,以保證各工序的產品質量。

作業指導書遵循“規範、切實、可行”的原則,一般由熟知該工序的技術人員編寫,也可由操作者編寫。編寫過程中應結合人員、裝置、材料、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實事求是,以生產出最佳產品為目標,為操作者提供可靠、可行的參考檔案,並經過公司技術主管審批後釋出實施,成為體系檔案。

2.2嚴格實施

合格、有效的體系檔案建立完成後,執行就成為當務之急。為保證作業指導書的實施,從公司高層領導開始,就應有嚴格執行落實的態度和意識,並要將這種意識傳遞至生產線每位員工。而技術管理人員應大力推廣作業指導書執行規範,加強現場巡查,指導操作者,發現未按要求執行的,嚴厲制止,必要時應採取一些考核措施,讓每個人都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當大家都能夠按照要求做好每一個細節的時候,“優質品”的時代就來臨了。

2.3檢驗

為保證每個工序都是合格的,應對每個工序結果進行檢驗,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檢驗標準。檢驗標準要結合操作過程,涵蓋每一個細節,應經受得住推敲及考驗。這個標準也應傳遞給每位操作人員,使其在生產過程中時刻警惕。

2.4不合格品控制

製造過程中總是會產生一些不合格品,為確保不合格品得到識別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非預期的使用,需要制定一套處理不合格品的有效制度,規定不合格品處理的職責和許可權。

制度應包括:(1)發現不合格品的過程和標準,以便更精準的發現不合格品,避免遺漏;(2)不合格品的評審許可權,針對不合格品的分類制定不同的評審許可權,提高工作效率;(3)明確不合格品的處理方法,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2.5糾正措施

不合格品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終處理結果都是使其得到有效控制並杜絕不合格的再次發生。首先找到不合格產生的根本原因,從人、機、料、法、環等多方面因素加以考慮,然後針對這些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並加以驗證,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

2.6最終檢驗

為保證最終產品質量合格,應由規範的檢測機構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檢驗,此時檢驗標準應以顧客要求為依據,並出具規範的檢測報告。

2.7售後服務

售後服務是處理顧客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的渠道,優質的售後服務是保證顧客再次光臨的重要條件。每一個行業都應有售後服務的意識,如果顧客的售後問題無法得到滿意處理,那麼失去的就不只是一個

顧客。

目前,大多數機械製造企業的領導仍然存在重產品銷售、輕售後服務的觀念,這是十分可怕的。企業必須提高服務質量,增強誠信度,從而獲得更高的評價及口碑,獲取長遠發展。

3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企業發展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而顧客的要求是不斷變化的,企業要提高顧客滿意度,就必須開展持續改進活動。

持續改進是保證企業的不斷髮展的重要措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3.1體系維護

體系包括制定的各類程式、標準、作業指導書等。在生產過程中,應針對輸入、過程、輸出不斷改進,同時應保證體系檔案的不斷更新,確保與實際一致。同時,這些改進與更新必須以滿足顧客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為根本。

3.2顧客滿意度調查

顧客滿意是指顧客對其需求或期望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滿意度是顧客滿足情況的反饋。顧客滿意度可從已交付產品質量報告、顧客意見調查、顧客讚揚、索賠和經銷商報告等渠道獲得。通過顧客滿意度收集分析,確定企業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從而改善、提高顧客滿意度。

3.3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是指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趨向不合格所採取的措施。企業在開展預防措施時,首先,應明確潛在不合格的發現途徑,收集各類質量引數,確定潛在不合格的來源;其次,運用先進的測量分析工具進行分析,如FAME表、MINITAB等,找出潛在或趨向的不合格;最後,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杜絕這些不合格的再次發生。

4檔案及記錄

4.1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是指對檔案的編制、評審、批准、發放、使用、更新、再次批准、標識、回收和處置等全過程活動的控制,目的是確保檔案使用的有效性、時效性及合法性。

4.2記錄管理

記錄是一種特殊型別的檔案,是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檔案。記錄為產品符合要求和過程有效提供證據,在有需要的時候實現可追溯性,記錄中的資訊和資料成為持續改進的輸入。因此,保證記錄的及時、完整、及準確性是企業質量管理規範化執行的重要體現。

5結語

機械製造企業要建設規範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採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持續改進,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