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

才智咖 人氣:2.21W

摘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低效克斥於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中,探索解決有效教學問題刻不容緩.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加以靈活變通,做到教與學的統一,主導與主體統一,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有效教學

長期以來,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普遍採用著“上課教條條,下課背條條,練習抄條條,考試考條條”為特徵的“應考型”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也累~道德停留於口頭,品德停留在筆頭”,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越來越差,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其結果是教師沒有因教而獲得有效的發展與提升,學生沒有因學而獲得有效的成長和發展,學校也沒有因教學而獲得有效發展。

可以說低效的課堂充斥於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因此,探索和解決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的問題刻不容緩。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和落腳點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全面的發展。它不在於教師講了什麼、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學了什麼、學了多少。

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不分難易繁簡,所有知識點都要講解,這樣的教學就不是有效教學;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通過學生反覆做題、反覆練習,甚至是過度練習來獲取知識,這種千錘百煉式的學習方式雖然也能產生一定的有效性,但這種學習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有效學習,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有效學習。總之,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真正的'有效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探究相關學科的知識原理並以所學的知識原理為工具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它要求學生在向老師“拿來”的過程中自己要有所“生成”。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兩個方面考慮

有效教學,其實簡單點理鰓就是教師有效教和學生有效學,而這兩方面又是相互促進的,無論忽略了哪一方面,教學的效果都會降低,基於這一認識,筆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與學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教師:更新觀念,發揮指導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活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必要的講解、引導和適時的點撥是必要的。但如果把教師的角色無限放大,危害十分嚴重。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與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自身職能,該管的管好,該放的放手,不該管的堅決不管。在知識原理的講解上,繁難部分多講、精講,簡易部分少講或不講,切實做到抓大放小,“能放手時且放手”。例如《生活與哲學》“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這一知識點時,重點講解三個基礎、三個特徵。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講課是需藉助一些技巧,如重複、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在‘生活與哲學》中的物質概念時重點強調“能”、“客觀實在”,學生一聽,就知道這兩個詞應注意。

其次,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習的有效性主要依靠學生自己的主動性,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切實轉變學生偏見和學習態度,逐步引導學生走出對政治課的認識誤區,這就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意向和興趣、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做到這些,要求教師立足“學情”,精選背景材料,巧妙構思問題,將教學目標問題化,達到引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和熱情的目的。

精選什麼樣的材料,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是關鍵。作為教學起點的材料,既要緊扣教材重、難點,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定的問題必須是具有“導學”功能的問題,既能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鑽研教材,又能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為此,我們藉助民間故事、詩詞歌賦、名言警句、時事政治等素材,運用演繹設疑、歸納設疑、擴充套件設疑、發散設疑、辨析設疑、層進設疑、反向設疑等方法,引導學生入課,喚起求知熱情。例如,《經濟生活》中“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中,在該課的教學中,可先以交流的方式問問學生的理想,將來想從事的工作,從而激發興趣。再如,在講授《政治生活》“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內容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三位公眾人物的肖像:布什、布朗、溫。然後設問:“你認識照片上的人物嗎?能分別說出他們的姓名、國籍和職位嗎?”再問:“他們都是昕在國家的政府首腦,為什麼其職務稱謂會不同呢?”(因為各自所在國家的政體不同)再深問:“為什麼世界各國會有不同的政體呢?”這樣,藉助時政圖片材料,配以層進式提問,引發了學生求知的興趣,開啟了學生思維,從而順利切入課題。

2.學生:積極參與,發揮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程的主體,所以高中政治課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動起來、活起來。應把握以下幾點:

要精講多議。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要少一些,內容要精一些。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去閱讀、思考、討論、練習。

其次,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如政治辯論會,在講解“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構成”這一知識點時,有的學生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成分越多越好,還有一部分同學則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應該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兩組學生經過激烈辯論後,問題最終得以解決。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舉辦政治知識競賽,上網遊覽,介紹並評論國內、外大事等等這些豐富多彩而又貼近生活的課堂教學,不再像過去那樣單調,刻板,從而使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

精講多練。對於重點難點知識,除了多議,還應多練,如《生活與哲學》中“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這一知識點,在做題中更易理解、更能鞏固。通過講解和練習,學生自己就能總結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為具體的物質形態、近代機械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