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職網路課程的優化

才智咖 人氣:1.08W

 論文摘要:隨著多媒體資訊技術、網路技術的日益普及,網路課程作為終身學習的一種有效形式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高校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路課程真正成為現實。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於網路的現代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教育領域的關注並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而我國的網路課程大部分還停留在網路課程研究的初期階段,停留在“建設”的問題上,而隨著網路課程的快速普及,如何優化與創新,發揮網路課程的實際效用,是迫切需要我們去研究的問題。為此,本文在概述網路課程學習理論以及網路課程現狀的基礎上,淺談高職網路課程的優化與創新。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資訊科技;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課程;優化
   
  一、國內外網路課程基本現狀

  國外網路課程建設起步較早,其中美國麻省理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猶他大學、華盛頓大學都有大量的網路課程資源,其中麻省理工學院截至2009年已有1800餘門優秀網路課程上網。在網路資源共享方面,美國的各個大學基本都實行開放式、統一的網路資源共享平臺,校內、校際之間的合作共享已是常態。
  綜觀國內的網路課程,主要還停留在以靜態WEB頁面展示,輔以有限的多媒體手段,欄目設定較為公式化,一般包括:教學大綱、教學錄影、教學課件、習題練習等,常用的展示方式有:文字、圖片、表格、FLASH動畫、流媒體及PPT,課程組織基本還是模仿課堂教學的線性化,沒有針對教育物件、教育目標、教學內容進行專門的設計與構思,雖然課件、習題等教學資源較全,但一般較陳舊,更新慢或基本未更新。由此可見我國的網路課程大部分處於第二代,有一些還處於第一代水平,只有一些極少數高校網路學院與廣播大學採用視訊會議系統。而隨著網路課程的快速普及,如何優化與創新,發揮網路課程的實際效用,是迫切需要我們去研究的問題。

  二、網路課程理論研究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與的互動作用過程中主動建構的內部表徵的過程。這一含義對網路課程有五點啟示:知識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因此網路課程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習的情境性,所以網路課程設計要注重情境的創設;知識的建構既包括對已有課本知識的重組,也包括對網路新資訊的意義建構;強調學習的性,即網路課程設計要提供學習者交流的平臺;強調網路資源對意義建構的重要性。
  混合學習是指各種學習方式的結合。如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結合等等。在網路課程教學中,混合學習的本質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路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它是世界遠端教育界,經過十年探索、研究、討論得出的新的認識,是國際遠端教育界關於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大提高與大轉變。

  三、制約國內網路課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

  我在我所任教的高校展開了一次針對網路課程實施效果的,參加調查的500個學生中有65%的學生認為現有的網路教學效果並不顯著,主要問題有:
  (一)建設流於形式,學生反應平淡,教學效果不佳
  (二)內容更新不及時,疏於,人氣低迷
  (三)網路課程偏於理論知識,缺乏互動交流,教學方式單一
  (四)虛擬實驗的針對性不強,對其侷限性認識不夠
  (五)課程內容講解偏離其原有目的
  (六)對學習者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七)對學生學習過程無有效監控、評價、反饋機制
  上述這些現狀和問題困擾著我國網路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高校網路課程建設的前進步伐,因些有必要對目前的網路課程進行改革,探索一條能使網路課程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其實際功效的建設之路。為此,本文在概述網路課程學習理論以及網路課程現狀的基礎上,淺談高職網路課程的優化與創新。

  四、網路課程的優化

  (一)網路課程模組的優化
  就課程型別而言,網路課程體系屬於基礎性課程、發展性課程和創造性課程。據此,網路課程的內容設計可以從3方面考慮:知識模組,發展性知識模組,創造性知識模組:基礎性知識模組主要是向學生傳遞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注重對現象、概念的解釋和定義的描述;發展性知識模組主要是對基礎性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開發學生智力;創造性知識模組是對學生更高的要求,是對學生創新效能力的培養。
  (二)網路課程技術的優化
  成功的網路課程應在技術和教學兩方面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援服務。技術環境是意義建構活動有效實施的重要支撐,它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力的認知支架,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並提供資源整合的有力環境。我們要依據認知靈活性理論,建立有效的知識建構環境,並對學習資源和任務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尤其在非良構知識領域的開放性問題的學習活動中,技術環境所提供的認知支架作用和直線式和螺旋式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是必須的。
  (三)評價方式的優化
  目前網路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以遞交作業、等待打分、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等三個階段。這種評價自身對學生的學習是和認知結構的優化和重組十分不利。網路課程的評價應該是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應能為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和下一步教學指導和管理提供必要的資訊反饋。而不同客體的評價需求也確定了評價本身應該是多維度的、多視角的、多種形式的。當前,比較有效的評價包括袋評價、小組互評、一分鐘問卷等等。而在這些評價中適當突出學生對知識獲得和認知元知識方面的評價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互動系統的優化
  有效互動的前提應該是確保資訊溝通的流暢性。根據分散式認知理論觀點,網路課程中資訊不應該主宰在某些權威人士的手中,而應該是均衡地分佈在整個學習共同體中。成功的學習應建立在協作知識建構的共同體各成員間資訊的平等分享、集體貢獻和知識獲得和自我提升的平等機會上。因此,技術和網路課程成員的任務就在於促進資訊的有效互動和積極分享以及交流傳遞,而不應有過分依賴於某個權威人士或排斥他人建立小群體的極端表現,每個成員都應有貢獻的責任和權利,而這種體現自主學習和個別化學習、協作學習三者結合的互動活動是建立在集體凝聚力的基礎之上的。
  (五)網路課程內容的優化
  課程體系首先應為網路課程的兩種型別,即圍繞學習資源組織學習活動和圍繞學習活動進行學習資源的優化整合的有效實施創造條件。因此,課程內容應包括課程教材、課外資源以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生成性知識資源三方面。課程教材指圍繞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進行嚴密組織的課程資源;課外資源包括擴充套件性的、跨學科的參考資料、權威資料和相關學習網站的連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資源主要指在網路課程中通過網路互動、交流、協作形式組織起來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們自身創造和組織起來的學習資源。當前許多網路課程注重課程教材和課外資源,忽視學生在協作互動中形成的學習資源。事實上,這些資源真正體現了學生們的意義建構過程,是學生們的大腦中的知識來源。我們能夠通過這些資源知道學生當前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甚至可以瞭解到學生的學習軌跡並檢測到認知和元認知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它將為教師確立下一個最近發展區,制定合理的任務分割和對可能脫離教學目標的活動進行實時的檢測和糾正提供重要參考。
  (六)網路課程介面的優化
  網路課程介面是學習者與網路課程系統之間進行資訊傳遞和交換的媒介,學習者通過介面向輸入資訊進行控制、查詢和操縱;課程則通過介面向用戶提供資訊以供閱讀、分析、判斷。網路課程的介面不僅影響到課程本身外觀,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引起和維持,而且對課程的可操作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介面能使網路課程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使學習者容易掌握和使用。而一個設計不當的介面,使學習者對課程產生排斥,使用不方便,導致迷航等。

  五、結束語

  總之,網路課程是一種新型的資源型別,在我國發展起步比較晚,目前的一些網路研究正處於探索階段,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而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網路課程的設計一定要考慮網路本身的特性以及學習者的目標要求,遵從網路課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來進行網路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不能盲目遵循傳統的課堂教學標準來進行教學設計。以上是筆者的一點見解。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對網路課程進行全面的研究,發揮網路教學的特色,使之更加完善。

談高職網路課程的優化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