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的成語意思及故事

才智咖 人氣:1.65W

目不識丁的意思

目不識丁的成語意思及故事

目不識丁(mùbùshídīng),指連一個字也不認得,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出自《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構成主謂結構。歷史上曾有關於目不識丁的爭議,認為丁字應為“個”字,“丁”不過是古人的訛傳;同時,歷史上也有不少關於目不識丁的故事和典故,甚至出現過目不識丁的皇帝。

目不識丁的`故事

以前,有個財主姓丁,他有一個兒子,都十多歲了,還什麼都不懂,請了好幾個先生,就是教不會。

漫畫他一個字。丁財主心裡可急壞了,一天他出榜文,聲稱若誰教會丁少爺一個字賞銀十兩。

一位老秀才見了,心想:這孩子再笨,也不至於不知道自己的姓吧?況且,這個“丁”字筆畫簡單,又好寫,又好認,我怎麼會教不會他一個“丁”字呢?於是,他便揭了榜。

到了財主家後,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爺學習“丁”字,一晃就過了九天,丁財主要考丁少爺。老秀才怕丁少爺忘了,特意準備了一個釘子,讓少爺拿著,說:“萬一忘了,看看手裡的東西,就想起來了,懂嗎?”少爺點了點頭。

秀才領著少爺去見丁財主,寫了一個“丁”字說:“小少爺,這個字怎麼念?”

誰知少爺看了半晌,還是想不起這是個啥字。秀才趕緊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麼東西”?

少爺低頭一看,說:“一根鐵棒棒。”

秀才一聽,氣得直跺腳:“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識‘丁'不要緊,我的十兩銀子可完了。”

從此,“目不識丁”這名俗語便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