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焦慮應如何消除

才智咖 人氣:1.34W

兒童心理焦慮該怎麼消除呢,焦慮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坐預計到對自朝心有一種潛在的威脅或由於某種情境距人發生內心衝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不安狀態。幼兒的焦慮主要是伯失去母親的保護和愛撫自己的願望和家庭、社會的規範發生衝突,怕自己不為同伴所接受,以及被迫對自己試著要做的事感到內疚等等原因引起的。

兒童心理焦慮應如何消除

兒童心理焦慮產生的原因

兒童焦慮症多半是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父母都在孩子的培養教育上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愛心。在生活中他們對孩子極盡溺愛,在學習上他們也肯於增加智力投資。然而他們卻常常忽視了兒童的心理保健。為了使孩子早日成才,多數家長都對孩子的學習緊抓不捨,讓孩子參加很多課外輔導班。家長的這種態度會使孩子的情緒高度緊張,很多孩子都害怕考試得不到滿分而遭到家長的訓斥。有的孩子在考試前因精神緊張而整夜睡不好覺。有的孩子在考場上頭昏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無法發揮正常的水平。而孩子的考試成績一旦不能使家長滿意,家長又會對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這種周而復始的惡性迴圈,給孩子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負荷,以致使孩子過早地產生了焦慮情緒。

兒童焦慮症的原因

1、爸爸媽媽有焦慮症,孩子進行模仿。

2、爸爸媽媽對某些危險估計太高,因此,常常會給子女一些多餘的勸告、威脅、禁令等,使孩子整天焦慮不安。

3、爸爸媽媽視子女為自己的`“知心人”,並向他訴說許多家中的經濟問題、婚姻問題等,而一個年幼的孩子是無法理解這些複雜的問題的,在這種矛盾重重的處境下,孩子容易產生焦慮。

4、爸爸媽媽太苛求,對孩子做的任何事情,總是表示不夠滿意,反覆提出要求做得更好一些,而這些高標準的要求常常超過孩子的實際能力,孩子逐漸對自己也覺得不滿意,對自己不能實現預期的要求出現焦慮反應。

5、爸爸媽媽對孩子過度地放縱,也可導致焦慮症。沒有一定的限制,孩子常常不知道他們活動自由的界限究竟在哪裡;外界環境對他們的行為沒有什麼要求,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努力去提高,也會出現焦慮情緒。

6、經常或強烈地遭到懲罰。

因為懲罰常常是受到其他人的否定或排斥,使孩子感到害怕。當他不能完成預期的任務時,對將要受到的懲罰會感到十分焦慮。

總之,不良的環境,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導致或加重孩子焦慮的重要原因。

兒童焦慮症的型別

障礙,做惡夢、講夢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及多汗、頭昏、乏力等身心症狀。兒童心理焦慮症主要有以下幾種:

素質性焦慮

這類兒童的神經系統往往發育不健全或受到損傷,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反應過於敏感。有的則是父母本身具有焦慮的表現,給孩子“模仿性”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焦慮表現出焦慮的反應,造成惡性迴圈。

境遇性焦慮

境遇突發性事件,如父母突然死亡、離異、意外事故、災害等,兒童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擔心災害再次降臨頭上,惶惶然不可終日。但這類兒童的症狀隨著時間的遷延往往會自然消失。

分離性焦慮

當與親屬特別是與母親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獨生子女的父母出差,孩子既擔心父母,也害怕獨自一個人留在家裡,一個人睡覺,心煩意亂,無心學習。

期待性焦慮

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怕達不到家長預期的要求、受責怪而焦慮不安。另一方面,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課程的設計、作業的佈置超越了兒童的承受能力,兒童擔心完成不了老師安排的任務而受懲罰,從而表現出緊張、焦慮、不安。

環境性焦慮

有些常鬧糾紛的家庭,長輩們把孩子作為傾訴自己心中不滿的知心人,向孩子訴苦。在這種矛盾重重的環境中,孩子易於產生焦慮情緒。

針對這些引起焦慮的原因,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幫助兒童消除焦慮心理:

1、提供愛和關心、支援,幫助幼兒處理矛盾。

如儘量不用或少用懲罰的手段對待兒童的過錯,以正面教育為主;支援兒童的獨立活動,鼓勵、維護他的獨立性;幫助兒童正確處理願望和規則的衝突。

2、滿足兒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援他們為實現這種合理需要的行為。

當兒童在行動上受到挫折時,要予以鼓勵,並幫助他們消除顧慮,克服困難。

3、鼓勵獨立性和創造性。

迴避會引起兒童仔疑、羞恥、內疚的行動。對兒童不成熟的行動、言論要耐心指導,而又不包辦代替。

利用上面所介紹的這些方法,對幫助緩解兒童焦慮症,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作為父母,更應該注重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需要父母正確健康的指導和教育,這樣才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兒童焦慮怎麼辦

1、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應該看到,孩子準備考試已投入了很多,即使達不到理想的成績,只要盡力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孩子嘮嘮叨叨,嘲諷挖苦,或者板著臉不搭理,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壓抑,或是出於逆反心理而對抗,加重孩子的焦慮。

2、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整體素質的基礎,是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薰陶。要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豁達、活潑、開朗的人,家庭環境一定要整潔、樸實、條理、明快;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

3、積極的引導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在孩子入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有很多小夥伴在一起玩遊戲,老師阿姨還會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學本領,使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好印象,並且產生嚮往與期待。

4、降低親子依戀強度並形成新的依戀關係:因為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了不安全感。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誇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遊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

TAGS: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