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特點

才智咖 人氣:1.64W

一、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特點

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特點

1.對未知事物的彷徨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國小才是我國初等教育的開端,是幼兒正式接受系統教育的第一階段。因此,對於幼兒來說,步入國小殿堂是一件未知的事情,是一件幼兒從未親身經歷的事情。

同時,國小相比於幼兒園,其內部管理的要求更加苛刻,對幼兒的日常行為、意識和思想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與限制。換言之,幼兒進入國小之後就必須接受更加嚴厲的監管,不能享受到幼兒園中的美好時光,代表著幼兒正式開始接受系統的教育。

因此,對於大部分幼兒而言,進入國小有著一定的壓迫感。這種壓迫感不但來源於幼兒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也是因為幼兒必須要離開家長隨時的守護,需要幼兒擁有一定的獨立能力。

在這種背景下,大部分幼兒在幼小銜接期中容易產生彷徨、無助的心理,通常表現為沉默和惶恐,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幼兒的人生閱歷較淺,導致幼兒的認知出現盲點。

2.過於興奮

一方面,部分幼兒在幼小銜接期中的心理特點表現為過於興奮。一方面,部分幼兒對即將到來的國小生活充滿了憧憬,早已在幼兒園教育中幻想自己背上書包成為一名國小生,這是幼兒對自己即將正式進入國小殿堂的一種興奮。

另一方面,部分生性活潑的幼兒,其性格較為開朗,喜歡與更多的幼兒交流,喜好結識新的朋友。進入國小殿堂,意味著幼兒能與更多的學生成為朋友,能獲得更多的友誼,而這也是大部分家長及幼師在幼小銜接期對幼兒灌輸的理念。在這種背景下,幼兒對即將開始的國小生涯有著極大的振奮感,表現出過於興奮的心理特點。

但是,這種興奮點如果不得以制止就容易導致幼兒在真正開始國小生活後難以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在現實與理想的劇烈衝擊下,幼兒的心理容易崩潰,導致幼兒無法快速適應國小生活,這也是幼小銜接期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

二、幼小銜接期幼兒心理特點的解決對策

1.加強對幼兒的關注與呵護

從根本上講,幼兒在幼小銜接期產生的心理特點是一種意識和精神層面的心理活動,要解決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快速適應國小環境,就需要家長以及教師共同的努力,必須要加強對幼兒的關注與呵護。

更進一步說,即將離開父母的保護而進入國小,這是幼兒對國小生活產生恐慌心理的主要原因。只有家長與教師對幼兒進行更有效的關注,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懷與呵護,才能讓幼兒感受到溫暖,並帶著愛的力量去面對心中的惶恐,並克服這種負面的情緒和心理。

這就需要家長與教師加強溝通與聯絡。一方面,家長需要及時給教師彙報幼兒在家中的具體表現,並在交流中瞭解幼兒在學校中的表現。兩者結合之下,家長和教師才能從對比中掌握幼兒的動態,及時發現幼兒心理上存在的`問題,並制訂有針對性的策略。

另一方面,教師與家長需要加強與幼兒的直接溝通。部分家長認為將幼兒送到學校,幼兒的一切都應該由教師負責,幼兒的情況也應該由教師彙總。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理念。只有加強與幼兒的直接溝通,教師與家長才能更直接地瞭解到幼兒面對的困惑與問題,給予幼兒足夠的關懷,幫助幼兒克服困難。

2.要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工作

教師和家長需要在幼小銜接期對幼兒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需要讓幼兒真正瞭解到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瞭解國小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意義。

在這種背景下,幼兒才能正確認識到進入國小之後的變化,才會在進入國小之前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這就能避免幼兒對國小產生惶恐的心理,也能避免部分幼兒對國小生活產生過於美好的憧憬,進而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擊中受到挫傷。

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幼小銜接期中進行適當的過渡。這種過渡不但是指教學內容的過渡,同樣應該包括對幼兒行為的監管、思維的約束等等,也就是要讓幼兒能在幼兒園中提前感受到國小生活的不同點,使幼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同時,家長應該進一步發揮家庭教育的效力,要在家庭教育中對幼兒進行合適的引導,既要讓幼兒對國小生活產生憧憬,抱有美好的願望,同時也要提前讓幼兒明白國小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點,例如束縛力等等。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幼兒的引導才能更符合幼兒的心理,才能產生更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幼小銜接期是幼兒教育與國小教育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幼兒的心理過於敏感與脆弱,造成了幼兒鮮明的心理特性。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重視幼小銜接期幼兒的心理特點,並制訂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教師與家長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交流,進一步完善這個過渡時期的引導方式,幫助幼兒更健康地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