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

才智咖 人氣:1.86W

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更多是無意性的。在3—4歲,這種特點更為突出。比如,這個時期的幼兒常常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來,對他們一般地講道理,往往收效不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

一、生活範圍擴大

3歲以後,兒童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他開始上幼兒園了。這種變化意味著:他從只和親人接觸的小範圍,擴大到和更多的成人及許多同齡人一起生活的大範圍。那些沒有進入幼兒園的兒童,也開始在各種場合,和更多的人接觸。

3歲以後幼兒生活範圍的擴大是有一定基礎的。

第一,生理的發展。

第二,3歲幼兒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比較自如。

由於骨髂肌肉系統的發展,大腦控制調節能力的增強,加上上學前期所學會的技能和取得的經驗,3—4歲兒童能夠掌握各種粗淺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

第三,語言的形成和發展使幼兒已經基本上能夠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過多地猜測他的意願。

以上幾個方面的發展使3—4歲的幼兒具備了離開親人去參加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可能性。幼兒生活範圍的擴大,引起了心理髮展上的各種變化,使他的認識能力,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迅速發展。

二、認識依靠行動

3—4歲幼兒的認識活動往往依靠動作和行動進行。思維是認識活動的核心。3—4歲的幼兒思維的特點是先做再想,他不會想好了再做。比如讓小班幼兒把幾個圖形拼成圖畫,他拿到圖形後立刻行動,如果讓他想一想再動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無意中拼出了某種形狀,他才有所發現地說出。

3—4歲的幼兒在聽別人講述或自己講述時,也往往離不開具體動作。吃飯時給家人講述幼兒園裡的事情,經常把碗和湯匙放下,站起來比劃。

3—4歲幼兒的注意也和行動緊密聯絡。當他注意看圖書中某個人物時,常常用手去指點。為了使小班幼兒注意聽講,必須要求他眼睛看著老師,雙手放下。如果幼兒手裡拿著別的東西,眼睛看著別處,他的注意就會離開老師的講述。

小班幼兒對活動的認識直接依賴於行動,說明他的認識活動非常具體。小班幼兒只能理解具體的事情,不會作複雜的分析綜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會進行邏輯推理。如果對小班幼兒說反話,往往引起不良效果。

三、情緒作用大

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更多是無意性的。在3—4歲,這種特點更為突出。比如,這個時期的幼兒常常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來,對他們一般地講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卻原來的不安。小班幼兒容易激動,常常越哭越興奮,甚至全身抖動,當他哭得很厲害的時候,對他講道理更是聽不進去。這時只能用行動使他安靜下來,拿毛巾給他擦擦臉,用撫愛的聲調說話,讓他感到親切,情緒上漸漸不再對立,等他完全冷靜下來以後,才能對他進行說理教育。

小班幼兒對成人的依戀仍然強烈,他在家依戀父母,到幼兒園後也總是以一個成人為依戀物件,他不會作更多的分析。

小班幼兒各種認識過程的無意性都佔壓倒優勢。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支配。在記憶方面也是如此,小班幼兒常常是無意中記住一些事物,而被迫去記憶時反而記不住。小班幼兒也不能進行有意的.想象和創造。做事情時往往不能自己提出明確目的,根據成人的要求去行動時往往不能有始有終,中途遇到吸引他的事情,就放棄了原來的活動。

四、愛模仿

3歲前兒童已會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物件較少。3—4歲的幼兒模仿現象顯得較多,這一方面是由於他的動作和認識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們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現象。再大一些的幼兒的模仿,則已開始逐漸內化。3—4歲的幼兒看見小朋友在做什麼,自己也總是要去做,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總是想要。這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幼兒園小班,同樣的玩具要有足夠的數量。

模仿是3—4歲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往往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幼兒常常不自學地模仿父母和老師。親近的成人說話的聲調,姿勢,常用詞語等等,都去模仿。在這個年齡,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是通過模仿學習並鞏固下來的。同時,成人所沒有覺察到的一些行為小節,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習慣。

五、愛表達

3—4歲幼兒的語言和遊戲能力發展極為迅速。他們變得特別愛說話,即使一個人玩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地邊說邊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時,話就更多。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講他們接觸到的任何物件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陽、月亮,地上的樹木、小河或公園裡的動物、鞦韆等,都可以成為他們交談的物件。到了4歲,幼兒的話題會更多,他們會交換看電視節目的感受,並會互相誇耀起來。所以他們之間可談的話題越來越多。

六、愛遊戲

遊戲是3—4歲幼兒的主導活動。由於這個時期幼兒想象活動異常活躍,因而他們的遊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所想象的象徵性意義。每一種遊戲都有孩子自命的意義,任何一個遊戲裡都藏有開啟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這個時期幼兒遊戲的另一個特點是共同遊戲,他們不再像1—2歲幼兒那樣各玩各的。

七、開始學習性別區分

3—4歲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們開始學習性別的區分。起初,孩子由於男女間身體上的差異和行為特點而對性別的區別發生興趣,隨後幼兒便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開始習得同自己的性別相適應的態度和反應。在幼兒習得性別區分的過程中,父母及周圍人給予的賞罰起著直接而巨大的強化作用。幼兒往往以同性家長為榜樣,求得同樣的行為和感受。女孩子們模仿母親玩當媽媽的遊戲,儘量地學著母親的溫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別行為;男孩子們則模仿父親的男子漢態度和行為,希望自己像父親那樣嚴厲、果斷。

八、愛結識夥伴

3—4歲的幼兒很喜歡結識夥伴。這個時期孩子在夥伴中體驗到了完全不同於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同小朋友一起遊戲的過程中,幼兒的知識、想象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這種在夥伴幫助下的自主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這段時間裡為幼兒創造同眾多的夥伴相互接觸的機會,對他們的心理髮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是孩子結識夥伴的好場所。

一、學齡前期兒童心理特點

4~6歲的幼兒時期又稱學齡前期。這時兒童的心理髮展是具體性、不隨意性(無意性)占主導地位,抽象概括性和隨意性(有意性)也在逐步發展。這時腦生長不如前幾個階段快,但發展較為迅速。6歲時腦重量為成人的90%,神經纖維分支增多加長,神經傳導更迅速和準確。由於腦的日益成熟,加上外界經驗的增多,大大有助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孩子4歲能說很多話,5歲說的話已接近成人,但思維尚未發育完善,不能把複雜的事物表達出來。在滿6歲後,能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書面語言,具有認識字母,會拼音,會辨四聲,會寫字的能力。

這時孩子的無意注意高度發展,因此注意力易轉移,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開始獨立組織、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教育的影響下,有意的識記和追憶能力逐步發展,能運用一些識記方法,記憶的永續性也進一步發展,但精確性不足。

這時孩子能更好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確的語言和行為。

這個階段孩子的活動範圍已很廣闊,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好奇,愛問,是增長知識的好時機。抽象邏輯思維和數的概念都開始有一定的發展,想象力也進一步發展,但以無意想象為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在正確的教育下也發展起來。意志也有一定的發展,如自覺性、堅持性、自制力等。

這時孩子的情感富有易變性和衝動性、穩定性和有意性逐步增長,能有意地控制情感,但也有一些不良情感如嫉妒、虛榮心等。孩子的個性初步形成,兒童心理活動的獨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長,初步形成較穩定、較經常的心理特徵。

二、學齡前兒童如何教育

每一個孩子是家庭的一個希望,我們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要推陳出新,不能固步自封,這樣會耽誤孩子的最佳教育時機,作為孩子的家長每一個人都要認真的總結經驗和教訓。

教育孩子不能只關注眼前的利益,我們每一個人的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身體和好的思想品德。

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心靈深處引導,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孩子才可以在長大以後有一個好的發展,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只能是嬌生慣養。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不斷的提高我們本身的素質,帶孩子出去玩或者在學習和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自己言談舉止,不要給孩子留下不文明的一些行為習慣。

孩子在家庭裡是最寶貝的人,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都會十分嬌慣,這樣的情況下,作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教育,讓孩子知道珍惜家庭和孝順長輩,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孩子出現自私自利的心理。

作為家長絕對不能大罵自己孩子,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創傷,我們要鼓勵孩子,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思考和判斷能力,讓他們從小就明白獨立的重要性,這樣才是教育孩子的真諦。

三、學齡前的孩子該具備的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

一個人應該具備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也叫自我服務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養成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基礎。但是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把它和學習習慣分開來。其實,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自己整理玩具的好習慣,那麼上學時就很容易養成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在家裡的生活非常有規律,那麼也能很好的適應學校裡的生活。反之,孩子如果在家裡就習慣丟三落四、拖拖拉拉,作息時間也極其不規律,那麼這就是家長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結果了,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說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想通的,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2、語言能力

孩子在0—6歲這個年齡段是語言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有的孩子剛進入國小時語言能力就發展得非常好,和同學之間的交往,對老師課堂上的提問都能很流利的完成。而有的孩子則明顯落後一部,在語言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表達不清晰。孩子詞不達意,說出來的話和想表達的意思不一樣,讓人不好理解,或者口齒不清等。孩子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平時太遷就孩子,常常用兒語和孩子說話,或者當孩子話說到一半就自己揣摩出孩子的意思,久而久之,家長和孩子之間是養成了特有的語言默契,但是在學校裡,老師和同學就很難聽得懂了。

不會傾聽,插話。孩子從幼兒園時就可能養成不停插話、不會傾聽的習慣,因此家長應該注意教導孩子多傾聽他人在說什麼,別打斷他人的談話,然後把自己的話講完整。

3、社交能力

孩子上學前應該培養的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他會不會主動去認識新朋友,願不願意主動幫助別人。大多數孩子都能做到,然而也有少部分孩子可能會存在交往方面的問題:有的是看起來很孤單、沒什麼朋友。這類孩子一般都很聽老師的話、很乖巧,然而也很被動,不會主動去交往朋友,交往能力欠缺,對今後的發展不利。而有的則是很活潑外向,但是卻不懂得交朋友的方法,常用開玩笑或者打鬧的方式和同學玩,這樣反而引起同學反感。此外,在交往方面有問題的孩子語言發展也有問題,說話說不清楚。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做語言表達,引導孩子和他人進行正確的交往行為。

智障兒童認知心理特點

①感知覺特點。

智力障礙兒童的感覺的絕對閾限高於普通兒童,絕對感受性則低於普通兒童。感覺的產生依賴於刺激,沒有刺激就不會有感覺。感覺的絕對閾限指剛剛能引起感覺的刺激量,而人能夠覺察f。乜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絕對感受性。由於大腦功能的缺陷,同一強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普通兒童的感覺,卻不一定能夠引起智力障礙兒童的感覺。蘇聯一位心理學家用速示器做過一個圖片辨認實驗,當圖片以22微秒的速度呈現時,正常成人能辨認出全部圖片的72%,普通兒童能辨認出59%,而智力障礙兒童卻一個也辨認不出來。當圖片呈現時間延長為42微秒時,正常成人能辨認出100%,普通兒童能辨認出95%,智力障礙兒童只能辨認出55%。這個實驗說明了智力障礙兒童的感知的遲鈍和緩慢。與此相聯絡的,是智力障礙兒童的感知範圍狹窄,感知的資訊量少。這表現在同一時間內他們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數量比普通兒童要少得多。此外,智力障礙兒童的知覺恆常性比普通兒童差。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他們往往認不出來。例如,字在黑板上就認得,在課本上可能就認不出來了。智力障礙兒童感知覺的這些特點,對學習速度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

②記憶特點。

智力障礙學生的記憶有兩個特點,第一,識記速度緩慢、保持不牢固、再現困難或不準確。這方面教學上的例子很多,例如,教他們學一個新知識時,往往需要多次的重複才能教會。但是遺忘卻非常快,上半課教的內容,下半課必須複習;有的學生學了一個學期的內容,過完一個假期有可能基本上忘光。第二,由於記憶的組織能力差,智力障礙兒童不會採用分類等形式,不能理解記憶。例如,有人做過一個試驗,給智力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分別呈現狗、桌子、樓房、狼、小屋、椅子、草房、貓的圖片,讓他們看幾遍後記住並回憶。普通兒童回憶時會打破原有的順序,將所呈現的圖片進行分類記憶,把上述圖片分成:狗一狼一貓;桌子一椅子;樓房一小屋一草房三組來記憶。而智力障礙學生幾乎不會分類記憶,只能進行簡單重複,記憶效果遠遠不如普通兒童。

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

1、感知覺遲鈍、緩慢

生活中,只有刺激物十分醒目、鮮明、體積大,並且呈現的時間長,他們才能感覺到,因而單位時間內接受外界資訊明顯少於正常兒童。

2、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會被別的聲音、鮮豔色彩的事物所吸引,因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常表現為不能專注聽講。

3、機械記憶力尚可

這是智障兒童最好的心理能力,許多需要思考來學習的內容,他們是靠機械記憶力學下去的。

4、語言能力薄弱

語言問題比較大,80%都有語言障礙、發語音困難,只懂幾個極簡單的命令。即使有極少數的輕度智力落後兒童會說話,但說的也是極簡單的句型,內容極為貧乏,往往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意思。

5、抽象思維能力極差

智障兒童對抽象概念,如顏色、形狀、數等,很難真正學會,往往是靠形成的條件反射、記憶來學的,想象力不豐富。如果把他們認識的東西換了個位置,就難以辨認。

6、比較容易興奮

智障兒童多動、一刻也不停,而且行為無組織;抵制型的兒童退縮、膽小、不合群。這兩類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很差。

7、意志力差

遇見很小的困難都會哭或者去找老師,他們沒有辦法獨自努力去做有難度的學習,如折一個飛鏢,在白紙中間貼一個剪好的蘋果圖形等,毫無毅力。

8、情緒變化快

他們一會兒會嚎啕大哭,馬上又破涕為笑,容易被一件事情引起不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9、獨立生活能力差

有些家長心疼寶貝,不捨得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四五歲的輕度、中度智力落後的兒童,許多都不會自己用勺吃飯、穿脫衣物、去廁所大小便等。

10、有一定的好奇心

對陌生人感興趣,很容易趨近,喜歡圍著客人;對沒玩過的東西,如手機、小電筒等拿著擺弄個沒完,愛不釋手。

11、刻板的行為和語言

喜歡爬樓梯,並經常這樣做,一旦別的小朋友一來玩,他就嚷嚷著,或者把別的小朋友推走;有的會講一點話的兒童,就總是說某一句話,如你走開等。

12、喜歡音樂

一聽歌曲,就情不自禁地聽和靠近,甚至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