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商創業經驗談的創業必讀故事

才智咖 人氣:3.88K

在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程序中,“浙商”好比一個旗號,叫響大江南北。講起“浙商”的成功經驗,不少人想到吃苦耐勞、省吃儉用,想到家族式管理的死板,想到產品模仿多、獨創少的缺憾……殊不知,“浙商”早不是初闖>民營經濟的“試水者”,而是具備相當實力的“弄潮兒”。上海的浙商更願稱呼自己為“新浙商”,幾年的闖蕩,他們的價值觀、創業觀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前,上海各界“新浙商”共聚一堂,談起他們的“新浙商經驗”。

新浙商創業經驗談的創業必讀故事

經驗一:從行事低調到品牌塑造

以前,老浙商心裡往往有一條規則:只做不講,或多做少講。他們不喜歡見記者,不喜歡到公眾場合露面,寧願默默耕耘自己的產業。而新浙商卻不同。隨著原始資本積累的完成、隨著企業大張旗鼓的擴張,“品牌”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他們心裡。為品牌造勢、為企業造勢,新浙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形式。

在去年“光彩事業”表彰大會上,受到表彰的民營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浙商企業。新浙商們不僅想到了捐錢、捐物,不僅想到了建造希望國小,更重要的是,他們想到將企業的發展與貧困地區的發展聯絡起來:在貧困地區建企業的生產基地或輔助設施,帶動當地就業。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介紹,均瑤集團在宜昌建立了乳業生產基地。從企業本身來說,宜昌未必是發展乳業的最佳選擇;但是,均瑤在宜昌建立生產基地,能實實在在地為當地群眾提供工作崗位,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將“均瑤”品牌向內地推廣,起到良好的社會反響。

此外,印在新浙商名片上的頭銜也多了。他們既是企業的負責人,又是各種社會團體負責人。比如上海家飾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張興辭去了集團的總裁職務,專心擔任紹興市在滬企業聯合會會長。他說,希望在自己三年的任期中,推動紹商企業進一步發展。還有一些新浙商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研討會,乃至人大、政協會議,就民營經濟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

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並重,使新浙商成為品牌塑造過程中的贏家。

經驗二:從小打小鬧到四面出擊

當成功拿下總投資規模達20億元的新疆上海城之後,家飾佳集團董事長王張興的.擴張步伐沒有放緩。除了啟動重慶專案,家飾佳將武漢、成都、遼寧、黑龍江均納入公司下一步的開發計劃。突破創新、大膽闖蕩是浙商一貫的作風,而新浙商更從多方面對此進行了闡釋。

首先是在地域上進行突破。正如老浙商當年看好上海的發展前景,義無反顧地開始了他們在上海的闖蕩;新浙商們則把自己的腳步邁向全國各地。從3000萬元資金起步的家飾佳,僅用四年時間,便發展成評估資產達30億元的大集團。而王張興透露,家飾佳在重慶開發的大型社群瞄準重慶房產市場,一年來利潤頗豐。同樣,新疆上海城的建設也成為當地最大的房產專案,人氣旺盛。正如“誰動了我的乳酪”中揭示的,新浙商敢於突破、樂於突破,尋找新的“乳酪”,尋找新的機會。

其次是進一步拓展產業領域。從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包飛機創業中,折射出浙商的一大特點:膽大包天。近年來,新浙商拓寬了投資領域,將眼光看得更遠。浙江企業的投資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餐飲、貿易領域,而是全面進軍上海一二三產業的各行各業。眼下,現代製造業成為新浙商的重頭戲;而在原有的強項DDD建築業中,新浙商的品牌打進了重大工程,也打造了房地產精品。此外,新浙商還積極在上海開辦投資公司、擔保公司、醫藥公司、教育機構等。產業領域寬了,發展的空間也廣了。

經驗三:從家族企業到現代管理

浙商企業在創辦伊始時,十有八九採用的是家族式管理制度。家族成員間的信任成為家族制管理的最大優點。但久而久之,這一管理制度也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為此,新浙商們邁出了他們立志改革的步伐,將家族企業轉變為現代化管理企業。

天正集團董事長高樂天有這樣一個觀點:把企業辦成家庭;把企業辦成學校;把企業辦成軍隊。所謂把企業辦成家庭,高樂天看重的是“共同成長”的重要性。在高樂天看來,在企業中營造家庭的氛圍,重要的是讓企業成員共同分享企業成果,吸引更多的人才來企業。把企業辦成學校,則是要把企業打造成“學習型組織”,是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現在,在天正決策層的14位成員中,已有8位擁有碩士學位,另有6位在中歐、復旦等學校攻讀EMBA。而天正集團本身開辦了自己的天正標杆學院,對職工進行繼續教育。至於把企業辦成軍隊,則強調了在企業內部實行規範化管理,避免家族企業“任人唯親”的弊端。據悉,天正內部實行的競爭機制包括績效排名、末位淘汰等,並且要求將50歲以上的非專業人員均退往二線。其中,高樂天的父親也帶頭下了崗。高樂天說,一視同仁才能加強規範管理。

在探索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時,新浙商們既保留家族式管理體現的親密和溫馨,也強調現代化管理的科學和效率。兩管齊下,新浙商創造他們自己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