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上淘得“金飯碗” 創意無限“客”一代

才智咖 人氣:1.07W

開網店當掌櫃月入三四萬,賣時間賣點子幫人排憂解難,牽線搭橋做個網路經紀人……網路催生的新職業已成為大學生眼中的“香餑餑”。與此同時,傳統渠道也發生了變化。如今,不少通過網際網路,尋找著“金飯碗”。

大學生網上淘得“金飯碗” 創意無限“客”一代

網上開店當“小二”

從500多元的啟動資金到每月20多萬元銷售額,從一個人挑大樑到聘請了七八名員工,從狹小的寢室到13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兩年間,楊甫剛這名網上“店小二”生意做大了。他說:“淘寶改變了我的人生。”

2007年,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楊甫剛嘗試開起了網店,從利潤僅5毛錢的生意做起,之後又憑著敏銳的嗅覺把目光瞄準了化妝品行業。一開始對化妝品並不“懂行”,於是他每天泡在網上摸行情,尋找別家網站最暢銷的產品。現在,他的“嘟嘟靚妝小鋪”已是網上商城的“三皇冠”,購物好評超過6萬條。

陳瀟正在上網與買家聯絡。

如今面臨畢業的他也偶爾跑跑,不過是為了物色“勤奮、肯吃苦、善溝通”的手下。愛笑的楊甫剛一咧嘴:“沒想到網上開店既解決了自己的生活,還能幫其他人就業。”

和楊甫剛一樣,目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有近2000名學生在網上開了店。而《2008年度網購市場發展報告》的數字更令人眼前一亮:去年有57萬人通過在淘寶網上開店實現了就業,其中23歲-32歲的年輕人佔半數以上,18歲-22歲的佔12%。資料顯示,相當數量的因在校期間網店生意穩定,最終選擇了畢業之後直接以開網店為生。

創意無限“客”一代

挎著相機、抱著一人高的'熊娃娃,陳瀟出發了。坐公交、轉地鐵,一路上她費力地抱著玩具熊生怕被弄髒。2小時後,她來到北京朝陽區一家公司門口,對著有些吃驚的白領張小姐按下了快門,“您的朋友託我送來禮物,祝您生日快樂!”原來,陳瀟把她的時間放到網上給賣了,讓買家安排她的一天,除去禮物和交通費,一天時間“一口價”100元。26歲的北漂女孩陳瀟告訴記者,去年12月“陳瀟的剩餘人生店”正式開張,除“一天時間”外,“8分鐘”、“1小時”分別標價8元和20元。“我只把時間獻給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陳瀟說,“與其說這是,還不如說這是我的生活方式,貢獻自己的精力,讓生活更有意思。”

像這樣在網上分享智慧、技能和知識的人,被稱為“威客”,不少畢業生學著陳瀟的模式,把自己的特長、興趣放到網上賣,賺了第一桶金。現今,當起“客”一代的還不少:有幫應聘者蒐集就業資訊找工作的“職客”,有用自己特長作為交換來學習他人技能的“換客”,還有一些則當起了“掘客”。畢業生小翠為家鄉的毛巾廠和插花企業搭建了網站,利用自己的英語特長髮掘並蒐羅外商客戶的需求,最終促成訂單,實現“外貿突圍”。5個多月來,小翠幫企業完成了200多萬元的訂單。

而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大學生‘明日網商’挑戰賽”上,“掘客”們又紛紛現身。主辦方把他們定義為“網路經濟人”。阿里巴巴副總裁樑春曉認為:“電子商務對於人才的需求是百萬數量級的。服務業的電子商務化是未來趨勢,網路經紀人門檻低、投入少,也是解決很好的舞臺。” 

結合傳統開“良方”

網路不僅催生了充滿想象力的新職業,也改變著有關部門開展就業工作的“老傳統”。網路為企業、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供求互動平臺。自2008年11月至今年4月,教育部與7個部門聯合,已為2009屆高校畢業生舉辦了10場全國大型網路招聘活動,提供崗位資訊40萬條,涉及1.7萬多家用人單位,最高日點選量1100多萬人次。6月20日至26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將利用全國公共就業服務立體化平臺、中國中小企業資訊網等多家網站開展網路招聘,計劃組織5萬個用人單位提供50萬個就業崗位,這種就業網路聯盟聯合的方式,一方面將緩解,另一方面也會為金融危機下的中小企業注入一劑“人才”強心針。

“其實要改變的還包括傳統的高校教育,需要增加電子商務、等課程,就業指導手段也需創新,高校還應和企業聯手,增加學生實踐機會,提前尋找就業敲門磚。”樑春曉表示,目前社會和商業模式都處於轉型期,網際網路企業之外的傳統商務對網路依存度也與日俱增,即便不是在網上,也必須轉變觀念,順應網路的發展潮流,才能在路上走得更順利。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 整理:】 (責任編輯: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