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這家企業讓“黃臉婆”成為網紅 受阿里青睞

才智咖 人氣:2.26W

近來,央視《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在朋友圈刷屏,猶如一股清流,喚醒人們對母語的熱情。

在武漢,同樣有上萬名“朗讀者”——來自全國各地的主播媽媽朗讀故事、育兒經,聲音匯聚到位於光谷的“啟蒙聽聽”APP,分享給平臺300萬用戶。

給孩子講故事插上網際網路翅膀,延續幾千年的父母剛需也成了一門生意。上線僅一年多時間,“啟蒙聽聽”初創團隊獲得400萬元天使投資,Pre-A輪融資也已啟動。

該專案的創始人名叫盧布,和流通數百年的俄國貨幣一樣,這位媽媽彷彿天生與市場親近。

準媽媽創業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015年初,決心創業時,32歲的盧布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時候放棄騰訊公司的優厚待遇,只為實現虛無縹緲的“個人成長”,朋友們都認為她瘋了。

面對各方善意規勸,這名準媽媽沒有退縮,她挺著大肚子,跟合夥人走東闖西,打算研製一款接入網際網路,具備語音對講功能的兒童故事機。

彼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網際網路+”風潮席捲華夏,有著10年網際網路經驗的盧布信心滿滿,帶領團隊關起門來埋頭苦幹。

然而半年時間過去,耗費數十萬元開發的工程機,卻被市場潑了冷水,資本對於“兒童玩具”沒有絲毫興趣。

眼看肚子日漸隆起,被視作“另一個孩子”的兒童故事機研發推廣仍停滯不前,盧布壓力越來越大。

一次偶然機會,團隊發現原本用來配合兒童故事機的APP受到使用者歡迎。很多媽媽在APP上錄製故事,而高質量故事總有大批媽媽跟帖追捧。

“停止閉門造車。”盧布果斷叫停兒童故事機開發,轉而順應市場需求,重點培育“啟蒙聽聽”APP。

會講故事的媽媽可以當“網紅”

“啟蒙聽聽”APP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最初,團隊裡沒人說得清該產品的市場定位,多數人認為APP只是較受媽媽群體歡迎的普通“早教平臺”。

可是,其它早教平臺似乎沒這麼多媽媽交流啊。

盧布試著錄了篇《羊群與羊圈》,不到4分鐘的故事,很快就有1000餘次試聽,92名網友點贊。孩子出生後,她左手創業右手帶娃,在APP上記錄女兒“濛濛”的成長,每次短短几十秒的`音樂配圖,都能獲得數十乃至數百媽媽評論。

漸漸地,盧布意識到“啟蒙聽聽”不是早教平臺這麼簡單,“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些媽媽受知識侷限,無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有些優秀媽媽則苦於沒時間陪孩子”。

“讓萬千媽媽一起培育你的寶寶。”隨著產品定位明晰,平臺根據媽媽們的建議,增加了國學、英語、親子秀場和有線電臺版塊等內容。“優質內容則會被平臺推薦,共享給其他使用者。”“啟蒙聽聽”逐步發展成一個主播媽媽知識技能分享平臺。

目前,平臺累計註冊主播媽媽1萬多人,其中不乏一些專業的主持人、早教專家、心理學老師。

藉助“啟蒙聽聽”,部分會普通話標準,講故事有技巧的媽媽,從“黃臉婆”一躍成為“網紅主播”。

按照盧布的設想,未來“啟蒙聽聽”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主播媽媽的母嬰生態平臺。依託平臺優勢,計劃尋找更多有才華的主播媽媽進行簽約,幫助其進行形象定位及內容規劃等,將其作為獨立品牌進行孵化。

做市場上難得的清流

在光谷開放、包容的創業氛圍下,如今“啟蒙聽聽”已積累300萬用戶,且留存率與活躍度較高,使用者平均每天會開啟APP4次,平均使用時間在0.5—1小時。

從垂直細分領域找到使用者痛點,“啟蒙聽聽”得到市場青睞。2016年9月,“啟蒙聽聽”獲紫輝創投領投的400萬元天使投資;同年10月,參加阿里巴巴創客大賽,獲武漢賽區冠軍。

2016下半年,“啟蒙聽聽”嘗試平臺資源變現,開始主打主播媽媽的知識技能分享,以“人”為流量入口,打造媽媽網紅。

此外,盧布還計劃推出與主播配套的繪本書、以主播媽媽形象定製的兒童故事機等產品。她希望通過完善主播體系,在2017年實現流量變現的常態化和規模化。

雖然對接資本,但盧布仍希望“自家孩子做市場上難得的清流”。在“啟蒙聽聽”稍顯雜亂的開放式辦公室裡,阿里巴巴創客大賽全球總決賽的入場券,被隨意放在牆角,和送給主播媽媽的禮品堆在一起。隔壁,盧布的小情懷——公益親子體驗中心即將裝修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