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管理房地產的創業經歷

才智咖 人氣:1.88W

彈指十年,驀然回首。面對凶險的市場環境、冷峻的競爭對手、捉摸不定的政策風險以及企業內生的各種困境,張秀華憑藉清晰的職業規劃、精進的職業追求、堅韌的女性特質、專注的職業態度,走到了今天

張秀華管理房地產的創業經歷

7月5日,富陽ipo。富陽在港上市時期恰逢港盤波動,掛牌上市首日的交易情況並不樂觀。該股在輕微高開報1。08港元后,隨即跌破招股價。

富陽潛水,歸咎於巨集調?張秀華告訴記者:"就企業而言,我不太看短期股價如何,更看重企業長遠的成長性。對房地產代理公司而言,樓市可能出現供應過剩及價格波動,包括在不同時期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巨集觀調控措施,這些通過成交變化影響公司盈利進而影響股票表現。"

"另外,大陸和臺灣不一樣,臺灣是海島,房地產的波動週期很短;而大陸房地產業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抑制過頭的投機炒房,這是政府在踐行‘居者有其屋’的執政遠景。"

對於此次上市融資的用途,張秀華表示:"目前富陽主業仍然為代理新建住宅產品,或開拓二手房市場,同時不放棄與境外基金合作的可能,但不會涉足房地產開發。"

她就此解釋道,"不排除考慮在適當的.時機介入二手房市場",這或許將與中原、漢宇等一些港資代理行開拓"一、二手市場聯動"的營運模式接近。日後富陽非常有可能和境外投行、基金開展一些投融資領域的合作。

公司跨越式發展,容易存在"管理失控"等問題,張秀華早已謀定而動。她自信地告訴記者:"經過9年的積累和發展,富陽建立了完善的內控體系、嚴格的品管流程、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身處辦公室,照樣能夠清楚準確地掌握各地的運營狀況。"

家是每個女人的幸福城堡。作為上市公司的執行董事、一位妻子,同時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身兼數職的張秀華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之間做到遊刃有餘?

"工作放入生活,生活放入工作。"張秀華告訴記者。

談到家庭,說到一雙聰明可愛的兒女,張秀華掩飾不住喜悅:"家庭也是一個管理體系,也要懂得授權。"

從孩子幼兒園起,張秀華就開始培養他們在生活上獨立自主、敢做敢當。她會經常和孩子們進行溝通,如果有時候錯怪了孩子們她會鄭重道歉。

孩子剛出生時,因為工作繁忙,孩子交由張秀華在臺灣的父母撫養,但是她一直認為孩子的教育身教重於言教。在孩子2歲的時候,她毅然決定把孩子接來上海自己身邊。她認為平時言語上的交流、擁抱、親吻等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兒子3歲的時候她就培養他讀英語,送兒子去上英語課的時候,張秀華會教育他做什麼事情都要充分準備。

與其他許多在滬的臺灣人不同,張秀華沒有打算把孩子送進臺商學校。她想讓兒子繼續和上海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她希望在這裡成長的兒子能夠融入上海社會,也在上海發展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