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初創公司通常怎麼融資和稀釋股權

才智咖 人氣:1.47W

一個典型的矽谷初創公司如何融資和稀釋股權?標杆資本合夥人、線上理財諮詢管理平臺 Wealthfront 執行長 Andy Rachleff 最近給出了答案。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矽谷初創公司通常怎麼融資和稀釋股權,更多創業計劃書歡迎訪問()。

矽谷初創公司通常怎麼融資和稀釋股權

融資稀釋股權

說明公司未來融資對股權的影響前,我先解釋一下矽谷成功的公司如何通過股權出讓進行融資。

現在,一家成功的公司上市前,可能需要經歷四到五輪融資。第一輪即種子輪,主要由天使出資,規模從 50 萬美元到 200 萬美元不等,公司則出讓 10% 到 20% 股份。

如果創業公司在第一輪後發展勢頭強勁,接下來會有早期風險資本跟進。

通常,早期風投會投資 500 萬美元到 1000 萬美元,佔公司 20% 到 30% 股權,然後是新一輪擴張,規模從 2000 萬美元到 4000 萬美元不等。

再次說明,假設公司處於快速增長,募集上述資本僅需出讓公司 10% 到 15% 股份。最終當公司穩步發展,年收入已達到至少 2000 萬美元時,成長期投資者通常願為 5% 到 10% 股份買單 5000 萬美元。

2、後期融資稀釋股權到期權池

公司通常也會發行期權或 RSU,以吸引新員工和留住老員工,這樣也會導致股權稀釋。

每年公司都要擴大期權池,第一年招募員工給予的股權,要比第二年高,這是因為早期員工加入公司時風險較高,這個時候公司前景還不明朗。期權池第二年的增量,通常要大於第三年,然後保持每年 5% 的穩定增長。

同樣,員工股份也會被後期融資和公司期權池的擴大所稀釋。針對每輪融資,我假定稀釋等於上述融資比例的平均水平。此處期權池稀釋百分比,則基於我對數以百計私營企業的經驗觀察。

每當新一輪融資結束後,現有員工和投資者所有權都被同等稀釋,這些被稀釋的股份,分配給新一輪融資和期權池增量。

不論是員工還是創始人,他們的股權比例都以同等程度稀釋。例如,某員工種子輪後持有 1% 股份,在公司獲得早期風投後只擁有 0.6% 股份,因為融資稀釋了 25% 股份,期權池增加稀釋 15%。

總期權池所有權增長,比例不到 15%(即從 10% 到 21% ),因為原來 10% 期權池,被稀釋到 6%。

你可能會驚訝地看到,經過幾輪融資和期權池擴大,公司創始人股權最終只有 32.5%。記住這裡的前提是:公司收入極高,發展過程中沒有失誤。

的確有例子,創始人最終股權比例很高,比如谷歌和 Facebook,但這類公司少之又少。

如果你的公司發展,不能持續超過財務預測,那麼可能需要募集更多錢,而且是以較低估值融資。這會導致至少多稀釋 50% 的預期股權。

選擇在早期加入好公司

股權稀釋也反映在 Offer 中。為說明這一點,我們比較一下中級軟體工程師,在公司第一和第二輪融資後的平均水平的 Offer。

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擁有 6 到 20 個(第一輪風投時的預期人數)3 級軟體工程師,第 25 和第 75 百分位的平均股本賠償是 0.27%。

公司擁有同樣的工程師大約 21 到 50 名(第二輪風投時的預期人數),平均股本賠償為 0.084%。

因此對同樣的工程師,從第一輪融資到第二輪,Offer 提供的期權下降了 68.9%。這遠遠大於融資和期權池擴大導致的 17.5% 稀釋,這是因為第二輪融資後,員工加入公司的風險顯著降低。

對同一個員工,第三輪後,一般 Offer 給予股份是 0.071%,這比上一輪要低 15.5%,根據我們模型,預計是 12.5%。隨著公司發展,加入它的'風險降低了,但是你的價值也下降很多。風險越大,潛在回報也越大。

總結

我試圖為預測股權稀釋建模,以幫助你瞭解股權比例是如何減少的。股權稀釋未必是壞事,公司籌集資金後增長更快,這將補償稀釋的損失。

公司的發展,對你手上股票期權或 RSU 價值的影響,遠遠超過你的股權比例。換句話說,餅本身的大小,比你手上那一片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