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如何獲取客戶?

才智咖 人氣:3.18W

創業者如何高效獲取客戶,以及如何留住他們的話題,使用者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怎麼才能留住他們?好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這門看似“只能靠猜”的工作,已經可以通過科學來解決。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初創企業如何獲取客戶?更多熱點創業專案歡迎您繼續訪問()。

初創企業如何獲取客戶?

為什麼許多公司的資料分析流於形式?

資料分析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三個層面:

1、價值的認知

許多公司處於瘋狂增長時期,大家一拍腦子做的決定,可能已經產生很多價值了。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意識到資料決策能產生比暴力性增長更大的價值。

2、基本方法論的認知

意思是核心但簡單的方法論。目前國內對基礎的方法論沒有太多的認知,可能因為國內發展時間還比較短,而美國已經開發好幾十年了。

3、實際操作方法的認知

國內一線員工用資料來指導工作運營,比如產品、客戶、銷售等實際操作經驗相對來說少一些。一方面,因為發展時間短,另一方面,資料使用理念積累也相對較少。加之技術和業務的鴻溝巨大。工程師被硬性要求建資料系統,但他並不真正瞭解業務端;業務端對技術也不是非常熟悉,導致很多需求並不能直接用現有技術手段來實現。彼此的不瞭解,進一步加劇了資料使用的緩慢。 很多公司從頭開始做的時候,大量時間花在建設技術平臺的過程中。

技術平臺首先很複雜,需要各種不同的工程人員;第二,很多公司都是從頭摸索,但資料分析體系需要一系列流程和人才,每個都不能太薄弱,才能真正串起來。

許多國內的企業家,最開始意識不到資料的價值;等意識到資料的價值時,他的期期望又往往很高。這種大鴻溝,也無法讓價值真正落地,甚至讓人們產生“這個價值是否真能實現”的質疑,缺乏耐心。

什麼樣的公司需要注意資料?

一般來說,目前國內比較重視資料的是高客單價,重轉化的公司,比如網際網路金融、電商、交易平臺、SaaS、線上旅遊類的公司。這類客戶客單價高,不是完全拼流量,如此創業者才有提高轉化的動力。

巨集觀的講,創業者會經歷4-5個產品、企業的生命週期。

第一個階段,叫冷啟動。這個時候公司特別早期,天使輪或者A輪,甚至融資還未成功。處在這個階段的公司,用大資料驅動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客戶數量有限,樣本性不足。他們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潛在客戶的需求,去“求”客戶來用這個產品。

第二個階段—增長前期,就是冷啟動接近完成。有經驗的創業者,會開始佈局和增長有關係的一些核心指標,比如說日/月活躍,留存度。這些指標的目的不是為了衡量產品當前當下的表現,而是為了未來做增長時有可比較的基準。

並且,這些指標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去做增長。產品本身沒有黏度的話,去燒錢做增長,它不會真正地增長起來。因為流失速度超過增長速度。以前很多燒錢的企業能成功,是因為競爭沒有那麼激烈,使用者沒有那麼多種選擇。但是今天如果你的產品很差,留存不高,口碑也不好,燒再多的錢也不能獲得真正核心的自然增長。

第三個階段是增長期。這個階段就能看出來好的創業公司,和普通創業公司的巨大差別——效率。無論PR還是做活動,都需要人力和時間成本。如何在增長中,找到效率最高的渠道?這個我覺得,是創業公司之間PK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個階段是變現期。業務變現,要求很高的使用者基數。一般網際網路產品,其中一小部分高活躍、體驗好的使用者,會轉化為付費使用者。類似一個漏斗,不斷地去篩,這裡面就是要拼運營的效率了。

比如說,電商使用者的轉化漏斗一般是:訪問——註冊——搜尋——瀏覽——加入購物車——支付,或者到未來的退貨。

這是非常非常長的一個漏斗,真正要做好資料化運營,要對漏斗的每個環節持續地進行追蹤。為什麼呢?因為不能衡量,就很難去做增長。

一個好的企業,特別是以後要做營收的企業,必須要關注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轉化效率。這種轉化效率,要達成的手段,可以通過市場行銷的方法、產品改進的方法、甚至客戶運營的方法。而其中每個環節小幅提高,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倍數的提高。這種倍增,如果沒有做過資料化運營的人,很難體會到會有多大。

每個產業都有自己不同的KPI。比如 SaaS 行業,使用者註冊能不能成功,多麼簡單的問題,但是很多企業可能會忽略;使用者註冊成功以後,你是否有定位自己的核心產品功能點,這個使用者是否使用了你的核心功能?哪些核心產品功能能讓使用者留下?哪些功能不能?這些都應該在產品分析裡記錄,但如果沒有資料,怎麼去分析?怎麼去衡量呢?

這些東西很多美國公司都總結完了,都已經用了十幾年了。這些經驗,國內很多企業,可以模仿和學習,沒有必要再重新蒙著眼睛走一遍,那是浪費時間和資源。

還有一點,企業應該運營化。什麼概念?就是說,資料分析,它不是一個運動式的,而是日常性事務——每天、每週、每月、每季度,我們都在看這些東西。不斷調優、學習、促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但是習慣培養蠻痛苦的,因為很多的創業者都很忙,哪有時間去看那些東西。

好的資料分析應該是是怎麼樣的?

好的資料分析,能夠讓公司裡所有人都獲益。它不是一種特權,不是隻給公司裡的一兩個人看,而是能夠讓公司裡面各個運營部門,特別是前線打仗的部門,能夠直接得到好處。普通只講戰略,只講大方向,只給CEO看,只給VP或者運營看——這不夠。需要把它給工作在一線的員工,讓他們用起來。這個我覺得是區分一個數據驅動型企業,和非資料驅動型企業一個很大的區別。效率提升,是所有人提升,而不是一兩個人提升。

初創公司常見問題

特別早期的公司,它們關注的東西非常標準化。比如說,他們想知道新增使用者、留存使用者、強勢渠道、新使用者使用哪些產品的功能等問題。

留存是一個創業企業想要成功,最核心,也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了留存率,就基本有了增長率。早期拉來的核心使用者,一般留存度都比較高;後期拉來的使用者相對黏度比較低。比較成功的網際網路產品,一般早期都是關注核心使用者,滿足了核心使用者的需求,再通過這個不斷往下擴散。所以說,留存度還是應該得到更多關注的。

同時,也需要對留存使用者進行分解。留下的使用者,一部分是新使用者,一部分是老使用者,看上去都是用同樣一個時間來衡量的,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很多創業公司,有時候沒有把它分來來看:比如留存使用者裡面,有多少是新使用者,多少是老使用者;老使用者留存率是什麼樣的,新使用者留存率又是什麼樣的?

拆解完了以後,就可以針對每種不同型別的'使用者運營了。比如,它可以去分析一週來五天以上的使用者,使用哪些功能。

在產品早期,應該把產品的留存做好了,再去做新增,這樣創始人的精力會更聚焦。因為如果同時做拉新又做留存,就是分兵兩處,你就顧不過來。有了高留存也會對拉新有幫助,找到高留存使用者的獲取渠道,然後可以持續不斷的複製運營。

第二點,你有了好的留存以後,你可以迅速的去做擴張。因為擴張完了,使用者會留下,你的增長速度會加快。

我覺得產品冷啟動之後,就需要有這種基礎的思維方法在裡面;在增長期的話,需要極端專注。

早期靠直覺,後期靠科學。

越早做一些資料鋪墊,我覺得對一個公司越有好處,它是一個不斷迭代和積累的過程。但是,不要本末倒置,不要上來剛能啟動就做AB測試,沒有必要,因為你還沒有積累足夠的使用者量,由此分析的資料也沒有代表性。

我最後簡單總結一下,資料分析的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什麼都沒有的;

➤第二個階段,需要公司能夠回溯歷史:知道自己產品在發生什麼,這是最基礎的、最原始的一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內部做產品、做運營、做市場行銷的人,需要問為什麼:這個階段,是預測,即預測某種人群,下面會幹什麼事,這樣能有針對性地,更好地去開發產品;

➤第四個階段,是要有解決方案:就是我預測到了這組人會這麼做,那麼我給它一個更好的方案,讓它有更好的轉化、留存,帶來更好的拉新效果;

➤第五個階段,是優化,多樣產品線如何能找到最好的平衡點:在價格、營銷,產品設計,銷售各個角度有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是創業者的利益最大化點,也是使用者最喜歡這個產品的點。

這五個階段,需要花時間來不斷積累的,不要跳躍,跳躍往往失敗,從基礎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