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定要有聯合創始人才能創業?

才智咖 人氣:5.35K

引導語:創始人決裂是導致創業公司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我們經常遇到為了創業專案而“速配”到一起的創始人,這些創業專案的死亡率非常高。

是不是一定要有聯合創始人才能創業?

最近我們陸續在深圳做了一些創業者線下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很多創業者都問過我同樣一個問題:我如何才能找到一個靠譜的聯合創始人?

之前我圍繞這個問題也寫過一些文章。比如《找合夥人不是約炮,飢渴解決不了問題》和《實習、兼職、全職還是合夥人,創業公司到底應該如何招聘?》

我想了一想,感覺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是沒有一個特別好的答案。假如當你決定創業時並沒有和你一起踏上“創業賊船”的夥伴,那麼很可能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就必須要孤軍奮戰了。

那麼孤軍奮戰是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呢?

矽谷著名孵化器YC的總裁Sam Altman曾經說過:

最好的情況是你能有一個靠譜的聯合創始人。其次好的情況是你是一個獨立創始人。而最壞的情況就是你有一個極其不靠譜的聯合創始人。

創始人決裂是導致創業公司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我們經常遇到為了創業專案而“速配”到一起的創始人,這些創業專案的死亡率非常高。

這樣看來,我們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式問問題:我為什麼需要一個聯合創始人?如果需要,我需要一個怎樣的聯合創始人?

先說一說為什麼需要聯合創始人這個問題吧。其實很多人誤解了聯合創始人這個命題:擁有一個好的團隊是必須的,擁有一個聯合創始人並不是必須的。當Dropbox的創始人Drew Houston申請進入YC孵化時,公司只有他一個創始人,不過當時公司還有幾個和他一起工作的員工,包括後來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的Arash Ferdowsi。如今,Dropbox的估值已經超過100億美金。

500 Startups的合夥人Elizabeth Yin也表示,雖然有些投資人認為單個創始人創業會面臨很多困難,但是VC更看重的是專案創始團隊的質量,而不是專案有幾個聯合創始人,因為做早期投資的VC最在乎的無非就是以下3點:

專案點子夠不夠好?

目標市場夠不夠大?

專案團隊夠不夠強?

這時候你可能要問了:如何搭建強大的創始團隊呢?

Elizabeth Yin給出的建議是:首先從自己之前積累的人脈網路裡尋找合適的團隊成員,如果創業者沒有強大的人脈網,那麼就不得不先孤軍奮戰一段時間,把你的專案作出點成績之後再用業績來吸引牛人加入也不遲。

聯合創始人和創始團隊員工的區別就是股權比例和對公司控制權的大小。如果你很需要一個可以掏心掏肺商量公司問題的聯合創始人,可以先通過和創始員工之間的磨合找出哪些員工跟你合得來、和你的技能互補而且關心公司的長遠發展。只有當你100%地確定這些人是你的“靈魂伴侶”之時,你才應該考慮讓他們成為你的聯合創始人。

關於聯合創始人的選擇,Sam Altman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你想找的應該是一個你知根知底的人,而不是一個你在“創業者速配”活動上隨機遇到的人。認識這個人越久,你才能越準確地評估你們是否適合在一起工作,因為挑選聯合創始人真的是一件需要特別謹慎的事情。另外,你的公司在未來肯定會經歷低谷,如果你和你的聯合創始人之前就非常熟悉的話,你們不會輕易放棄,而是會選擇繼續堅持下去。

最後再來談一下很多獨立創始人都很擔心的問題:如果公司只有一個創始人,融資的時候會不會遇到困難?

正如上面提到的,投資人關心的`更多是團隊質量,而不是創始人的數量。從巨集觀資料上來說,只有一個創始人的公司融資表現也可以非常出色。

下圖是Cowboy Ventures整理的2013年時達到“獨角獸”規模公司的創始人人數,39家“獨角獸”公司中有4家只有一位創始人,而且資料也顯示這4家公司各自的價值均高於39家公司的平均值:

下面這張圖是TechCrunch的專欄作家Haje Jan Kamps整理了7348家曾經拿到超過1000萬美金融資的公司後得到的公司創始人人數比例,其中只有一個創始人的公司佔比最大,達到了45.9%:

獲得超過1000萬美元融資的公司中單個創始人公司佔比最大,而在成功退出的公司中情況也是如此。下圖顯示了6191家成功退出的公司所擁有的創始人人數比例,其中只有一個創始人的公司佔比仍然最大,達到了52.3%:

結語:不管你的公司只有一個創始人還是有多個創始人,創業本來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想清楚商業模式、找到精準的市場定位、組建能力強悍的團隊並一直堅持下去才是創業成功的不二法門。獨立創始人沒什麼應該自卑的,有好幾個創始人的團隊也沒有什麼值得自豪的,畢竟最後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