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故事

才智咖 人氣:2.66W

尋找空白市場

青年創業故事

1982年出生的張學亮從小在瀋陽市鐵西區長大,父母都是工人,高中畢業後進入一所體育學院讀了兩年大專。2003年畢業後,張學亮在家裡待業了一段時間,之後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當電話業務員,沒有底薪,靠拉廣告賺提成。

“第一個月我一個廣告沒拉來,沒賺到一分錢。”張學亮說,從第二個月開始他認真地向其他前輩學習拉廣告技巧,並逐漸掌握廣告主投放廣告的心態,第二個月他一下子拉來了五個廣告,全公司排名第一。

“我們做的是方隊廣告,就是綜藝節目中觀眾舉牌宣傳企業或產品的廣告,”張學亮說,後來由於公司老闆回吉林,公司解散,他和一個部門經理決定接著做方隊廣告業務,在電視臺旁租了個民宅幫電視臺拉廣告,為了付房租,他向父母借了一萬塊錢,不到一個月就賺了回來,幾個月後他就賺了10多萬。

提起邁出成功第一步,張學亮很感慨。“做任何事情都得鑽研,當業務員時我就天天在琢磨別人為什麼能拉來廣告而我不能,當老闆了我又在研究別的公司業務好我的為什麼不好,並有針對性地作出努力,最終會趕上或超過別人。”

發展:到外地開拓業務三年賺400萬 2004年春節,張學亮主張擴大經營,遭到了合夥人的反對,於是公司解散,張學亮找到一個同學繼續合夥經營,公司業務員隊伍不斷壯大,達到了三四十人。幾個月後,方隊廣告氾濫,瀋陽做方隊廣告的公司急劇增多,業務開展愈發艱難。

這時張學亮把公司交給同學打理,自己去南方考察新的市場,最終發現成都是一個空白,決定在當地開展業務。

在成都註冊公司後,這種新穎的方式得到了電視臺和企業的認可,張學亮的收入也與日俱增。然而一年後當地企業主又厭倦了這種廣告,張學亮又轉戰昆明,一個月賺了20多萬,到2007年,這個25歲的年輕人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擁有了近400萬的資產。

“如果我不主動走出去,像其他廣告公司那樣賴在瀋陽去搶這一點市場的話,公司用不了多久就得關門。”張學亮認為,現在市場競爭激烈,要想成功就得尋找市場空白。

轉型:再尋市場空白瞄上快捷旅館

2009年,由於方隊廣告在全國已經氾濫且無新意,市場進一步萎縮,張學亮關掉了南方的廣告公司回到瀋陽,而此時,他在創業過程中陸續投資的房產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渠道。

張學亮在南方闖蕩時發現,很多城市都有住宿標準及價格低於一些品牌連鎖酒店,卻高於街邊小旅館的快捷旅館,這些旅館有統一的標識,乾淨整潔且服務周到,而瀋陽卻沒有。“不少外地人到瀋陽出差,住連鎖酒店超出了報銷標準,街邊小旅館髒亂差而且沒有安全保障,所以他們很苦惱,我覺得快捷旅館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張學亮說。

在對市場充分地考察後,張學亮沒有貿然開店,而是先學習。

他和朋友共同出資280萬元加盟了青島一家在全國有300多家直營或加盟店的快捷旅館。“經營了一年多時間,我對連鎖旅館的建設、運營及管理都掌握了。”張學亮說,隨後他成立了“好到家”公司,同時將學到的經驗應用到自己的酒店管理中去,並加入自己的創新,旅館開業不久平均入住率達到90%以上。

雖然現在身家已過千萬,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張學亮的野心,目前他正在引入資本,計劃加速推進快捷酒店擴張,三年內將快捷旅館開到200家。

 

 

 案例二:

80後小夥自制“老爺車”創業

回鄉創業

從“一口氣”開始

“做這輛車,起初只是想擁有一輛動力好,更實用的燒烤車。但是真正開始做了,才知道,太難太難。”2月17日,馬海軍說。

因為有過以前在深圳大餐廳當主管的經歷,在大通縣城賣燒烤起家的馬海軍,從一開始就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做縣上最乾淨、最衛生、服務最好的燒烤攤。“很多人認為街邊的小攤都不講衛生,這一點要在我這兒改變,因為我不想做‘一錘子買賣’。”馬海軍說。就這樣,他寧肯多花幾塊錢,買來新鮮、優質的蔬菜,每天都更換炸鍋裡的油,時刻注意自己和燒烤車的衛生,生意漸漸好起來。

想要特別就要動腦子發明

“這是你做的第一輛車?”“不,這已經是我的第三代產品了。”馬海軍推了推眼鏡架,得意地說。

實際上,在大通賣燒烤的車,是他的第一代“產品”。在此之前,心氣兒高的馬海軍攢了些錢後,從外地買來一輛專門用於燒烤的電動三輪車。由於實用性差,馬海軍最終賣掉了那輛車。然後從市場上買來普通的電動三輪車,開始了自己第一次改裝之路。

將原有的貨廂底板延長,加裝上燒烤用的專用爐和菜品展示架,配上燈飾,立馬就能和別人的燒烤車區別開來,再加上動感的音樂,來光顧他們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是簡易改裝,立馬引來了同行的'模仿,這樣的形勢逼得馬海軍不得不開始“研發”第二代產品。

這一次,他在貨廂上打上了自己的品牌,將左、右能向上開啟的貨廂門裝上液壓撐杆,既能擋風遮陽,又美觀大方。內建的操作檯,也改進了不少,突出了多功能性,貨廂底部是儲藏室,整體看起來很整潔。就這樣,他在大通縣城裡的燒烤慢慢出了名,許多人找他改裝燒烤車,他也因簡易改裝了七八輛燒烤車後,掙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然而,馬海軍發現創業的路越往前走,問題越多。自己的第二代“產品”,因為車身主體是買來的電動三輪車,承重能力有限,經常需要人推。於是,他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自己造一輛動力十足的電動四輪車!

一根“百轉千回”的電路線

2013年4月,馬海軍開始為這個大膽的想法付諸行動。

“網路真是個好老師,什麼不懂都能學,也有很多好心的網友幫我解答各種問題。”馬海軍說,他從網上看到一款仿古老爺車的模型,覺得造型很不錯,便以此為準。

TAGS:創業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