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企業如何做大 聽聽創業者怎麼說

才智咖 人氣:1.06W

創新創業企業如何做大規模?有哪些好的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相關的資料吧。

創業企業如何做大 聽聽創業者怎麼說

  

創新工場合夥人郎春暉:“小的創業者要學會"單點打透"

“一個小的創業者要學會"單點打透",即從一點進去把它打穿,打穿過後再橫向擴充套件。”郎春暉直言,最怕聽到創業者說要做成什麼樣的平臺,“因為你基本沒機會了,還沒等你做平臺,不管是百度用收購模式,還是騰訊用資源聚合模式,就把你打掉了。但是你單點做透做深,開始巨頭不會介入,你才有喘息的機會”。

此外,郎春暉認為,創業者的idea並非投資人最關注的,因為很快就會被抄襲,而是關注執行力夠不夠,“這個是抄不來的,一些細節的、顆粒的精細度是決定你的速度的關鍵”。郎春暉說,去年投資了幾家公司,杭州一家房地產公司14個月估值漲了90倍,正是因為執行力很快。“只有速度才能把別人拋得遠遠的,才能跑得快,不然巨頭想殺你太容易了。”

創吧投資合夥人趙劍海:“跟對圈子,成功概率才會高”

趙劍海認為,企業要做強做大,“商業思維、產品思維、使用者思維和管理思維”這四大思考力非常重要。同時,他直言,很多人認為投資行業的創業祕密是“勤奮又有價值創造就能創造一個好企業”,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其實你要跟對一個圈子,美國有很多創業成功的專案,實際都是矽谷那幾個小圈子裡面創造出來的,成功概率才高。”趙劍海說,一個圈子裡面,大家都是成功者,就會相互學習和激盪,如果一個人悶頭做事,成功概率幾乎是零。“你必須加入某一個圈子,形成一個創業圈,才有機會拿資源。”

此外,他認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下,有一種思維認為網際網路賺錢比較容易,但實際情況是相反的。“網際網路創業可能會導致你的成功率更低,因為網際網路很壞的一點,就是贏家通吃。以前在傳統行業,幾千家企業才叫一個行業,但網際網路行業只需要一兩家企業就夠了。”

廣州酷漫居動漫科技CEO楊濤:“初創團隊不要認為估值最重要”

楊濤結合自己創業歷程,談了幾點感悟,他認為創業成功一是要“堅持”。創業一開始熱情都是蠻高的,但過程中會受到了很多挫折和質疑,特別是在見了不少投資人後,創業者深度懷疑自己,甚至感覺自己的專案是不是選錯了。“凡是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如果你不能夠堅持,投資人更不相信你。而且要記住是投資人,而不是"投資神",人與人之間是講契合度的,有的投資人真的看不明白你的專案或聽不懂,沒關係,一定要在經過了充分市場調研之後,對自己的專案有信心。”

二是“感恩”,否則很容易失去很多幫助和朋友。三是“胸懷”,“有的團隊"結婚"很快,"離婚"也很快。投資人都怕說,你這個團隊究竟能在一塊呆多久”。四是一定要跟使用者在一起。“我遇到一些團隊,說最重要的任務是跟投資人溝通,把錢拿到手,我覺得這就離失敗不遠了。只有你絕大多數時間是跟你的使用者在一起,深度地研究使用者,做好使用者體驗,才是公司可能成功的基點。”

此外,楊濤特別提醒初創團隊的創業者,不要太在意投資人的估值。“很多時候創業者非常在乎能不能一開始拿到一個非常高的估值,但我覺得生存下去最重要,估值並不重要。因為投資人對你的預期越高,他對你要求也就越高,這時你前行所揹負的壓力也就越大。”楊濤還表示,網際網路時代要重視粉絲的力量。

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團隊是創業企業的核心資源

趙海舟認為,在創業企業中,修養個人魅力是創業者一生的功課,有個人魅力的人才會帶來一個有魅力的.團隊,才會帶來一個有魅力的專案,才會吸引到投資人。其次,吸引投資人時,創業者是否誠實,以及是否有誠心對待團隊都很重要。“很多專案最後走到窮途末路,並不是因為這個市場沒有了,而是團隊解散了,所以"誠"是大家需要思考的。”

You+國際青年社群聯合創始人兼CEO劉昕也有類似觀點,他認為要把創業型企業做大做強,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創始人的思維,即有沒有站在一個前瞻的高度去分析和整合整個市場,以及思考企業未來;二是創始人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組建一個更完善的團隊。“團隊的力量在當今創業中十分重要,所以現在投資時,在天使期我可能更多地在看專案,到A輪投資就是看人,到B輪看團隊,到C輪看資料。”

輕鬆家電聯合創始人付裕:“做巨頭們不願意做的事容易成功”

付裕認為,對於初創者來說,要善於學習和不斷學習。“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事情你想不明白,沒有那麼高的格局,也不知道怎麼去融資和跟資本方溝通,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打磨,提升格局,才能走得更遠。”

另外,付裕認為,“手越髒,眼越亮”,即要做巨頭們不願意做的事情,才會有差異化競爭,離成功更近。

一抹互動聯合創始人楊天嬌:"PlanB"或成創業團隊翻盤砝碼”

楊天嬌說,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她第一次創業是大學期間做一個“哥特洛麗塔”的小眾服裝品牌,很快這個專案在淘寶上每個月流水大概十幾萬元左右。此後她做手機APP,最好時產品每天下載量達上萬,再後來又做了軟體工具,去年最好時是累計下載量1300萬。但在這些光環背後,楊天嬌坦言,創業並非看起來的高大上,背後有很多看不到的陰暗面,持續性的精神壓力曾一度導致她生理、心理都不健康,醫生甚至建議她吃治療抑鬱症的藥物。

“創業的本質是失敗,90%的創業公司都會失敗,成功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我的創業履歷不算特別長,但經歷過團隊重組、公司轉型、資金鍊斷裂、同伴流失等各種情況。”楊天嬌建議創業者們要為自己準備“PlanB”。“我們曾用一小部分研發力量做了幾款軟體,結果最終它們一度為公司燒錢的專案提供現金流,在關鍵時刻成為公司轉型的砝碼。”

此外,楊天嬌提醒創業者,成功應該由自己去定義,而非世俗的觀念。“有人喜歡追求價值,有人喜歡追求創造的意義,有些人天生喜歡做大做強、唯我獨尊,也有些人天性是喜歡小而美的,別受外界干擾,別把別人的生活過成自己的生活。”

華大基因董事合夥人、深圳青年企業家王俊:試錯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在“世界青年創業論壇2015”前海站開幕式做了簡短髮言之後,華大基因董事合夥人王俊又以“百年企業與百歲人生”為題作了一場主題演講,並認為兩者背後的邏輯有很多相通之處。他直言,一個企業發展最風平浪靜、最穩定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僵化複雜的程式體系將使其不具備適應環境變化的可能。

王俊說,企業與人一樣,都有自身的基因,這決定了能往前走多遠。人身上的基因組合形成一套生存策略,其重要檢驗點就是是否適應環境。如果這套基因組的序列很適應,就有更多的機會去傳播後代。對企業而言也同樣如此,企業基因組就是一套企業的生存策略,代表了這個企業在不同抉擇、不同社會環境下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當基因序列被固化,而環境仍然在變化,不變的個體不再適應環境,進入一種所謂的生存悖論,在這種狀態下,絕大多數個體會面臨毀滅性的滅亡。因此,一個企業僵化複雜的程式體系不具備適應改變的可能。”

王俊認為,個體的消亡或死亡是對群體最好的進化學基礎,因此“試錯”成為非常重要的關鍵詞。他透露,自己在離任華大CEO之前的一年,在華大內部做了大改革,改革核心就是“劃小”。“一個企業發展最風平浪靜、最穩定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如果有一樣東西它規模很大、構建很清晰,但是很僵化,當它的環境變化產生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時,就是毀滅性的。”王俊說,華大以前的組織構架和方式是普通員工彙報到他這一層級時,中間最多的時候需要過九級。

“而"劃小"最重要的一點是構建自下而上的力量,其核心就是犧牲個體成就群體。如果你有一百、一千,甚至一萬多個試錯單元在不斷試錯,就可以從中找到最好的那個。所以必須把這個企業變成一個一個很小的生命單元,用試錯方式往前走,做得好就用機制讓它擴散,做得不好就讓它消亡。”王俊認為,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試錯,因為環境在不斷變化,且不可被預測,企業不可被設計。

王俊說,最初他在華大基因分出了一百多個小的試錯單元,第一季度20%做得特別好,40%-50%很一般,20%-30%做得不好。但到了第二季度,做得好的變成40%-50%,第三季度做得好的變成60%-70%,“這個過程中,我相信這個企業會變得越來越好,因為有試錯機制和不斷往前走的可能性。”

王俊還坦言自己是一個非常討厭標籤的人,因為歸類會在心理學上形成一種暗示。而創新的變化在於對自己的發現和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並去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加入創業公司前,需要明確四件事

1、這家公司能否在市場競爭中謀取一席之地

這聽起來像常識,但是許多創業公司在這一點上是失敗的,因為它們的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沒有需求。在 2017 年的第一個季度,許多創業公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不堪重負。在 CB Insights 釋出的報告中,有 204 家失敗的創業公司 CEO 們對自己的失敗做出事後剖析。

其中有一家叫做 Besomebody 創業公司,開發了一個移動 APP,使用者可以線上報名上課,課程從藝術到健身包含甚廣,將教練與學員聯絡在一起,雙方達成一致可以約定線下上課時間。這個專案很有潛力,但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公眾都對它不買賬。

儘管有風險,企業家們還是孜孜不倦的推介自己的產品,以期在某一天能夠獲得關注。

在一些案例中,這種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舉例來說,Rappler 新聞網,一家來自菲律賓的媒體創業公司,即使被大公司瞧不起也從未停止進步的腳步。當然 Rappler 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市場對資訊與通訊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2、對公司創始人做背景調查

這位創始人之前創過業嗎?創業成功了嗎?如果失敗了,是為什麼呢?他用什麼為自己背書呢?這僅僅是一部分應該下功夫研究的問題,不管是通過 Google 網上搜索,還是通過自己的人脈網,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該心裡有數。

當一家創業公司難以為繼宣佈關門時,通常它的創始人都會寫一份事後剖析報告。許多創始人會將這份報告發布到媒體上,如果你的未來老闆曾經失敗過,你最好知道為什麼。

3、找出公司資金來源

一些創業公司失敗是因為缺少資金。

這或許意味著投資人、廣告商、客戶或者消費者對這項投入沒有信心。Chacha,一個基於人力的搜尋引擎,因為網頁廣告投放的下滑,失去了大部分的收入,在市場中搏殺十年後宣佈停業。

4、將公司文化和倫理銘記在心

比起大公司,一些創業公司要求自己的員工承擔更多的工作。這意味著你必須願意在額定工作時長以外加班。

更重要的是,創業公司規模較小,職責也可能會有重疊部分,你可能也需要扮演與自身技能集不一致的角色。

除了挖掘職位和公司的本質,還需要確認你是否取代了某個人的位置。如果是這樣,他是誰,又為何離職?從中得出的危險訊號可以幫助你判斷新公司中是否存在工作過度、職業生涯停滯不前、辦公室政治之類的問題。

為創業公司工作可能非常辛苦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收益也是很可觀的。學習新事物、增長經驗、建立自己的資源組合,這些都只是這份工作帶給你的一部分益處。

最後,在哪裡工作、想要什麼樣的工作經驗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同樣的,在申請或接受來自創業公司的工作機會之前評估這份工作帶來的風險和獎勵,也是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