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業道路上困境

才智咖 人氣:8.45K

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創業網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創業道路上困境》文章,由本站網路搜尋整理編輯,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淺談創業道路上困境

創業者如何避免陷入這些集體性的困境和常態化的危機?我們認為,必須把對錯誤、困境、危機和失敗的分析研究常態化,因為環境變化太快,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其共性問題,誰對這些潛在的危險認識更深刻,就有可能避免之。失敗,往往不是一個具體錯誤造成的,而是一連串錯誤和N重困境疊加導致的。人們喜歡總結成功,但成功的經驗往往很難複製;很多人下意識的迴避困境,但只有正視困境,才能在創業路上未雨綢繆,最終走向成功。

以下是幾大困境:

困境一:創始人的心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魔,陳年的更為特別。選擇將凡客誠品做好做大的他,決定不再寫小說。因為VC們對他說,只要你答應不再寫小說了,我們就投資你。

2006年底是陳年人生中的一個谷底,自己掏腰包創立的虛擬交易平臺“我有網”最後不了了之,讓剛剛從卓越網出來、正意氣風發的他有些不知所措。談到創業困境,他將各類外部問題都歸結為“技術性”問題,而將最大的困境鎖定在“人”上。

驕傲的心魔

陳年反思,導致“我有網”失敗的其實都是低階錯誤,今天的他不可能再犯。首先,他忽視了技術上難以克服的障礙:每款網遊的道具都只能在一個伺服器上使用,而每個伺服器也就幾千人的規模,是個小市場,而不是想象中的大市場,跨伺服器交易的技術又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障礙;第二,他忽視了一點自己並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想象中的交易規則其實是虛幻的,真實的規則掌握在遊戲運營商手裡,我有網什麼都不佔。事實上,後來當遊戲運營商宣佈遊戲免費,並且自己介入虛擬交易市場時,我有網便徹底喪失了生存空間。但陳年曾以為可以靠網遊使用者的力量來改變和影響遊戲運營商。

網遊的`虛擬交易,對於陳年來講,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在此之前,他甚至沒有認真地玩過網遊。但驕傲的心態還是主導了陳年的判斷,以致連續犯下低階錯誤。“卓越網剛開始時賬上只有300萬現金,還負債3000多萬,我都能做起來,還有什麼事我做不了呢?”剛剛從卓越出來的陳年曾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在他眼裡搞定那些玩遊戲的“小孩兒”應該不在話下。

因此,陳年拒絕了過去老部下的加盟,理由是這事太簡單,沒必要那麼多人,他一個人就能搞定,這實際上是排斥了身邊人的不同聲音,讓心魔完全佔據頭腦。沒有團隊,也就意味著沒有不同聲音的制衡。

結果時機和運氣也不太湊巧,2006年底,遊戲運營商開始紛紛轉向遊戲免費、道具收費的模式,管理員自己開始靠賣道具謀生,哪裡還有外人來做生意的空間,“我有網”不了了之。而在我有網的後半段,陳年就已經不太過問公司,而是閉門寫起了小說《歸去來》。他認為,導致“我有網”失敗的幾大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個人的錯誤,心態不好,太過自負。

調整心態

“我有網”失敗後大約半年,機會重現。“運氣太好了!”陳年一上來就說道。當時,已經在網上賣了一年多襯衫的PPG把這個模式在資本圈裡炒得正熱;同時也培育了市場和使用者,尤其是它在媒體上大打廣告,讓普通消費者開始接受網上買襯衫這一行為。“如果做卓越網時賣的不是書,而是襯衫這種更講究消費者體驗的產品,肯定死了,當時賣書最合適。”但對時機的把握歸根到底由人來判斷,能不能冷靜下來看清局勢,還是心態問題。運氣好,也體現在當時陳年剛剛經歷過低谷,小說也寫完了,檢討也做過了,心態好得不能再好。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是,凡客誠品的每一次上升都踩在PPG下降而空出的機會臺階上。2007年年中,PPG在資本圈如日中天、被VC追捧得最熱時,陳年悄悄搭建了凡客誠品,見了幾位熟悉的投資人,這些人都知道當時正處在陳年人生曲線觸底反彈的“買入點”,網上賣襯衫的模式也已被證明可行。雙方約定,只要陳年答應不再寫小說,就投錢給他,因為他們相信陳年只要不寫小說,就能夠冷靜看待整件事情,做出正確判斷。很快,陳年拿到了第一輪投資。

同時,陳年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將卓越網時代的骨幹找回來組建團隊,不再單打獨鬥。他迅速聚集起一支7人組成的有默契和凝聚力的戰鬥團隊,訂下“不許談卓越,不許談噹噹,只許討論PPG”的規矩,每天學習研究PPG.2007年12月初,陳年“到外面走了一圈”,一個月時間就順利融到第二輪1,000萬美元,成為凡客誠品開始奔跑的燃料。緊接著PPG不斷有負面訊息出來,陳年的團隊看在眼裡,大大地動了一番腦筋,所謂“看準時機,拐大彎”,結果就是凡客誠品全面轉向熟悉的網際網路運作方式,團隊的既有經驗開始發揮作用。

到了2008年4~5月間,已經有資本市場可能大勢不妙的擔憂情緒出來,這時候陳年作為“老”創業者的投資者關係管理能力,開始發揮積極作用。陳年又出去走了一圈,感受一下投資人的情緒,回來後給好朋友兼合夥人雷軍打了個電話,雷軍說:“我再給一圈人打電話,然後圈定幾個重點的投資人,一次出價,不許還價。”就這樣,啟明創投作為新進入者,聯合第一輪的聯創策源和IDG資本,還有第二輪的軟銀賽富,4家機構在6月份完成第三輪2,000萬美元投資。4個月後,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陳年又踩準了時間點。

總結凡客誠品不長的發展歷程,陳年認為,關鍵還是自己一開始把心態和位置擺正了:擺正心態,才能看清使用者消費習慣的轉變,才能從對手的錯誤中學習,找到超越的方法;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組建和協調好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才能管理好投資人、股東的關係,一年內順利完成三輪融資。

“沒有歷史、沒有積澱的創業者,在面對使用者、員工和股東時就是不平等的,因為創業是場長跑,是你的人生問題。”所謂天人之際,往大處說是歷史,小處說是個人閱歷,把時間的維度引入創業者心態的觀察,就發現大有不同。從人生、歷史的視角看創業,所謂心魔其實並非不可驅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困境二:團隊民主的代價

要想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成功,執行力是最關鍵的,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認可這種說法

要想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成功,執行力是最關鍵的,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認可這種說法。在這個機會遍佈的市場上,無論朝哪個方向放上一槍,都能捕獲到獵物,但要獲得真正的成功,締造卓越的企業,比的就是誰的槍打得更遠、更持久。執行力不僅體現在溝通、領導藝術和管理方法上,而且體現在團隊搭建和決策模式上,人們經常見到執行力強的創業企業往往是家族式的、集權式的管理,能快速抓住機會,獲得勝利。在這點上,中外確實有大不同。

爭論不休的董事會

母嬰社群“媽媽說”的創始人馬雲,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深刻反思,發現了中外創業企業團隊的這種大不同。他發現,歐美許多成功企業,都是幾個創始人共同決策的民主模式:雖然各居CEO、CTO、CMO等職位,但在創業過程中,特別是決策時,並沒有清晰的權力界線,每個人都參與決策,大家不會特別期待CEO充當靈魂人物的角色。而國內企業則相反,管理團隊會不自覺地期盼有一個核心領導者或者靈魂人物出現,最後拍板做決定,CEO也必須有意識的樹立威信,而不是創造平等氛圍,這樣才能管理好團隊。

藏在馬雲這個發現背後的慘痛教訓還得從10年前說起。1999年,他和魯軍、童之磊、陳曦和劉穎5個人一起創辦大學生入口網站易得方舟,當時是全國聞名的清華創業幫,但最終歸於失敗。10年後回頭再看,他和如今擔任中文線上CEO的童之磊都認為,當時最大的錯誤在於沒有形成有力的決策機制,沒有推出一個靈魂人物駕馭整個方向。

馬雲清楚記得,在易得方舟早期,由於媒體的大量報道,有的客戶慕名而來,當時有一家進口韓國汽車零配件的公司通過記者找到他們,希望付70萬元讓他們做一個汽車零配件的簡單ERP系統。這單生意即使放到今天也很不錯,但當時的管理團隊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是“為什麼不掙這個錢”,一種是“這和易得方舟要做的事情不一致,不應該做”。爭論了一個月沒有結果,最後上升到董事會,5個創始人討論到夜裡2、3點,最後投票3:2,反對的佔多數。

但是被PK下來的一方,仍然很不服氣,結果導致從一個具體商業專案的決策,上升到5個創始人對公司價值觀和願景的不同追求層面。將一件原本可以理性處理的小事,上升到公司價值觀的高度,擴大分歧,造成決策不夠迅速和務實,錯過有利機會。

總結易得方舟的失敗教訓,馬雲認為,對創業公司的管理團隊來講,需要有個靈魂人物做最後決策人。創業企業適合家長式管理也有其特殊原因,就像馬雲和童之磊都提到的,大企業的訴求是降低風險,所以決策要講究制度和流程;而小企業的訴求是抓住機會,因此決策要講求效率和步調高度一致。

困境三:時間點進入還是等待

我們採訪的創業者,幾乎不約而同地將“時機”列為外部不可控因素中第一的位置。的確,在創業過程中,創始人第一要明確做什麼,第二便是時間點。特別是在一個晦暗不明的時間點上,創業者最痛苦的抉擇就是像哈姆雷特那樣發問,現在進入還是等待?

實際上,在具體的創業案例中,在看不清機會時,做往往比不做的結果要好。“通常早進入比晚進入要好,進早了,可以想各種辦法低成本地維持下來,等待市場爆發,但進遲了,就沒有機會了。”去哪兒旅遊搜尋引擎創始人兼總裁莊辰超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