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頤韜:穿梭在矽谷的創業者

才智咖 人氣:2.42W

凌晨,遠在大洋彼岸的李頤韜並沒有休息,這幾天他特意從加拿大飛來矽谷,每天驅車往返於各個孵化器和會場約見投資人,91年的他已經是第三次創業了,這次的專案叫WePromote,瞄準的是精準廣告內容的自動化生成與分發,他介紹說:“如果說Google和Facebook是廣告的精準投放渠道,那麼WePromote是幫助中小企業生成更精準的內容並分發的服務。”,目前已經有六家企業客戶與他們簽訂了合作協議,併產生了實際收益,有趣的是此次介紹他來矽谷融資的人,也正是WePromote的種子客戶。

李頤韜:穿梭在矽谷的創業者

2010年,李頤韜開始了第一次創業,19歲的他做了一個線上競拍網站,一度曾拿到200萬人民幣的term sheet,但最終因為對方要求佔股份比例過高,融資不了了之。在隨後時間裡,他漸漸感到自己的閱歷和經驗不足以運營一個公司,於是決定賣掉專案出國留學,進修計算機。

留學期間的李頤韜並沒有讓自己閒下來,大二的時候他與朋友合夥做了一家多倫多本土線上訂餐的網站,並藉助有閒散時間的`學生開車送餐,這種模式類似於時下正火的Uber,可當時的Uber還默默無聞。但這家網站後來也被賣掉,這筆錢用以買車,和下一次創業的預算。“產品本身模式很好,但因為我們在讀書,周圍融資環境也不好,最後遇到了瓶頸只能賣掉”,在回顧第二次創業經歷時,李頤韜這樣總結:“有時候需要忍,雖然有句話說創造條件也要上,但是你必須對你要做的事情有所剋制,不管是產品或者事本身。如果條件很差,最後只能變成先烈。”

WePromote是他的第三個專案,他舉了個例子來解釋:“百度谷歌目前的廣告平臺只是做了投放渠道,但是投放內容是預置的,比如你想買域名,他會投放給你域名購買的廣告,但是當你買完了域名需要伺服器的時候,它還是會投放給你域名購買的廣告,達不到精準的效果,WePromote就是通過資料處理技術來讓廣告更貼切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李頤韜看重的不僅是國外的業務,還有國內創業環境的趨勢變化,尤其是自媒體的崛起以及傳統行業擁抱網際網路,這些都和他的專案有著緊密的聯絡,他希望未來公司的業務可以在矽谷和中國都留下足跡。而這次創業的合夥人是李頤韜計算機系的同學,早在多倫多第二次創業時兩人就已開始了合作。“他是正好和我互補的人:我熱情,他冷靜;我提新idea,他找漏洞。而且他家裡是經商的,本身就對商業耳濡目染,除了技術很牛,社交也很懂,EQ比我高很多。”

採訪的過程中,李頤韜對國內外的很多熱點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談及最近國內盛行的90後創業熱潮,他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因為BAT平臺都有了,網際網路水和電都有了,現在就要開始和西方一樣,細化務實,90後本身是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成長起來的,更能觀察所在的細分市場的需要。當然,說是90後,也只能說是年輕一代罷了,沒有特殊的意義。中國在跳躍式前進,而歷史總會是驚人的相似的,如果資本不來支援90後,以量取勝,就會有一個需求的斷層,就很難追趕上西方創業者,中國就會一直山寨下去。

而對目前比較流行的精益創業,李頤韜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精益創業這個方法論其實對大部分初次創業的創業者來說,都是比較適用的,但是前提是你有堅定的團隊或者資本去進行試錯和轉型,否則雖然理論上極大減少了成本,但這是用團隊長期士氣換來的代價。此外,現在的使用者普遍都已經習慣優秀的產品,單純簡單的MVP(最小可行性原型)從使用者體驗上就會被放棄,必須做最低滿意度的產品做實驗才有真實性。而如果你已經有了創業經驗,你想代表著未來或者更偉大的事,前提是你已經輸得起了,那麼請嘗試用反精益創業,因為那樣才能創造新的產品,甚至改變世界。”

談及為什麼創業,他的回答簡單直接:“就是想去創造價值,不甘於平淡度日......前兩次創業更多的都像是一種積累和修煉,這一次,步伐邁得更堅定了。“

在李頤韜的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開闊的視野和務實的做事方式,這或許就是國內的很多90後創業者們所缺少的品質。整個採訪結束時,已經是矽谷時間凌晨3點多,李表示他要看會兒其他的東西,第二天繼續他的矽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