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學生職業選擇的一種方式

才智咖 人氣:1.8W

創業,是大學生職業選擇的一種方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的問答資訊,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創業,大學生職業選擇的一種方式

記者:您如何理解大學生創業?大學生是否一畢業就應該創業?

王豔梅:首先應該闡明的是大學生創業是職業選擇的一種方式,更是高質量的就業形式。從目前的社會背景和國家政策來看,大學生創業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業不是大學生被動就業的應急措施,是一種更積極更主動的就業形式。

對於大學生而言,是否畢業就應該創業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單純用“是”還是“否”來回答,而是要用是否適合創業來回答更準確些。創業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只有一些具備創業素質的人才適合進行創業。不要為了就業而被動去創業,

大學生畢業後是否適合創業沒有一定的約束和規定。無論是大學生還是社會創業者,創業都是有前提的。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過創業教育,並利用校內創業園區孵化平臺或通過其它實踐活動礪練創業本領,積累創業經驗,畢業時已經具備了創業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和必要的先決條件,如專案、資金、團隊等,那麼大學生畢業即創業是可以的。例如我校動物科技學院09屆畢業生李卓同學就是一個生動鮮活的成功創業案例,他通過在校期間2年多的創業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畢業後創辦長春安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產品暢銷全國,業績斐然。2010年5月,被長春市政府評為大學生創業標兵。

記者:您認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王豔梅:這個問題可以從創業準備期、初創期、發展期、和穩定期幾個過程來談。第一階段創業準備期最大的難題是決擇難,大學生畢業後對於自身是否適合創業,而如何判斷自身是否具有創業素質呢?只有通過創業鍛鍊和體會才能知道,因此邁出第一步是最難的。

對於一個有創業慾望者來講,首先自身的創業素質尤為重要,它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其次還要經過一段是否創業的心理煎熬決擇期。第二階段初創期存在的最大問題團隊建設和資金的籌措。第三階段發展期,常遇到的一些缺少資金、缺少經驗、和在管理中忽視細節等問題,但是最大問題是心理上的焦躁,如何靜下心來思考和總結前期工作,如何加強團隊素質建設。第四階段穩定期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建設企業運營的內部與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建設面臨團隊領導機制、成員的退出機制、人才引進機制等;外部環境建設主要困惑是如何具有與企業及業務主管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溝通、公關、協調、洽談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創業心理和創業能力準備是否充分的問題。因為這是導致在創業過程中對於困難和挫折的應對是否主動,是決定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記者:大學生創業話題爭論不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太低且創業的專案多集中在低層次領域,不知道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王豔梅:您說的大學生創業專案多集中在低層次領域,我認為確實如此,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科技含量的創業專案在裡面,但佔比例很少。這是現在普遍現象,大學生創業初期,多選擇生存型創業,保障基本的生活需要。本身大學生創業是挑戰自我,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精神享受。創業者是否佔據了創業的天時、地利及人和要素,對於大學生而言,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風險係數較小的專案是非常合理的。當然這部分專案多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專業性不是很強的領域中,比如服務行業、商業、零售業等,但是做大做強必須從小事開始。也有一些專業性強、科技含量高的創業專案最好是在專家、行家及教師的指導下開展。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的原因:一是大學生創業動機和創業成功慾望不強烈,絕大多數是激情型和被動型的,這型別的創業學生一般準備都不充分,盲目創業,心裡沒有準備好,沒接受過創業教育,沒有在社會實踐過,熱血沸騰創業一陣後,才開始正視自己,創業失敗,創業便成了青澀的回憶;二是有準備型學生創業對於專案的篩選不夠全面和客觀,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缺乏管理經驗和市場預測能力。三是企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初創企業團隊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尚待加強,因為初始創業團隊成員基本上是靠情感凝聚在一起,沒有相應制度規範進行約束。現在這個問題已獲得解決,政策上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越來越重視,大學生接受的創業教育也越來越系統,大學生在校都經過大學校內的創業通識培訓,有的學校已開設了創業選修課,例如:SIYB,SYB,KAB等創業課程的細化培訓。

記者:大學生創業,相對於其他群體,您認為他的優點有哪些?他們的不足又是什麼?

王豔梅:大學生創業相對於其他群體優點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有激情。對夢想的事情有激情去做;強烈的圓夢意識會  產生不竭動力,這是創業成功第一要素。二是具有較高智力基礎。大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對事物的領悟力比較高,思維活躍,不受拘束,想象力比較豐富,創新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領航者。三是有一定的自信心理基礎,敢於應對挑戰。四是技能比較強。能夠得心應手運用IT技術,能夠在網際網路絡上搜尋到許多資訊。五是輸得起。對於沒有成家的大學生暫無家庭負擔,其創業很可能獲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援,即使失敗,大不了從頭再來。因為失敗更能讓學生清醒認識到自己目前是否具備創業資質,通過親身體驗瞭解企業運作的整個的機制和過程,才能準確定位自己。只有經過創業的過程,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社會位置。

大學生創業的弱點有很多,一是零基礎。如零資金、零人脈、零信用等,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困難重重。二是容易紙上談兵。激情創業,直奔成功,對專案前景及銷售市場預測過於樂觀,失敗方面的應對機制很少;三是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大喜大悲,心態調整能力不足,我認為這是最大弱點。

記者:一名大學生,從有創業意識到創業成功。您認為,我們的政府、學校乃至企業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前進?

王豔梅:引導幫助大學生創業,近幾年我國政府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但我想還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加強投入:一是繼續營造倡導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氛圍,出臺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並對創業成功的大學生個體重點進行宣傳,讓大學生認同創業光榮,社會寬容失敗。二是對提供大學生創業平臺的基地、園區、社會培訓機構,給予資金上的重點幫扶,對大學生創業工作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或單位給予資金上的傾斜。

學校是培養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單位,學生能否創業,是否敢於創業最重要的環節,一是開設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讓學生了解創業,知道創業的基本過程,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創業素質。二是學校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孵化園區,成為在校學生的創業實踐基地。讓學生在這裡有創業的初淺償試。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企業應該給學生提供創業專案和創業資金上的支援,讓學生在校期間,為企業做些可行專案,對學生未來的自主創業與研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深遠的影響。

總之,縱觀已開發國家的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創業是重要的一股力量,大學生創業成功必定要走一條創新之路,它是國家未來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源頭活水。所以做為政府、學校和企業都應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系統的服務。

 

如何把握好創業“分寸”

首先是定位優勢。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與展示。商場爭鋒,無非是優勝劣汰。其實經營活動的過程就是資源整合的過程,那麼,這就需要你仔細地分析,並找出在哪些方面比同行更有優勢。人才、資金、貨物、原料、工藝、服務還是銷售市場?需要注意的是,要找準自己的優勢、選擇突破口時切忌主觀臆斷,一定要客觀地分析研究,認真去請教專家、行業權威,因為這是立店之本,不可輕視。所謂優勢是比較出來的,有雙手不是優勢,但是有手套戴就是優勢。有了優勢要注意保護它,必要時可申請專利、註冊商標等。人最明智之處是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對於零售店的經營而言,那就要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並以此作為搶佔市場的先決條件。

其次是合理取捨。合理地經營之道,不要企圖什麼都完美無缺,而是選擇將某一個方面做到最好。真正聰明的經營者,只會在某些方面用盡心機,集中優勢,才是成功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結果只會費力不討好,甚至滿盤皆輸。做大必須先做強。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只有根基穩,才能經受得起風風雨雨。在現實中,對於發展規模與速度需要你去權衡,作為本小利微的小店,尤其是入門不久的小店,更需要選擇速度而舍規模,否則負荷太重,店鋪的命運就生死難料了。當然,這也只是發展階段的策略之計,一旦時機成熟,應及時調整策略,將店鋪做大做好。條件不成熟或沒把握時,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如果擔心喪失良機,不妨向專家和權威人士請教,或自己親自去做調查,這樣可以儘可能地避免盲目投資與減少損失了。

再者是預測風險。商場如戰場,在面對風起雲湧的市場時,要將不利的因素納入經營規劃之中,做到未雨綢繆。這樣你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市場的各種風雨,才能將各種風險的機率降至最小。要科學地決策和判斷,深入調查、客觀評估。行動以前估計到最大風險的思考方法,可以讓你在競爭中游刃有餘。那麼,真正做起來的時候,自然將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了。這樣就不會使你在忙中出錯,甚至會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