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融資的運作模式

才智咖 人氣:1.58W

貿易融資,這一詞彙曾風靡一時,存在哪些風險?大家知道貿易融資的運作模式是什麼?

貿易融資的運作模式

1國際貿易融資與期貨市場

長期以來,通過遠期信用證方式取得發貨前信用融資成為國際貿易融資的主要手段。以銅為例,通常我們會認為,隨著通脹預期的增加,銅價上升,銅的變現能力及適銷性遠高於其他進口商品,銅作為短期動產融資的標的物,也得到銀行的青睞。以下主要對電解銅貿易融資應該具有什麼貿易平臺,應該如何進行操作以及融資成本核算、融資方案的選擇方法等進行分析。

電解銅融資平臺的搭建

電解銅融資可以通過兩種途徑進行:進口和轉口。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轉口貿易價格風險相對較小,是融資的主要方式。當然在銅內外比價合適的情況下進口銅可以提高銀行對企業的授信,增加貿易的真實性,是轉口貿易不能比擬的。這兩種融資方式都要求企業必須取得進出口經營權。

在企業組織結構上,可以設定三大部門:業務部、商務部、財務部。業務部負責上下游客戶的洽談、合同簽訂及經營成本的把控;商務部負責單證和貨物的安全,保證交易順利完成;財務部負責信用證開立及承兌、財務風險控制等。

電解銅融資操作模式

進口:國內貿易商向長期合作的國外銅供應商提出購買要約。雙方完成發盤、還盤等討價還價過程,最終簽訂購銅的商業合同。合同簽訂完成以後,進口商以商業合同向銀行申請開立遠期信用證。信用證開立完成以後,賣方制單,並通知買方單證基本情況,買方準備進口報關資料。貨物到達港口或貨權由賣方取得後,賣方向銀行交單。銀行在核對信用證資訊後無條件承兌,進口商承兌後取得貨權憑證。報關後即可在國內銷售,兌現貨款。信用證到期前進口商還款。這樣進口商就贏得了一段時間內的信用融資。

轉口:國內貿易商向長期合作的國外銅供應商提出購買要約。雙方完成發盤、還盤等討價還價過程,最終簽訂購銅的商業合同。合同簽訂完成以後,進口商憑商業合同向銀行申請開立遠期信用證。信用證開立完成以後,賣方交單前,國內貿易商根據貨物到港或取得貨權憑證的時間聯絡國外買家,簽訂轉口合同。在信用證承兌取得貨權以後,按照轉口合同的貿易條件(一般為TT或DP)寄出貨權憑證,兌現全額貨款。

融資成本核算及融資方式的選擇

貿易量:按照採購200噸陰極銅的.數量,舉例以歷史價格為例,暫定價為8800美元/噸加上100美元計算,開證金額為8900美元/噸×200噸×6.4,即人民幣(6.8839, -0.0060, -0.09%)1139.2萬元。

目前信用證一年期貼現利率:五大行為2.8%—3%,普通商業銀行為3%—3.4%,信用證開證手續費為千分之1.5。如果公司沒有銀行授信,可用承兌匯票質押,承兌匯票手續費為萬分之五,承兌保證金年利息3.5%,承兌保證金按照50%收取。

如果採用進口模式,需要套保資金規模:(8800+100)×1.17×6.4×200×0.25=3332160元,可能佔用資金時間最長約半個月。按照月利息0.009計算,資金成本最多為14994.72元。

提前點價保證金:(8800+100)×1.17×6.4×200×0.1=1332864元,可能佔用資金時間最長約10天。按照月利息0.009計算,資金成本最多3998.59元。

設定融資成本目標為月利率0.006,開證時間為一年的情況下,分別計算進口和轉口可行性。

信用證議付費為11392000×0.03=341760元;信用證開證手續費為11392000×0.0015=17080元;承兌手續費為11392000×0.0005=5696元;承兌保證金利息為5696000×0.035=199360元;合計財務費用為165176元;財務成本月利率為165176/5696000/11=0.0026。

倫銅和滬銅價差設為X,則X=(0.006×11×5696000-165176-14994.72-

3998.59)/200=958.83,即倫銅和滬銅價差在958.83元附近可以做進口。按照歷史市場情況,倫銅和滬銅的價差均值一般在1000元附近,在融資目標設定在月息0.006的前提下,進口是可行的。

買方和賣方升貼水差設為Y,則Y=(0.006×11×5696000-165176)/200/6.4=164.5美元。買方和賣方的升貼水差一般為50美元左右,在融資目標設定在月息0.006的前提下,轉口貿易是可行的,並且還可以將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貿易商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貿易模式。

2物流服務的抵押融資與期貨市場

在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之間,通常是依靠貨物的流通作為聯絡紐帶,因此通常可以認為,物流是供應鏈存在和延展的基礎。與此相對應,供應鏈金融也必然要以滿足物流所派生出的資金融通需求為主要形式,這與缺乏基礎物流業務做支撐的傳統授信業務具有明顯區別。

隨著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貨代、倉儲、運輸等物流企業與生產、貿易類企業的聯絡越來越緊密,第三方物流企業正逐漸滲透到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