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創業問題

才智咖 人氣:2.99W

三大創業問題1

三大創業問題

工作量增大

創業者疲於奔命,顧此失彼。創業成功後,人員增多,業務繁忙,企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然而,創業者習慣於發號施令,事必躬親,唱獨角戲;員工也習慣於接受命令,對創業者有依賴心理,從而導致創業者日常事務過多,工作量劇增。不可避免的結果便是創業者感到力不從心,不堪重負,但又沒有抓住重點。

決策得不到有效執行

創業成功後,企業開始有現金流入或者贏利,招聘、遷址、購置新裝置、培訓等,忙得不亦樂乎,於是管理費用急劇上升。企業經營的範圍和地域也會擴大,管理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問題也多了起來。幸好,創業者一如創業過程中那樣果斷,員工也依然貫徹執行決策,但是,創業者無法一一監督、評估決策的執行,企業也缺乏相應的機制與政策,因此,決策執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利潤難以提高

創業可能更多地源於創業者對市場機會的前瞻,企業所從事的業務具有獨創性或具有某種競爭優勢。創業成功後,會有許多跟進者進入市場,企業的優勢會逐漸減弱,競爭壓力增大,業績增長率會隨之下降。另外,企業越是成功。創業者越是感到志得意滿,有時甚至覺得無所不能,擴大經營和多元化便在所難免。攤子太大和對新業務不甚瞭解,難免會出現失誤,從而侵蝕企業的利潤。

三大創業問題2

25歲的郭星彤是一名自主創業者,20xx年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去年4月申請了大學生創業貸款,她不免有點苦澀地說:“我的業務合同眼看著下個月就到期了,現在才拿到貸款。”像她一樣,貸款程式複雜、週期長,已經成為困擾不少大學生創業的瓶頸。而綜觀大學生自主創業期間暴露出的問題,不僅僅是政策層面,也包括大學生本身,都亟待解決。

貸款限制多週期長

我市現行的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政策規定,申請貸款的物件須為20xx年1月1日以後創辦且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服務,或從事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開發的小型法人企業。對於20xx年以前註冊成立,從事一般性第三產業的大學生創業專案則被排除在外。同時,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僅限於本市戶籍畢業生,外地戶口大學生在我市創業的貸款問題難以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申請創業貸款。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申請貸款的大學生須向市創業辦申請貸款資格認定;市創業辦研究同意後,大學生要參加陝西教育學院為期一個月的創業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再持創業計劃書或專案可行性分析報告向市科技局提出專案技術性、可行性的評審申請;市科技局評審認定後,貸款申請人持市科技局專案評審意見到市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申請並辦理擔保手續;獲批後,再到商業銀行按照商業貸款的程式進行核貸,整個流程往往需要半年之久,影響了大學生申請貸款創業的積極性。

受到種種限制,大學生創業貸款發放總體規模較小。創業貸款政策實施以來,累計發放46戶1245萬元,尚未達到貸款基金規模,沒有達到放大效應,與當初設計的“將創業貸款基金通過金融槓桿放大2至3倍,提升創業貸款的扶持面和引導作用”還有較大差距。

高科技創業專案少

在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政府部門發現,大學生申請的創業專案科技創業專案少,大學生創業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據統計,目前,已發放貸款的46戶企業中,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企業僅為10戶左右,佔總戶數的21.7%。創業貸款專案主要集中在服務業領域,這與扶持大學生創辦科技型企業的目標有一定差距,同時也不利於發揮大學生創業的自身優勢,大學生們的競爭潛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發掘。

熱情高 能力不足

剛出校門的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大多創業熱情高,躊躇滿志,但是也不乏眼高手低者,缺乏腳踏實地的耐心,對創業市場執行情況以及經營風險等問題預計不足。

大學生創業在企業管理、市場行銷、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在大學生創業者中,有些缺乏可行性的創業專案,有些雖然具備了創業專案但缺乏創業能力和企業管理實踐經驗或對創業專案實施運營的能力較弱,一些創業者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把控能力,部分創業者缺乏承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素質,還有一些創業者將創業貸款作為專案的唯一資金來源,這些都增加了大學生的創業風險。如果獲得了額度較大的創業貸款,但創業以失敗告終,這將為他們帶來長期的、沉重的經濟負擔和不良的誠信記錄,不利其發展,也不利於大學生創業貸款的良性迴圈。因此,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指導服務亟待加強。

記者也獲悉,昨日召開的全市大學生創業工作座談會上傳來好訊息,我市將成立大學生創業協調辦公室;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式,縮短貸款審批週期;成立創業輔導團,一對一輔導等。

相信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西安的大學生創業之路會越走越寬。

三大創業問題3

 問題一:深思熟慮

準備創業的朋友下定決心想自己創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不可因一時興起或一時衝動而創業,估量自身是否適合創業,切忌浮躁。不可看著人家創業成功感覺很輕鬆,也想自己創業。創業者都是要通過考察市場、聚集資金、估量風險值、選擇投資專案、完善經營理念等等諸多複雜環節。

問題二:估量風險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創業者要權衡投資風險是否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以內,給自己做最壞的打算,為自己預定幾套方案,確保在投資失利的情況下還有能力東山再起。

創業者對未來展望充滿信心這是個很好的心態,但也要時刻保持危機感,警惕市場的微變化。商海風雲莫測,商場如戰場,如果只想到財富而忽略了對實際情況的權衡,投資者只會落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問題三:投資需謹慎

投資專案的選擇是創業者必須考慮的重中之重,投資者需考慮投資專案是否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是否廣闊,盈利如何。萬萬不可跟風投資,有一些投資者看到別人投資的專案盈利很好,便跟著做相同的投資專案,市場的接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過多人從事同一投資專案,市場會趨向飽和,從而造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商品積壓導致價格的降低甚至以低於成本的方式銷售,這些都將造成投資的失敗。

三大創業問題4

在網際網路領域,李開復是一位公認的“導師”。不過,想要獲得他的投資青睞,創業者們可得小心。因為,他可能會檢查你的手機,看看你下載安裝了什麼APP。他還會窮追不捨讓你說出對競爭對手的評價,讓你教會他點什麼。

在病癒復出之後,李開復以更為靜心的態度觀察著如火如荼的創業創新大潮。他發現了創投圈的三大問題和三大方向,也給出了20xx年的預測。

《財富》(中文版)——在圈內,創新工場的投資讓人矚目:截至20xx年9月,投資超過200個專案,總投資額接近4億美元,投資的公司當中估值超過1億美元的有25家,最高估值的美圖超過了20億美元。

這一業績也博得了投資人的滿意。“我們在這6年當中募資的速度越來越快,肯定和支援我們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的盈利模式就是一個VC基金,年化回報都在40%以上。投資人對於我們的基金回報是認可的,基本上在國內所有的VC裡面應該能夠進入前5%,甚至更高。”李開復說。

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業績呢?

對於如何判斷一個專案、一位創業者,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自有一套辦法。察言觀色必不可少,經過允許,李開復還會把創業者的手機拿過來檢查檢查,看看此人在用哪些App。

當然,李開復也深知“沒有一個固定的問題可以問任何創業者。”一般來說,李開復會仔細瞭解一名創業者過去的成功和失敗,並且讓此人點評未來同領域裡的競爭對手,同時詢問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如何合作?這款創業產品的關鍵點在何處?如何去找到最合適的槓桿?諸如此類。“我們問這麼多的問題,如果你真的很牛,我們應該很佩服你,而且從你的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因為這個領域是你要創業的領域,你還不能教我點東西,那說明你對這個領域的瞭解還不夠。”李開復說道。

正是這些細緻的工作成就了李開復。但不幸的是,一場疾病讓李開復暫別創新工場長達17個月之久。也是在李開復暫別創投領域的17個月當中,中國的創業者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悲喜:諸如滴滴出行等一批獨角獸公司快速崛起;資本在兩年之內經歷了從盛夏到寒冬的急轉直下。按照滴滴快的CEO程維的話說:“你已經感到資本的冷雨打到了臉上。”

可是,李開復真的離開了創投圈麼?答案可能並非如此。在過去的兩年當中,李開復選擇了一個更加冷靜的角度來觀察創業環境的變化。“有時候資本過熱,讓一些創業者和一些投資人沒有看清楚方向。”他說。

現在病情穩定之後,李開復已經迴歸創新工場8個月有餘。這8個月,李開復又有了新的思考。“過去我回來的這8個月期間,前幾個月正好看到了最火的狀態,各家O2O公司融到了鉅額的資金,但是在後來的這三四個月裡,看到我們進入了資本的寒冬,前後對比差別很大。”他說,在O2O領域創業,有很大的挑戰。我們還是希望看到,能夠真正對使用者產生價值的服務,而且是使用者真得願意掏錢來買服務,而不是因為補貼才來用服務。

此外,李開復如今正在觀察哪些專案?又如何看待中國創投領域泡沫?以下為《財富》雜誌專訪李開復的節選:

《財富》:你認為20xx年比較好的投資領域是什麼?

李開復:20xx年有幾個比較大的趨勢,我們會很看好。一個是智慧硬體領域。但是我們不會說物聯網時代來了,所以蜂擁進入這個領域。之所以看好這個領域,是因為中國製造正在變得強勢,而且中國有很好的市場,有更加低廉的硬體生產能力,如果能夠做出一些優秀的智慧硬體,能夠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能夠掙錢,就能夠把智慧硬體的熱潮滾動起來。

第二是內容的網際網路化。這個可能很多人覺得已經發生了,但其實還沒有。因為現在最棒的視訊內容還是在電視上,但是網路上的內容,比如說《奇葩說》這一類的節目已經開始流行了。我們認為,更多的聰明人,會從傳統的渠道走入網際網路的渠道。傳統內容的網際網路化,可以產生出很大的價值。因為越來越多的眼球在那,更多的廣告就會投入,而且以後它的收費模式可能會超過廣告,因為網際網路是可以互動的,是可以用虛擬商品的方式來掙錢的,所以這一類的內容我們看好。

另外,我們對於95後、00後喜歡的內容也非常看好。因為95後、00後是真正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對這些新的內容的嗅覺和他們的品味是與我們很不一樣的,而且我們認為他們會引領那些85後。所以我們非常關注這些95後、00後他們喜歡什麼、看什麼,也願意投資一些公司做他們喜歡的內容。

第三是B2B領域。B2B的時代會來臨,會比美國遲一段時間。B2B這件事情,以前說了很久,但是都沒有特別做得很火,就是因為當年的B2B就是阿里巴巴的“黃頁”模式。現在,因為交易已經開始,所以有了交易的B2B未來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一個產業。

《財富》:你認為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創業的泡沫大嗎?

李開復:泡沫整體我覺得不大。一方面,泡沫已經破了一些,O2O領域之前有一些被過分炒作的案子或創業者,燒出了使用者,但是沒有燒出價值。

另外,有一些投資人可能從原本投資後期擴充套件到早期,或者中期,不太瞭解早期的一些規律,看到很有魅力的創始人,或者很大的產品相關資料,就拿錢砸進來,或者競價,在某一些領域就造成了比較多的泡沫。

在過去兩三個月,創業者們已經看到了融資的挑戰。可能未來的半年,甚至一年當中,還會有不少公司面臨融資困境,甚至關閉,但是我覺得整個創投圈的專案估值正在逐漸接近理性。

《財富》:你如何避免和BAT的投資競爭?

李開復:幸好我們這個投資階段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BAT不太會投A輪的專案,對他們而言,這些專案也看不清楚,如果BAT每一個都去傾斜資源,就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分了。BAT基本還是會看中C輪左右的專案。如果我是C輪的投資人,我可能就會說,還是有些領域BAT的資源不見得是最好的槓桿。

比如在有些領域裡,如果創業者真的想做偉大的公司,不想這麼早就投降了,因為你抱了B可能得罪了AT,抱了A可能得罪了BT,所以這些公司還是有自己的成長空間。但我還是很高興自己在做A輪,因為我們不會面臨這個問題。

《財富》:在你過去的投資案例當中,創業者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李開復:我們看到的創業者常犯的錯誤有好幾個:第一個就是執行力不夠強。團隊可能對一個行業的把控很好,創始人也很厲害,但是在執行過程當中,跑得也許沒有競爭對手快,或者產品做得沒有在原來預期的時間點達到里程碑等。

第二個問題是不專注。每一位創業者都很聰明,但是聰明的人往往點子會很多,團隊什麼都去試,你會發現無論是彼得·蒂爾的《從0到1》,還是埃裡克·萊斯的《精益創業》,這些理論都是提倡創業者要快速執行迭代才能夠把創業做起來,所以不專注則是對創業的致命打擊。

第三是創始團隊不和。這個不和其實源於沒有長久的認識和前期的信任基礎。

《財富》:你現在投資的最大動力是什麼?

李開復:我們想幫助年輕人。看到他們的成功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我們希望能夠在他們的創業過程當中,給創業者真實的加分。並不只是說看到他們的成功、融資、上市、產品受歡迎,這個當然也會分享他們的喜悅,但是真的讓我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我們真的幫助了他們,他們真心的感謝我們的幫助,這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

在李開復暫時離開輿論視線的時光裡,中國網際網路界恰好發生了迅猛而急劇的變化,BAT局面沉澱下來,創業創新浪潮在多方矚目中激盪出一些泡沫,但這顯然還不是盡頭。正如李開復如今總結的:一方面,O2O領域的創投泡沫燒出了使用者,但是沒有燒出價值;另一方面,仍有投資人從原本的投資後期擴充套件到早期、中期。

那麼,新一年究竟會如何發展呢?沒人知道,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也許,就像最近BATM陸續開年會定的調子一樣:“開心就好!”

三大創業問題5

迅速發展的經濟、不斷完善的海外引才政策、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巨大需求……這些條件為海歸創業提供了黃金機遇。然而,對於回國創業,很多海歸坦言心存顧慮。那麼他們的顧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緣何產生又如何消除呢

顧慮一:人才集聚問題

20xx年初,在美國學習工作了10多年的金曉冬和創業夥伴回到中國,創辦了北京昆天科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對於回國創業,金曉冬坦言他當時可謂顧慮重重,其中能否聚集足夠人才是他最為擔憂的問題。

金曉冬解釋說:“我們做的是微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而這必須由研發團隊協作完成。並且,公司發展的關鍵在於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

在創業初期,該公司主要依靠從美國歸來的海歸團隊做智力支撐。之後,為保證業務持續發展,公司開始重點培養本土人才。“目前公司的核心設計人員及中層管理者都是本土人員。雖然培養人才花費了很多時間,但目前來看是非常值得的,人才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金曉冬說。

顧慮二:創業資金問題

很多海歸手握技術和專利,然而缺乏資金往往成為他們創業的一大阻礙。

樑海聲是“1.5維條形碼”的發明人,他先後在日本和中國取得了該項發明的專利。20xx年,樑海聲開始回國創業。“回國創業,技術方面我並不擔心,但就是缺少專案啟動資金,資金問題確實是我當時比較擔心的一個方面。”樑海聲坦言自己回國前的心態。

TAGS: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