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營銷要善於利用消費者的無知

才智咖 人氣:9.6K

日前看了一家建材賣場的軟文廣告,標題是《責任315,XXX教你理性消費》,其內容還說些行業黑幕,再提醒消費者不要上當之類話題。我贊成和支援商家能夠真正為消費者利益著想的,但反對該賣場試圖教育消費者的廣告說法。

創業營銷要善於利用消費者的無知

在工作中接觸不少中小企業的老闆,因而常聽到他們用“這個行業市場很混亂,消費者很不理性”的理由,來說明企業的銷售做不好的緣故。每逢“3。15”,總有不少企業在媒體上叫賣誠信,認為博得消費者信任是企業宣傳的重要目標。正因為企業是這般認識消費者,所以常有“倡導理性消費”的廣告語出現。在許多企業看來,消費者是很無知的,所以“上了競爭對手們的當”,為此才義憤填膺的站出來高喊“誠信”,呼籲消費者要“理性消費而不要上當”。

對於許許多多的產品來說,消費者的確欠缺認識,因而也確實屢屢上當,而使奸詐商人屢屢得手。這種現象使奸商們洋洋得意,使正當商人們憎恨憋氣。但從企業營銷的目的是“把產品賣出去”的需要出發,不僅是奸詐的商人可以利用消費者的“無知”,那些標榜“正當商人”的企業也照樣可以利用消費者的“無知”,因為你把好產品賣給“無知”的消費者不是一種罪過,反而是看你會不會賣。

企業倡導誠信是應該得到讚譽的,錯在想讓消費者認同你的誠信再來買你的產品。從我們的自身實際出發,我們也對太多的產品瞭解甚少,如三鹿發生前,誰會對牛奶的成分去做多方瞭解後再去購買?誰又會對牛奶產生有毒的懷疑?因此,人們買牛奶製品時只是看價格和品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讓消費者瞭解產品、瞭解同行、瞭解行業內幕,在全面瞭解後再做購買決定,這就是所謂的理性消費,但客觀上存在著太多的不可能,因為消費者要做到理性太困難了,需要很長時間去了解產品和市場,還要消費者有足夠的耐性。同時,企業要向消費者宣揚誠信,要向消費者灌輸理性消費的主張,就難免要說說別人不誠實的事例,消費者往往把這種說教看成是你在攻擊他人,不但難以應合你的主張,反而對你產生反感。

從理論上講,消費者總對自己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有所關注,如對產品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的關注,現實中也的確如此,消費者不可能不關注自己所要接受的商品或服務。問題在於消費者的關注是感性的,而不是一些企業所想象的理性。如一家新開辦的裝修公司開張,只要投放了一定數量的廣告,把企業描繪得好一點,再給一點價格刺激,消費者就會把裝修業務交給這樣的公司。從理性的要求來說,要裝修新房的'消費者應該對裝修公司的設計與施工技術很關注,而新開張的公司能否勝任還無從考證,但消費者憑企業的廣告就做出消費決定;又如一些賣場開業,部分商品特價促銷會引來許多消費者排隊購買,一些後來的消費者會不問任何緣由,就在隊伍後面站著跟著別人湊熱鬧,花了半天甚至更長時間排隊,就算買到了商品可卻沒有省下幾塊錢,如果把排隊購物的時間用與去做點別的事,賺到的遠比享受到的優惠要多,可消費者卻不會去這樣盤算。再如大家所熟悉的幾大惡俗廣告,腦白金被說成是“禮品”,消費者不會去做什麼區分,送禮就按廣告說的去做;而恆源祥只讓是讓人知道而已,並不對產品做任何說明,消費者只知道“恆源祥”而不知其產品內在,認為廣告做了那麼多就買他的好;甚至於“牙好胃口就好”的牙膏廣告,也被消費者稀裡糊塗的接受了。

消費者不去全面瞭解產品、企業、市場,消費過程總有許多的隨意性決定,感覺好了就決定購買。因此,許多的商家做不好生意不是因為不誠信,而是因為“講理性消費”卻又不能博得消費者的認可,甚至把消費者給講跑了。

現實中絕大多數消費者只關注自己所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在沒有出現因消費保障問題的事件發生時前,他們是不會去了解某家企業是否誠實可信的。以我們自己為例,每天都在消費各種各樣的商品,其中能有多少商品的生產商引起我們的關注呢?答案是很少的。消費者對從未接觸過的產品,總是以商家所激發的興趣為購買決定的依據,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對產品的滿意與否的認識,如所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也是在接受服務後才對企業的滿意與否有所認識。

從許許多多的事例來看,市場上永遠是“不理性”的消費者居多,那些試圖告知消費者“我誠信、我可靠”,請你“放心購買我的產品”的企業,就是因為偏離了消費者的意識與行為的漸進過程,本末倒置地做銷售才不能實現良好業績。要說消費者憑興趣做種種消費決定是“無知”的話,那些講誠信的企業就應該學會利用消費者的“無知”,通過激發消費者的興趣,把你的好產品或好服務賣出去,通過你給消費者的切實保障去體現你的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