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

才智咖 人氣:3.22W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的指示精神,落實科技部“創業中國行動”,發揮中關村對全國創新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引領中國創業進入新時代,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統領,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按照立足高階、頂層設計、放眼全球、引領未來的原則,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創新創業熱情的“乘法”,持續優化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讓創新創業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湧動,依靠市場機制和產業化創新,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為首都乃至全國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新格局做出新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中關村形成創業要素集聚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創業服務專業化、創業活動持續化、運營模式市場化、創業資源開放化的發展格局,持續產生具有“改變世界”夢想的創業者和擁有“顛覆性”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成為全球原創思想的發源地和高科技創業者實現夢想的首選地。

1.國內外高階創業人才高度聚集。形成以“創業系”、連續創業者、“90後”創業者、海外創業者為代表的創業“新四軍”,中關村科技創業者超過20萬人。

2.各類創業群體高度活躍。領軍企業、高校院所成為孵化創業者的搖籃,大企業創業人才溢位效應凸顯,“創業系”超過50個,新興產業領域高質量創業企業超過10萬家。

3.創業金融服務資源更加豐富。中關村天使投資案例及投資金額佔全國一半以上,天使投資人超過3000名。新設立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超過100支,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通過銀行、創投、擔保、保險、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金融服務機構,為5000家以上優質創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4.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中關村創業服務機構超過500家,創新型孵化器超過80家,在海外設立的創業服務機構超過50家,培育1至2家創業服務機構上市。直接服務創業者的創業導師超過1000人,創業諮詢專業機構超過100家,創業諮詢師超過1000人,青年創業公寓超過20家,創業社群超過10個。

5.以創業為榮的理念深入人心。高校院所、投資機構、新型孵化器等主體舉辦的國際性、全國性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培訓等創業活動超過2萬場。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蔚然成風,大公司骨幹投身創業成為一種潮流,連續創業成為一種工作方式,形成“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創業觀。

二、實施七大工程

(一)高校院所“育苗”工程

推動高校院所成為培育青年創業者的大本營。

1.主要任務

充分釋放高校院所創新創業潛力,支援清華、北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為青年創業者搭建展示才華、實現夢想的舞臺,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投身創業者的行列,成就一批充滿激情、懷揣夢想的90後創業精英,引領科技創業的新潮流。

2.實施路徑

大力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孵化。支援高校院所開設創業課程,傳播創業理念,營造青年科技人員和大學生敢於創業、樂於創業的氛圍。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作用,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等服務。

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新平臺。支援高校不斷創新產業技術研究院的運營機制和管理模式,為高校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中試開發、技術轉移、成果孵化等服務。

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支援大學生創業園聯盟與產業基地、企業合作,組織中關村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等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提供導師扶持、天使投資等綜合創業服務。

建設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工商註冊、資訊對接、產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務。

 (二)領軍企業搖籃工程

支援領軍企業成為孵化創業企業的“超級航母”。

推廣百度、聯想、華為、騰訊等領軍企業的經驗,面向企業內部員工和外部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和平臺,形成開放的產業生態圈,培育和孵化具有前沿技術和全新商業模式的創業企業,產生多個從領軍企業走出來的創業系。

構建創業孵化平臺。支援領軍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和產業整合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技術,開展新一代行動通訊、大資料、雲端計算、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技術領域的產業孵化。

帶領創業企業“走出去”。支援領軍企業加強與全球知名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海外孵化基地,建立資訊和市場資源共享渠道,幫助創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三)創客組織築夢工程

為創客組織營造蓬勃發展的環境 。

充分發揮中關村在智慧硬體領域的產業優勢,支援中關村創客組織與領軍企業、高校院所等科技創新資源對接,通過北京創客空間、清華創客社團等各類創客組織,為智慧硬體產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和創業專案。

為創客活動聚集提供專案孵化空間。在中關村西區、學院路、上地、四季青等區域,繼續支援發展一批創客空間模式的智慧硬體孵化器和加速器,進一步擴大智慧硬體孵化空間。

營造創客發展生態環境。整合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資源,大力建設公共技術與推廣服務平臺。支援企業開放裝置和研發工具,為創客群體提供工業設計、3D列印、檢測儀器等電子和數字加工裝置。

支援硬體創新服務業。推動建設積體電路與電子元器件交易服務平臺,建設產品釋出和眾籌平臺,支援為創客群體提供技術研發、諮詢、技術轉讓等技術服務,探索形成協同創新合作機制。

培育創客文化。支援清華創客、人大附中等智慧硬體創新實踐和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創新教育活動,支援創客空間等機構組織創客大賽,在創業大街等建設實體展示體驗中心,集中展示中關村創客智慧硬體產品,提升公眾對創客產品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