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出現“21歲”創業熱潮

才智咖 人氣:3.25W

12月4日下午,氣溫接近冰點,寒風颳在臉上如同刀子一般。北師大就業服務中心內,聚集了一大批懷揣簡歷的大學生,有的甚至是遠道而來的外校學生,窗外的寒冬,絲毫阻擋不了他們追逐創業夢想的熱情。

中關村出現“21歲”創業熱潮

創業大街“組團”攬才

過去一週裡,在北理工、北科大、北郵、北師大等高校,中關村創業大街的1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數十家創業公司組團招聘人才,所到之處吸引了眾多朝氣蓬勃的學子。

“我是1988年出生的,是我們創業團隊裡最老的,他們大多是90年和91年出生的。”一位公司聯合創始人在北師大校園就業服務中心內介紹。在臺下聽講的幾十個人,已經是清一色“90後”在校生。

“你們專案在網路推廣上有什麼獨特的策略?”“你從大國企辭職出來創業,心裡沒有糾結過嗎?”臺上的創業團隊、創業服務機構講完,臺下穿著粉色大衣的女學生王蕾大聲發問。

為了參加這場與創業公司的“親密接觸”,在華北電力大學自動化專業讀書的王蕾一大早裹著厚厚的`圍巾,從昌平趕到海淀。正在念大四的她21歲,憑著出眾的營銷、推廣能力,她一年前開始通過微商在同學中做起賣運動鞋的生意,已經讓她成了月流水十多萬元的“小老闆”,再也不願按部就班地進入國企工作。

“產品經理”、“投資”、“網際網路金融”……走在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中關村一帶的校園裡,擦肩而過的學生們口中越來越多地蹦出這些字眼。在王蕾的同齡人中,就業選擇過去有“國企熱”“公務員熱”,而如今,一股“創業熱”正撲面而來。

“現在中關村出現了一種現象,不少學生大三時就開始創業,他們具有技術優勢,思維方式和國際接軌,做事不墨守成規,因為年輕也不懼失敗,這些人當中很可能會產生中國的喬布斯。”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這些年輕人中不少在開始創業時年僅21歲,這可以被稱為中關村的“21歲現象”。

失敗了,大不了重新來

在哈佛上學、香港創業的高婧,2013年與合夥人共同開發了全世界第一款“無障礙”手機網頁雲適配,同時將公司搬到了中關村,那時她只有21歲。

平常在公司上班,抽時間讀讀書,到學期末則回江西參加大學考試——這樣的奇幻生活,如今正真實地發生在雲適配一個同樣從21歲左右開始創業的大男孩賴正一身上。在網路論壇上看到雲適配並參加“電話面試”後,他果斷北上創業,成為了團隊技術後臺的主管。

和他們坐在一間辦公室當中的人,很多也在21歲上下,然而他們所研發的這樣一項技術連美國的同行都連稱佩服。

“不怕輸就不會輸。”“即便失敗了又能怎樣,大不了重新來過。”當被問起放棄穩定工作而投入高風險的創業是否有擔心時,他們大多這樣回答。

多重因素助幼苗破土

寸土寸金的北京,缺乏經濟基礎的高校畢業生,如何支付高昂的租金成本?鄭曉宇的玩聚北京團隊剛剛創立,就獲得了中關村創業大街一個集中辦公平臺免費辦公3個月的機會。

“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給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公司都提供了支援,只要專案足夠好,一兩年無須花一分錢在辦公空間上都有可能。”中關村管委會創業處馬懿巨集說。

除此之外,在中關村地區,一年上演數十場的創業比賽、創業訓練營,也成了年輕創業者快速獲取行業經驗、積累人脈的好機會。

相比投資那些有多年從業經驗、從大型公司中高層出來創業的“老兵”,將真金白銀交付給涉世未深的“90後”們,顯然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今年下半年,中關村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支援資金管理辦法出爐,支援年輕人創業的資本今後將越發活躍。

現在,中關村眾多的創新型孵化器,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如火如荼的創業大賽等,讓這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們獲得寶貴的創業資源和機會,助力他們破土露芽,並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