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家》引子

才智咖 人氣:1.72W

:本文是筆者於1995年為《中國》一書所寫的《引子》。當時替出版商著想,為了讓書好賣,試圖讓這個《引子》吸引人,結果有點瘋言瘋語,但也基本表達了筆者對傳統的基本觀點。特此上網,僅供玩賞。

《中國儒家》引子

旋渦星系群以每秒鐘800公里的速度在浩翰的宇宙中飛馳,銀河系在距旋渦星系群一億光年的軌道上以每秒鐘450公里的速度飛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五十億年前,當旋渦星系群帶著銀河系來到大宇宙的一個恰當位置時,銀河裡亮起了太陽的光芒。沒多久,地球也轉起來了!?

太陽系帶著地球以每秒鐘250公里的速度繞銀心運轉,十四圈後,生命出現了!又轉了六圈,人類誕生了!?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人類乘著地球繞太陽轉了300萬圈後,旋渦星系群和銀河系已帶著他來到了大宇宙的一個更好去處。於是,地球上出現了四個古老的國家,文明誕生了!智慧之光要與太陽爭輝!?

地球上四個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只有中國古文明連續不斷地發展到了現在。古老而又年輕的中華文明,人類文明的珍寶!儒家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體,它經歷了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偉大的文化,顯示了偉大的生命力!?

;全世界公認的三大文化傳統:中國、印度、西方。哥三個有義務互相珍重,互通有無,在和合中創造奇蹟!一千年前,大唐之後,中、印傳統實現了第一次和合。於是,中國人把獻給了世界,他們是儒家。從此,東半球興起了儒學文化圈。?

一百年前,清王朝大廈將傾之時,西洋文化乘著堅船利炮而來,東、西傳統也聚頭了。於是,譚嗣同創制了“新仁學”,他說:“仁以通為第一義。通有四義: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內外通、人我通。通之像為平等。平等者,致一之謂也。一則通矣,通則仁矣。智慧生於仁。”他要求:“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守仁、王船山、黃梨洲之書。”“仁”是學說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學的最高範疇,譚嗣同要用“新仁學”來統會中西印三大傳統,建立全新的儒家學說。從此,儒家學說走向了現代。有了走向現代的儒家,才能有走向現代的中國。?

中國在奔向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模式不同於世界其他國家,它是在兩千五百年基礎上的現代化。為了更好地前進,我們要了解過去。我們要用的`眼光看世界、看未來。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瞭解傳統首先要了解儒家。?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兩千五百年前,人類文明進入“軸心時代”。孔子集兩千五百年中國古文化之大成,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學派——儒家。孔子的儒家學派又流傳了兩千五百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學派,從而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主體。於是,世界上有了個獨特的說法——“儒教中國”。

兩千五百年的儒家,經歷了六種歷史形態,它們是:子學儒家、經學儒家、理學儒學、心學儒家、氣學儒家、新學儒家。?

子學者,諸子之學也。春秋戰國時,中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化高潮,孔子是最早鳴家的鉅子。通過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的廣泛傳佈,儒家成為顯學。戰國時代,楊、墨之言盈天下,有孟軻者出,祖述堯舜,宗師仲尼,滔滔雄辯,摧折百家,迎來了儒家的第二次高潮,他也成為百家中的鉅子,人稱孟子。戰國末年,養士風起,稷下尤盛,有荀況者出,三為祭酒,最為老師,洋洋灑灑,氣蓋群倫,使孔子之學再展輝煌,他也成了百家中的鉅子,人稱荀子。三子之學,初講仁愛,再談仁政,三講禮法。子學儒家是奴隸解放時代人性覺醒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孔子講仁愛,是要求把人當人看,而不是當“會說話的工具”的去奴役。孟子講仁政,是要求用人學的觀點治理國家,反對統治者的野性膨脹。荀子講禮法,是從人性的弱點出發隱惡揚善,謀求社會的秩序和穩定。此三子者,子學儒家之脊樑也。

;經學者,經常之學也。經者,營也,常也。六經大義若日月經天,故名經;六經之道可常行,故名經。儒者以道得民,保氏以六藝教民。孔子改造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以此授徒,乃成儒家。儒家以六經為經世濟民之道,其學為經學。經學者,解釋六經之學也。解者,解析、解剖、解放也;釋者,消融也,說明也,釋放也。解析六經,解剖六經、消融六經,說明六經,以解放思想、釋放智慧也。一人解釋六經,有一人之儒學,一朝人解釋六經,有一朝人之儒學;歷代儒生解釋六經,乃有歷代之儒學;一部儒學史,就是歷代儒生不斷地解釋六經的歷史。儒家解釋學有兩種方法:六經注我式和我注六經式。注我固注我,我注亦注我;我不注六經,六經何注我!六經之名,出於《莊子》,漢代儒術獨尊,經學始隆。初有今文經,後有古文經;鄭玄小統一,初唐大統一。宋代理學興,經學不稱名;雖不稱其名,經學實有行;清代漢學興,理學即經學。近世康有為,又著《偽經考》;新學勝舊學,經學乃漸亡。?

理學者,道理之學也。理者,紋理也,秩序也,治理也,也。萬物皆有理,理物皆有道。以道理物者,宋儒之謂理學也。魏晉興玄風,經學有轉向;隋唐有三教,中印得和合。韓愈話道統,周子說太極,張載道氣化,程子明天理。南宋有朱熹,平生注四書;綜羅百千代,理學始大成。元蒙有許衡,理學被官捧;有明代元后,理學成八股;陽明鼓海內,理學失人心。滿清入關後,殭屍又還魂;禁錮天下人,直到民國初。五四新文化,砸爛“孔家店”;新學如潮湧,理學下江河。?

心學者,心靈之學也。我心靈明,原是天地的主宰;我的靈明,即是宇宙的靈明。聖人之學,心學也;六經者,聖人心學之跡也。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來今曰宙。宇宙無窮,我心亦無窮。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緣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心學既出,理學縛解。泰州精神衝宵漢,啟蒙思潮來到。

氣學者,氣化之學也。茫茫大宇宙,一氣充無間。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天道即氣化,氣化即天道。氣外無理,氣化即理;氣外無心,氣化即心;氣外無物,氣化即物;氣外無事,氣化即事。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物之為物,皆有其理。即物以求理,實事以求是,此氣學之本旨也。滿清文化專制,氣學畸變而為考據;於是漢學復興,為理學解構。氣學拒斥形而上學,強調實理實事與實功,是近代進化論唯物主義和的先導。漢學只研究問題,不談主義,是近代實證主義的先導。?

新學者,日新之學也。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陰極則陽生,否極則泰來。漢學極盛之時,今誕生。大義微言既發,新學即告萌發。西學東漸,國門大開,儒生留洋,進化論興。大同者,至善也;仁學者,明德也;新民者,覺斯民以達至善也。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新學諦造者也,共倡大學之道,沖決網羅,以奔新世紀也。嚴復者,留洋之儒也;章太炎者,經師革命儒也;孫中山者,集新學之大成者也;朱執信,使新學轉向者也,馬克思主義之先導也。五四之後,新學分化。馬克思主義成為時代主潮。實用主義繼漢學考據傳統,成為理學解構的旗幟。“現代新儒家”繼理學和心學傳統,續新學第二線索,援佛以入儒,兼採西學,為文化保守主義,乃世界人本主義思潮之中國派,以形上學鳴世。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則合。新學在和合中分化,亦在分化中和合。這是一個大分化、大綜合的時代。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大和合的世紀,大協調的世紀。

TAGS:引子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