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感悟

才智咖 人氣:9.55K

毫無疑問《萬曆十五年》開創了一種新的大歷史觀,脫離編年史以時間順序編撰的流水賬和《史記》等側重史料堆砌的傳統。接下來小編本站給你們帶來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感悟,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感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感悟一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萬曆十五年》讀後感。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一 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眾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讀後感《《萬曆十五年》讀後感》。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 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著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著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裡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著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麵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著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著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為此。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感悟二

《萬曆十五年》作為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以別樹一幟的風格,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歷史敘事方式,多年來備受推崇。近日重溫本書,將個人淺見略記如下。

本書創新之處

初次閱讀就感受到其與一般史學著作的明顯區別。一是體例新,化整為零。有別於傳統的編年體、傳記體寫法,以萬曆十五年為切入口,集中闡述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史料佐證豐富,內容詳實有趣。二是視角新,以小見大。選取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李贄幾位關鍵歷史人物,濃墨重彩加以剖析,字裡行間卻又蘊含了對當時明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的思考。三是筆法新,敘議兼備。書裡不侷限於簡單的歷史敘述,還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畫和背景分析,使本書更具觀賞性和可讀性。總的來說,本書開創了一種新的歷史敘事方式,更易為普通大眾理解和接受,往後的許多史學暢銷書如《明朝那些事兒》等,在寫作風格和手法上都深受本書影響。

本書侷限之處

作為非專業讀者,在閱讀中對本書侷限性的認識,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對歷史整體性的質疑。眾所周知,歷史從來都是一個連貫發展的整體,擷取其中某一年份作為橫斷面加以分析,如果沒有較為全面的歷史基礎知識作為支撐,難以在巨集觀上進行統攝性把握,容易得出有失偏頗的結論。比如文中對明代文官體制的種種分析,如果不上溯到歷代統治集團和統治方式的歷史演變,就難以認識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容易得出弊病叢生、毫無建樹的主觀印象,進而全盤否定,產生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是對敘述客觀性的質疑。本書在敘事中穿插大量的心理旁白和描述,雖然在文字上引人入勝,但平心而論,畢竟只是作者個人的主觀表達。儘管基於史料作出,與真實人物心理也必定產生誤差,加上作者為佐證觀點而進行的選擇性剪裁,很容易影響、或者說引導讀者對某個人物、某個事件的獨立判斷,在立場的客觀性打上問號。

本書啟迪之處

本書對明朝的衰落進行了深刻反思,王朝治理中的痼疾顯而易見:一是道德治國的高度形式化。實際運作的“潛規則”與之明顯相背離,簡單講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治理體制上瀰漫著虛偽與分裂的氣氛。二是治理體制的隨意性與模糊性。在官員選任、政績考核、經濟管理、軍事建設等重要領域,職責不清、主觀臆斷的'現象屢見不鮮。三是重人文倫理、輕技術革新的整體傾向。與高度發達的人文社會成果相比,技術進步上的革新嚴重滯後,且缺乏必要的生長土壤和空間,使得明朝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制度革新方面日見疲態,最終在歷史興替的浪潮中走向沒落。

知古鑑今,從對道德治國高度形式化的反思,可以推匯出當下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必然性;從對治理體制隨意模糊的反思,不難得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從對輕技術革新之沉重代價的反思,顯見當前技術變革和制度創新的關鍵性。史鏡高懸,其訓朗朗,這或許就是本書最大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