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3.22W

《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讀《萬曆十五年》首先讀的大概應該是位於附錄二後的《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明白著者大歷史觀的概要,否則,讀完全文也是不甚明白何以起這個題目。 但倘若如作者所述,“中國的革命,好像一個長隧道,須要101年才可以通過。我們的生命縱長也難過99歲。以短衡長,只是我們個人對歷史的反應,不足為大歷史。將歷史的基點推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 當在歷史的大輪廓中,見微知著,選一起承轉折的關鍵點,更如標本的切片樣,才是書的題解。

其次是道德觀念和制度在書中哪一種,影響歷史的程度在作者看來較重?在這裡,制度所指的概念是錢穆寫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所稱的政治制度。而這前後兩本書對道德觀念和政治制度的比較也是有意思的.,《中》成書於1955年,《萬》成書於1979年。

粗看,好像《萬曆十五年》中,關於道德影響的論述較重,例如 “統治我們這個龐大帝國,專靠嚴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祕訣在於運用倫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從尊上,女人聽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則以讀書識字的人作為楷模。”……“很多翰林來自民間,他們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個人只要懂得忠孝大節,他就自然地會正直而守法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關於改革的政治書,也是一本關於記錄改革的歷史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積極探索,致力與改革和創造。然而,他們最終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萬曆十五年,中華大地的物質文明已經持續向前發展,豐饒的江南已經初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物質條件,但是我們的帝國的法律和組織機構卻沒有隨之改進,事實上也無法改進。因為,阻止其前進的,乃是大明帝國以文官為基礎的整個官僚體制。

書中所寫的人物,無以不是制度的犧牲品。“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