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6篇)

才智咖 人氣:2.3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6篇)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

李約瑟難題中對古代與近代中國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區別進行了提問,公元十六世紀及以前,中國人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而近代科學卻產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中國古代近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深思。

這一轉折點正處於16世紀中期的明朝,《萬曆十五年》從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等角度講了明朝末期萬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財稅制度與中國古代儒學修習系統對人對社會的莫大的影響力之間的統一思考和綜合討論。

貫穿全書的,用作者的觀點來說是道德束縛力在中國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識分子階層和文官體系的支撐和矛盾來源,書中說明了16世紀中國社會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的側面形態。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可以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作者關於歷史觀的部分意見。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才能趕超先進、重塑輝煌,才能迎來日新月異、鳥語花香的科學春天!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2

萬曆皇帝自小受慈聖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曆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裡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複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曆初想的並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後萬曆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洩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衝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曆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杆,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並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於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於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後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慾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於社會的事情複雜,以及道德本身的侷限性,往往起了並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並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援,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並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後,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於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3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技術之不及。”這是書中最後說的一段話。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靜的一年,卻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發生。正是這些末端小節,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本書詳細分析了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和李贄的一生,一群在歷史書裡熠熠生輝的名人,卻有著相似的悲劇人生,具體的細節就不在這裡劇透了。

程朱理學將儒家聖人“周孔”打造成“孔孟”,從孔子想回到過去理想狀態下週公制定禮儀的社會,變成現在人們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從漢朝獨尊儒術到現在的發揚光大,成為中國2000年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本來就是政治家們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學正是當時儒家的學派的頂點,而說起緣由,其實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用一句話說,就是考試考了。能當官才是硬道理。

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強大的集團,文官集團。

萬曆皇帝因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團攻擊的體無完膚,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統治者為了社會和諧使用的手段,卻成為了文官集團手中的利器,導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重新整理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作為我中華泱泱大國的一把手,居然連死後和誰合葬,立誰是太子這樣的事都決定不了,那麼誰才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張居正在任期間大興改革,整頓吏治,管理監控土地,讓國家有了十年糧食儲備,正所謂人走茶涼,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兒子被逼自殺。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內容和固有的政治邏輯相沖突。

戚繼光大敗倭寇,在任期間幾乎未嘗一敗,但是發明的新戰法武器無法執行,被文官集團在後方制肘,在萬曆十五年默默死去。

這其實不是他們個人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是一種困境,儒家思想教條主義的困境。萬曆皇帝死後20多年滿清入關,結速了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最後,中國沒有西方中世紀的宗教之爭,但並不代表沒有宗教,實際情況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國千百年的壟斷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僕,實為統治者。文官集團雖然以孔孟教條自居,但對教條從來是以工具視之,其弘揚、遵循與否,取決於與自己的利益相符。這本書深刻描寫了萬曆十五年這一年間六位具有失敗人生,且紅遍歷史長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團利用孔孟之道裹挾下的無奈人生,更利用“大歷史觀”通過六人展現地歷史的側面,將明朝的滅亡成為了這一年“蝴蝶效應”下的必然!好書!非常值得多讀、細讀!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4

和我一起讀這本書的同學們多感慨此書行文散漫,思想飄忽,理解起來似乎總在得與不得之間。讀過第二遍以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遠好過初讀時的印象。《萬曆十五年》的文章敘述看似漫無邊際,卻是形散神不散。

先從歷史分析的角度來看,作者從萬曆一朝中的小事件著力,一步步地展開了這幅晚明的歷史圖景,通過事件之間嚴謹的邏輯推理,從一個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身上解讀出技術與道德在中國古代的衝突和妥協,實是精彩,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型別,本書多引《明史》、《明實錄》、《皇明經世文編》等正史典籍,雖然書中許多場景(如第一章開頭)皆存在著作者的想象,但對本書的嚴謹度影響不大。

此外,本書最大的爭議之處在於第七章對李贄哲學的論述,可惜筆者也是門外漢,不能參透其中奧妙。但分析過多種不同的觀點後,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存在一些海外學者共有的態度,即中國這樣的社會,很難自發產生新經濟、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況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現代化”。這種偏見可能影響了他對相關史料的取捨。

總的來說,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通過對晚明一個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體會到了明代中國官僚階級的運作方式,也意識到了技術與制度在現代國家中扮演的不亞於道德禮儀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黃仁宇先生對明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做了鞭辟入裡的分析和論述,但為了貼合主題,在對史料的取捨方面作為史家有失偏頗,不夠公正,難免引人詬病。此為美玉之暇,亦為本書的一大遺憾。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5

一直以來,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東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歎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代有歎為觀止的高新技術,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我在閱讀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對明朝的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進而閱讀了一點明朝的歷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瞭解的並不算多。對於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並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麼不堪,或那麼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敘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之所以以他們為故事主線,大概也是因為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眾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為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著前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著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為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為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張居正想要中興明朝,整頓稅收,大權獨攬時尚能推動少量地區執行,卻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復原樣,自己也身敗名裂。

申時行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不再強力推動,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協調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做好事情,卻只是小修小補,還被文官集團罵道德不夠。

海瑞選擇相信德,過的一貧如洗。但受時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據德,而非法律。同時他太扎眼,為整個文官集團所不容。

戚繼光非常現實,從小兵用的武器、戰術,到治軍方略,戰略戰術,都按照實際情況來。該送禮送禮,該送美女送美女。即使這樣,在他的靠山張居正倒臺後,他也被迅速罷官。

李贄的悲劇,不在於最後的自殺,而在於他從來沒有圓融一體,自身思想前後矛盾。他希望能彌合文官集團的私慾和道德,這幾乎不可能。

《萬曆十五年》裡的每個人,就這樣在激盪和反抗中走完了一聲,迎來最終的大失敗。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6

看一個時代的功過是非不能只從一個層面來看,應當從多角度來分析,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時,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該時代的成敗得失。從得失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僅可以使我們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鑑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上,使我們有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思維狀態。以史明志,以史鑑今,《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我們反覆多讀的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作者以萬曆十五年為名,展開話題論述了萬曆年間的諸多方面。萬曆十五年雖看似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一年之後好多小細節的變化卻掀起了巨大的時代波瀾。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巨大成就的造就,還在於事物肇起之初處於醞釀中的有機結合和變化。作者從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等多個章節寫了萬曆年間的各種風俗制度等。

首先,萬曆皇帝。1572年,不滿10歲的萬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學,萬曆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長進。萬曆小皇帝謹遵傳統儒家思想觀念,尊師敬長輩。首輔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左膀右臂,萬曆小皇帝的課業由他來把關教授,政府眾多的重要決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對張居正充滿了尊敬之情,對他精心敬業的奉獻精神大加讚揚,並且把一些名貴的珠寶和進貢上來的物產賞給他,真是皇恩浩蕩。幼年的萬曆皇帝對這種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謝,可是等到他成年後開始擁有自主的決策權時,他奮發圖強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可美好的願望或者是藍圖總是事與願違。當一個時代的輪軸執行到最後時,一些制度或者是陳腐的事物會成為這輪軸中的一些顆粒,阻止社會的進步發展。到了萬曆年間,整個朝廷成了一個執行緩慢的機器,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於皇帝身上的義務越來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為上層階級的代理人。這時,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權利實行權。比如,在立儲君一問題上,大臣與皇帝之間爭執了很多年,最終以萬曆的沉默和消極抵抗使整個朝廷失去了勵精圖治的機緣。因此,一個時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權力和治理權,或者有科學合理的政府機構,有相應的法律規範來界定各種問題,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順利下達,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時代才會有快速的發展。

其次,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功過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輔政的期間,整個朝廷風平浪靜,雖然也有暗湧翻浪,但相對來說還算太平。而且張居正精明幹練,做出不少令人讚佩的政績,實際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過的一面,在萬曆皇帝親政期間,張居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國家大局也好,張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萬曆皇帝上書,經過皇上的允許後,身為首輔的張居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一過程彷彿架空了萬曆皇帝的權利,張居正以自己的門生和同僚為棋子,根據自己的意願間接地施政,而欺騙了皇上,這是欺君之罪。在張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榮華富貴、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由於懼怕張居正的權力威嚴,眾多記憶體埋怨的官員都沉默下來,而等到張居正離世後,醞釀很久的口誅筆伐在短時間裡爆發了。在事實面前,萬曆皇帝看清了自己與張居正之間的恩恩怨怨,並且將更多怨恨凌駕於恩情至上,堅決地清算了張居正各種過失。張居正在位期間,由於得到萬曆皇帝的信任,下領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無限的權力和富貴,但他並不能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而失去了標準的職業和道德操守,從而引火燒身。

再次,首輔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放棄了張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實行較為和緩地施政方針政策。他認為作為首輔,“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他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竟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申時行有成功之處。申時行在萬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樑,當百官的意願無法在皇帝面前通過時,一些牢騷只能發洩給首輔申時行。當萬曆皇帝要將意願付諸實施時,百官以儒家倫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規範為說辭阻止萬曆皇帝。比如,在立儲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種事例來勸解萬曆皇上,可是雙方的均不退讓使朝廷陷入了消極狀態中,而申時行沒有能及時化解這種症狀,他應當為這種過失負責。申時行的和緩政策為其營造了平和的政治環境,比如張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並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貶黜,因此嚴重地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感。”而“申時行對參劾過自己的官員概不追究,甚至還建議其中的幾位官員晉級。”因此,申時行得以善終,而且退隱歸鄉後,大壽時仍受到萬曆皇帝的恩賜。

一個是不斷成長的皇帝,當遇到施政的強大阻力後,消極地面對朝政。一個是大權在握,精明練達,卻最終不得以善終的張居正。一個是處處努力地營造和緩的政治環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眾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時行。從他們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等多個角度看出來,整個時代作用於他們身上的烙印,其身後所留下的諸多評論值得我們當下之人為之深思和學習。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7

一代名將戚繼光在萬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萬曆十五年》,不止這一年。

在歷史書中,戚繼光是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是帶領中國軍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這本書裡,他被指巴結權貴,崇尚迷信,並且都列出了實證。

大概是我學識淺薄,剛翻看這本書時,六人的名字裡竟只認得戚繼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繼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軍官的任命多數以“世蔭”的形式而繼承父業。任命的程式相當複雜,大致是高階將領的子孫需要降幾級繼承,低階軍官則無需降級。中期開始,情況稍有改變,推行武試,任何有志於成為軍官的人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取得進身之階。但事實上由考試及格充當軍官並上升為高階將領的,可謂絕無僅有。而且這種武生的考試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嫻熟,由文官主持的筆試,其要求不過是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各處所開辦的“武學”,也以儒家經典作為主要的講授內容,其教學進度,以“每日總授不過二百字”為原則。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高階將領,幾乎很少有人具備運籌帷幄的謀略。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就顯得彌足珍貴。

戚繼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鐵一般的紀律,這是戚繼光的軍隊取勝的必要保證。除了部隊的素質以外,主帥戚繼光卓越的指揮才能是決定勝利的唯一因素。

這些都是我們在歷史書中所認識的戚繼光,那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這本書中,還有我們不曾瞭解的那一面。

他巴結權臣張居正,曾花重金購買美女作為禮品奉給張居正;他崇尚迷信,親自設計製作各營連的軍旗,在軍旗上繪繡天上的星星或者傳說中鳥首人身的圖象,以象徵他們的指揮官。他重視黃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訓話的時候,又常常提到善惡的因果報應;這位民族英雄的結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榮耀。戚繼光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墜入了寂寞和淒涼。張居正死後7個月,他被調任為廣東總兵,官職雖然依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繼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經遺棄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後,竟至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令人唏噓不已。

我也不曾想過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淒涼,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戚繼光相去甚遠。但細想,卻又似乎是合理的。一個人的存在,是立體的,總有一面被陽光籠罩,也因為這抹陽光,這個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處於陰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陰影裡身上沒有一絲光亮,卻沒人可以做到無死角地被光亮籠罩。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8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黃仁宇

黃仁宇所寫的《萬曆十五年》與以往我讀過的所有歷史類書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萬曆十五年這個“平平淡淡”的一年講起,一開篇就給讀者留了一個懸念:既然平平淡淡,那為什麼還要用一本書來寫呢?這問題的背後是作者想展現出來的野心。用吳曉波的話說,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個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訴你整個大海的祕密。”

黃仁宇從僵硬的中國歷史身軀中取出一小段,在現代的顯微鏡下細緻觀摩。

我讀完這本書便發現,萬曆十五年“隱瞞”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統治者萬曆皇帝,大學士申時行、首輔張居正、模範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抗倭英雄戚繼光等,這些人物時間交叉往復,人物彼此之間也發生某些聯絡。通過人物我發現了一些祕密,這就是我開篇所引用的話的具體體現。

我還發現萬曆十五年雖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黃仁宇是以這麼一段話結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不得不說,黃仁宇以一個“大歷史視野”去看歷史,使得他的書在同類書籍內脫穎而出。不過,雖說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佔據歷史類書籍銷售榜首二十年,但在當時黃仁宇寫出這本書後,被一些史學家說不夠嚴謹,黃仁宇本人卻有點得意地寫道:“不時有人說及,黃仁宇著書缺乏歷史的嚴肅性,他們沒有想到,我經過一段時間奮鬥才摒除了所謂嚴肅性。”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9

《萬曆十五年》講述了明代從繁榮帝國走向崩壞的過程,是對“明”這個朝代敗因的總結。在這一年裡,無數駭人聽聞、在當時卻十分尋常的事件,訴說著這一朝代的破敗不堪。然而在這破敗不堪的年代裡,我看到了仍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對於國家的信仰奮鬥著,讓人不能不為之感動。

明代走到了萬曆十五年,法制體系崩毀,社會秩序靠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維持。加上極低的官俸,缺乏組織、管理的稅收與生產,腐敗成了生存必須,人的慾望便開始將社會往邪惡的方向引領。無法用法律管束的慾望毫無限度地膨脹,百姓生活無人問津,各集團只顧得一己私利,“陰”與“陽”的距離越拉越大。與此同時,皇帝也受不了對自己那異乎尋常的管束,開始消極怠工。國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識之士仍然存在。張居正作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頓朝廷,試圖扭轉國運。書中的張居正作風強硬,英明果斷。儘管對張居正的生活、作風書中略有貶意,但畢竟可以看出,張居正並不是按自己私慾行事。但他死後,因其過於強幹的作風而被對手們毫不留情地抨擊,家財盡沒,兒女盡削職為民。以這位太師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後之事。因此我認為,比起一己私利,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對張居正而言更有意義,也是他不變的初心。

相同際遇的人不可計數:戚繼光橫掃倭寇,修繕邊防,卻只能一人終老;李贄生前聲名遠揚,多有著述,卻落得個獄中自殺的下場。他們都沒能得到善終,都遭到了命運不公正的對待,但只要一有機會,做過事的他們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鑽牛角尖兒,讓部下連家人都養不活的他,不算是一個高水平的領導,但揣一顆奉公廉潔之心,全然不為生活的困難、現實的殘酷而折腰。兩次當官,他的態度一點沒變,仍為天下蒼生,為自己的信仰戰鬥。

萬曆十五年,表面是一個普通年代,而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亂世了。道德在那個年代已經紊亂,養活自己是正義,對他人盡忠盡孝是正義,對國家盡心也是正義,而這些正義之間又有種種糾葛與矛盾,讓人是非難辨,於是出現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個慾望橫流、毫無法治的世界上,他們選擇追逐內心的信仰,在這個思想的亂世裡,為這個國家、為心裡的正義獻出最後一份力量。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0

《萬曆十五年》,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並不明所以。直至略略地翻看了一下其中的內容,才得知這是關於明神宗在位期間的故事,在這位長達28年不上朝的皇帝朱翊鈞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深感好奇。

正如本書的原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萬曆皇帝所在位的第15年,也就是1587年,不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年份,全書也講述的是關於萬曆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一些似有似無的小事。但在讀完全書之後,我才模模糊糊的明白,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遞的是他心中大歷史觀的意義所在

本書的重要人物明神宗,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九歲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一生,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荒誕無度。事實上,在他的老師張居正的輔佐和母親嚴厲的教導下,這位年輕的皇帝,在最初的十幾年,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對一個皇帝來說,這是極值得稱讚,也是最能夠體現他勵精圖治,一心為國的本質。只是後來隨著年歲的增長,老師張居正的去世,母親的鬆於干涉,讓他的性格從優柔寡斷變得強硬乖張,國本之爭之後便倦於朝政,深居內宮。於是在他的從政歷史之中,讓人驚豔的並不是他所一度開創的太平盛世,反倒是那將近30年未入朝的舉動成為他的標識。而本書的.其他人物,就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最後的結果都是無風上顎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初讀時,我便感到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十分悲劇的,但這種悲劇卻並不令人出乎意料。也許是在一些小事上面體現的,我認為萬曆皇帝性格的演變,對待事情的態度和大明王朝自此之後的發展,都是有因可循的。而在讀過兩則附錄和《<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後,我似乎又陷入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就如之前所說,萬曆皇帝性格的變化,是因為他遇見了精神上的愛人—鄭氏。而少年時期的勤於政事,在老師張居正離開後,也變化成為了成年時期的反叛惰政。而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大明王朝刻板的政治制度,不懂得變通創新,看似皇權高度集中的背後,實則是文官集團對皇帝無盡的質押。萬人之上的明神宗,在內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對外擴張了本國的領土,鞏固了國家的統治,卻沒有能力,將自己喜愛的兒子立為太子。無論是命令還是央求,最終都抵不過文官集團的反對。即便是以28年不上朝作為無聲的反抗,也沒能改變文官集團最終的決定。一朝皇帝如此,百官平民更是如此。無論是清正廉潔的張居正,還是孤獨的將領戚繼光,都沒有理想中完美的結局。然而在當時,經濟社會還是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提高。誰也沒有想到這無關緊要的一切,竟然會加速大明王朝的衰亡。將眼界放的更遠,放到歷史之中,就會發現這平平無奇的一年,實則暗藏了許多玄機,並且為明朝之後的發展,下了不可扭轉的一棋,直接決定了明王朝的必然滅亡。

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至此,作者想要表達的大歷史觀,毫無保留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說,歷史學家檢討過去的錯誤,作以將來的警戒。也許很多事,就如在中華上下5000年之中的萬曆15年一般,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然而,這年間發生故事的背後,卻隱藏著導致一個王朝滅亡的巨大危機。而這巨大的危機也正是那些,在當時看起來毫無用處的小事,一個個所堆積形成。

這其中的道理,於國家而言,便是汲取其中的教訓,制定出修改的方案。於我們而言,便是不要輕視遺漏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那些,也許將來能夠扭轉你一生的"小事"。我想這便是《萬曆十五年》給我留下的道理。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1

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年號萬曆。

這不是一本類似《明朝那些事兒》歷史調侃小說,而是一本明史研究專著,作者以敏銳的眼光選取了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圍繞發生在這一年以及聯絡前後幾年的事兒,觀察著明朝的走向。

書中介紹的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都是曾經有過片面印象的歷史人物,當然,也包括萬曆皇帝。讀罷此書,明朝人物的形象從書本中隻言片語的介紹充實成一個個鮮活的立體形象。萬曆十五年,看似歌舞昇平,其實,平靜水面下已經暗流湧動,這一年發生的小事,將在日後掀起巨大的波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張居正一章,曾經路過張居正故居,那時還不知道張居正是誰,看完才明白,張居正輔佐幼年的萬曆,鞠躬盡瘁,死後因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一職,所以皇權打到了頂峰,但是沒有宰相,政務纏身的皇帝就疲憊不堪,所以有人查閱史料證明了朱元璋當時有多麼兢兢業業,皇帝是一個沒薪水,不升職的工作,朱元璋乾的不亦樂乎,但是他的後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木匠,和尚,畫畫,反正就沒幾個喜歡上朝的,等到勤勉執政的崇禎皇帝即位,明朝已經行將就木了。

還有戚繼光,影視劇中的明朝無非兩件事兒,要麼東廠西廠錦衣衛,要麼福建浙江倭寇亂。戚繼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民族英雄,事實上他的確是,但是戚繼光只是守土,並沒有建功立業,倭寇漸漸平息之後,便被調往京薊,拱衛京師了。

讀明朝的政治會覺得很有趣,中央雖然集權,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徵兵募糧之類的機構,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中,資源協調交由下層地縣自己組織,明朝的執政是以傳統儒家觀念,用道德約束將整個國民塑造成簡單的個體,尊老愛幼,明禮誠信,所以從這方面去看,做一個明朝的子民還是挺好的,當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2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採用了一種敘述歷史的新方式。我們接觸的歷史作品,嚴肅的居多,學術研究的居多,很多歷史書藉閱讀時需要有一定的歷史功底,大部分讀起來有枯躁的感覺。而黃仁宇的這本書,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讀起來有如在讀一本小說。他的文字雖然通俗,文筆也不失生動,卻在深入淺出中演繹了深刻的道理,字裡行間充滿了微言大義,為中國歷史的研究和寫作開闢了一塊新的天地。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

從書中我們看到,張居正搞經濟體制改革,在道德立國的環境下,試圖改變文官系統,以效率代替道德倫理對官員進行績效管理,卻得罪了全體官員,招致死後兩年被抄家。申時行試圖建立和諧社會,希望通過誠意感化官員們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卻因為立太子一事被迫辭職。海瑞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卻僅憑一人之理想,干預境內的農田所有權,同時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經濟利益,而被迫辭職。戚繼光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採用現代軍事理念管理軍隊,並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張居正倒了,戚繼光也跟著被革職。李贄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義,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後選擇了自殺。作為他們的統治者,萬曆皇帝,實際上也失敗了,雖然貴為皇帝,他並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宮到各地視察,不能將自己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甚至不能決定死後和自己喜歡的嬪妃葬在一起,於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從他們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整個明代社會在發展,但是國家管理系統卻保持原樣,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視為異端。所以那些歷史人物雖然努力想作出改變,但在整個一成不變的體制面前卻只能碰壁,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

以史鑑今,通過讀《萬曆十五年》,我們瞭解到,法治與德治在中國自古就是一對矛盾,當今中國正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所產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們居安思危,時時去撥開安定的表象,看清這個時代的脈絡和架構。這也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用望遠鏡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3

戚家軍大敗倭寇,保衛一方平安,其頭功當然是戚繼光的。戚繼光一手創立的戚家軍是革命性的,其軍紀之嚴明,戰術之先進,在當時都是獨一檔的存在,是戚繼光讓軍隊真正成為一支軍隊,而非一群散兵遊勇。不過有了嚴明的軍紀,先進的戰術,是不是還缺少點什麼?哦對了,軍隊戰鬥力的強大,還離不開強大的武器支援。我們經常吐槽我們發明了火藥卻只是用來放煙花,發明了指南針卻只是用來遊玩,然而並不是沒有有識之士認識到了火器的價值,戚繼光就曾上書陳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糟糕的後勤製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險。和他有類似遭遇的還有一代名將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師的重要性,他曾建議把陸軍軍費的一半用到水師上,以此來在海上就擊退倭寇,可惜這並沒有引起重視,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終。究其原因,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過錯都推到當權者頭上,他們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們深謀遠慮,贊同俞大猷的提議,那麼事情就一定能辦成嗎?倒也不見得,這些問題已經超越了軍事的範疇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複一遍那句話:我們的國家是以禮儀道德為治國根本的,法律或者規章制度已經淪為形式,甚至掩飾違法行為還被認為是忠厚識大體,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安安穩穩過日子,我感覺用諱疾忌醫來形容很合適。那既然沒有法律規章的約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術的進步的天敵。鬆散的組織結構裡容不下現代技術,而現代技術一定會推動社會趨於精密,這是兩種力量的交鋒,可惜的是當時還是舊勢力更加強大。

既然現實如此,戚繼光也沒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採取了更加務實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軟實力照樣橫掃倭寇。更能體現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對於政治也是洞若觀火,本朝重文輕武,文官們不會容忍武將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繼光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只是把軍事技術作為必要的輔助,這讓他受益良多。這一點,值得海瑞學習,雖然海瑞是文官,戚繼光是武將,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個武將,戚繼光更像文官。這對他們的仕途有決定性作用,海瑞被彈劾被迫去職,而戚繼光則得到了一個武將所能得到的所有榮譽。並不是說他們做官只是為了虛名,不過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腳不是嗎?

可單單憑藉這些,亦不足以幫助戚繼光建功立業,還要朝中有人。張居正和戚繼光可謂黃金搭檔,他們都有雄心壯志,都有銳意改革的決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華,因此張居正對於戚繼光也是盡力提攜,為他創造出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也才有了戚繼光的赫赫戰功。

前文所述皆為作為一名將領的戚繼光,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另一個戚繼光。戚繼光會寫詩,這樣的跨界是相當難得的,這也為他贏得了文官們的尊重,看來無論什麼時候都是藝多不壓身啊。

最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真的是一條鐵律,張居正是這樣,海瑞是這樣,戚繼光也沒能例外。其實戚繼光和張居正關係密切或多或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他讓家人給張居正饋贈禮物就見於張居正的書牘。他娶妾生子,卻把他們隱藏起來,他潑悍的夫人對此一無所知。戚繼光並不能完美地適配於傳統的道德框架,在頌歌裡我們可以忽略這些,不過在歷史中,我們要直面它。

戚繼光最後孤獨地死去,其實自張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繼光在歷史舞臺上的表演也快要結束了。在這個道德至上的國度,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況是一個和張居正關係密切的武將呢?文官們自然不會放過他。戚繼光,孤獨的將領,可是孤獨的又何止戚繼光一人?武將們出生入死,保家衛國,還不如文官的筆桿子和嘴皮子管用。這是這個時代武將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為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一個名叫努爾哈赤的人正在厲兵秣馬,虎視眈眈。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4

稀裡糊塗地讀完了《萬曆十五年》,之前對明代歷史的瞭解僅限於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和在景山公園看到的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樹,而對於中間部分就一無所知了,所以在閱讀時對書中內容也不是很懂,只能邊讀邊在網上查詢一些人物生平和詞語含義,同時藉助於其它讀者的批註對內容進行理解。雖然讀得不太明白,但既然讀完了,還是想寫下點什麼記錄一下理解與感受。

在此書中,黃仁宇先生選取了萬曆皇帝、兩任首輔張居正、申時行,抗倭名將戚繼光,一代清官海瑞,以及一位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哲學家李贄,這六人,從君與臣、文與武、地主與農民、政治與經濟、道與儒等多個角度對明代當時的歷史進行了介紹與分析。表明了以道德代替法治,不求先進的經濟與科技,僅追求均衡維穩與王朝的安全,是明代衰敗的主要原因。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萬曆皇帝在10歲時便登上了皇位,在萬曆前期,在張居正的輔佐下,大明帝國也是勵精圖治,欣欣向榮。而皇帝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當,帝王與群臣之間還是存在著諸多矛盾。皇帝欲出城練兵,百官說這不合傳統;皇帝想立常洵為太子,百官講這不合規矩。九五之尊亦難逃倫理束縛,年紀輕輕便活得像個祖宗一般,不能有所作為。於是,皇帝30年不早朝,萬曆十五年,萬曆皇帝主持殿試,題目為無為而治,可見其對生活的厭倦。

張居正和申時行師徒二人都先後擔任了萬曆皇帝的首輔,而他們輔助皇帝治理國家的方式卻迥然不同。在張居正任職期間,萬曆皇帝尚且年幼,他得以獨掌大權,改革變法,推行新政,富國強兵,史稱“萬曆中興”。而張居正的強硬也為之後埋下了禍根,在其死後,他的政治對手群起而攻之,萬曆皇帝下詔對張居正抄家,而其家中的黃金白銀、名貴字畫以及絕色佳人更是讓萬曆皇帝傷心萬分,不禁讓人感嘆人無完人。但不可否認,張居正的變法改革對國家以及後世還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仁宇先生對張居正的評價為“世間已無張居正”。而張居正的徒弟申時行在成為首輔後則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做一位“和事佬”,通過調和運維,調節官員與官員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的衝突與利益,有人說他“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但在書中作者看來他洞悉為臣之道,認識到了張居正的前車之鑑,只為國家能夠在君臣和諧的條件下平穩發展,只可惜最後皇帝的放棄與懈怠使他在不知不覺間用盡了作為首輔的時間。

之後,黃先生講到了戚繼光。在歷史課本中曾學到過這一抗倭英雄,原以為書中會介紹他帶領“戚家軍”大殺四方,但作者缺卻說他是一位孤獨的將領。因為他處於在明朝這個文官左右朝堂,極度重文輕武的朝代,同時當時的國家後勤實力與軍事制度很難讓他這樣一位武將有所作為,雖然他自身也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武將,但是在支援他的文官張居正等人離開時,他便很難再繼續綻放自己的光彩。

然後,作者講到了一代清官,海瑞。海瑞是道德的模範,但黃先生卻用古怪一詞形容他。海瑞極遵守法律,而在法律不及之處,他主張體會法律的精神,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就像書中提到的斟酌標準:“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因為當時法律的不完善,所以海瑞便藉助於情理道德。然而進行社會之治、眾人之治,仍需依靠完善的規矩與制度。最終,因為海瑞極端的廉潔與誠實,眾臣均不敢推舉他,皇帝亦不敢任用他,他成為了一個“古怪的模範官僚”。作者用海瑞的例子也證明了用道德治理國家的缺陷。

最後,作者提到了一位哲學家——李贄,並稱他是一位自相沖突的哲學家。哪裡自相沖突呢?因為他看不上這個昏暗的社會,這套烏煙瘴氣的制度,但是他卻無法跳出這個圈子。他渴望清靜,去當和尚,但擺脫不了家族的束縛;他一邊去抨擊,一邊卻靠著自己抨擊的人的接濟去生活。作者認為,李贄所遇到的困難,是當時政府的施政方針和個人的行動完全憑藉道德的指導,而它的標準又過於僵化,過於保守,過於簡單,過於膚淺,和社會的實際發展不能適應。

在文章結尾,黃先生通過概括“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在這幾個方面均未得到好的結果,從而得出結論: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同時,作者通過此書表達了他的歷史觀點:能先用法律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牽扯於道德。因為道德並非萬能,它不能代替先進的技術,不能代替優秀的制度,亦不能代替威嚴的法律。國家的治理若光靠道德的約束,而無相應發展的技術與法律,則終會失敗。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5

之前覺得張居正、申時行的差異在於與文官集團打交道的方式,現在覺得不太準確,應該是在皇帝這一政治個體與文官集團的政治團體之間的處事方式不同。

通過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帝國的平穩執行不僅在於文官之間的平衡、和諧,還要關照皇帝與制度(即文官集團)之間的關係。正德皇帝跳脫的個性不允許他僅僅作為一個權力的象徵配合制度執行,大學士在政治上的無能導致皇帝和文官集團的對抗狀態,以致政體的癱瘓。

而萬曆皇帝有著和正德相似的個性,他有大展身手復興帝國的願望,而同時,這與文官們的期望往往相互背離。作為文官之首、皇帝的顧問,大學士的處事手段就顯得極為重要。

張居正對皇帝和文官同時使用霹靂手段,以自己的影響力同時強行驅策兩方力量,結果是死後兩方共同進行的反抗。而申時行則是另一個極端,同樣是不偏袒,他想在兩邊都做好人,讓兩方都覺得和自己是一夥的,這樣在解決問題時自己在雙方都有一定的說服力、影響力。

然而對於一般的問題,他可以“處心積慮不動聲色在幕後解決問題”,而且從黃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時行處事心細如髮以及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穩定上的優越性。但是,一旦面臨立儲這樣關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權利的大事上,在兩方都想做好人的結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

《萬曆十五年》優秀的讀書筆記16

本書是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著,作者以其“大歷史”觀的視角從明朝萬曆年間的人物入手,從而提出了明朝最終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依靠道德而非法治,因而不能在數目上管理國家的觀點。

數目上管理國家意味著用更精細和更有組織的方法去管理。明朝的基礎是廣大的無法接受教育的農村階層,可以說治理起來相當困難。因此道德可以通行於天下而取代周密的法制及先進的技術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明朝洪武皇帝用服役的方法限制大地主的產生從而欲使整個社會出現平衡而不是發達的局面。從思想觀念看,如果使尊重個性自由發展的觀念變成“正統”思想那麼“穩定”的秩序就會被打破。而無限依賴“德治”就會產生龐大的文官集團,文官集團又會反過來增強對道德的依賴而忽略了各項制度的建設,從而導致政府的無能和軍事組織上的落後。

本書立意很高,但我國的漢唐盛世不也是“以德治國”麼?何以證明明朝是這種“非法治”演變到極端進而滅亡的證據?歷史現象紛繁複雜而耐人尋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討。